区域经济

云南普洱:“森林+药材”模式引领发展 中药材GAP成产业提质密码

中经联播8月17日普洱讯(颜峯 王东琴)初秋的普洱,生机盎然。白及在思茅松下舒展叶片承接雨露,重楼在橡胶林间的腐殖土中拔节生长,石斛攀附着高大树干吐露芬芳……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勾勒出普洱“森林+药材”的独特景象。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76万亩种植基地、28个道地品种,云茯苓、白及年产量分别占全国40%、55%以上,林下三七种植规模更是位居全国之首。2024年,普洱中药材总产量约11.41万吨,综合产值近120亿元。而破解普洱市林下中药材成功种植的密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这一概念跃然而出。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我国针对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制定的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规范化操作保障中药材质量稳定、安全有效,并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该规范涵盖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的全过程管理,包括种植(养殖)、采收、产地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通过中药材GAP,能够实现中药材质量可控、来源可溯,规范种植区域选择,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共赢。

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级调研员黄俊利介绍,云南省中药材资源丰富,全省中药资源达8875种,其中药用植物特有种类1562种,占全国的49.59%。2022年国家药监局等4部委出台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后,云南将中药材GAP纳入《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2025—2027年)》《云南省财政支持中药材产业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建设,还印发了《云南省中药材GAP基地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成为全国首个实施GAP基地评价和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省份。

然而,从文件到药田,从管理部门到企业再到种植户,中药材GAP的推行并非易事。2023年10月,云南省正式启动中药材GAP基地评价工作,但企业对中药材GAP认定工作并不了解,如何制定长远规划、如何制定高效良种繁育工作规范、如何制定中药材GAP基地全链条监管流程等问题都摆在了企业面前。如何助企,也成为监管部门思考的问题。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普洱良品益康药业有限公司白及GAP种植基地,近千亩白及依低矮丘陵生长,绵延数里,如绿色云锦,阵阵药香沁人心脾。谁能想到,眼前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一度闲置沉寂。“药监部门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公司质量负责人陈愉说,在基地筹建阶段,普洱市药监部门派出专家进行指导,帮助选出适宜白及生长的“黄金地带”;在公司选育新品种“良宝大白及1号”后,省药监局积极联系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公司新品种进行原植物形态、DNA条形码分子鉴别,确保新品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兰科植物白及;在公司编制和修订内部白及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时,普洱市药监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出专业意见。

作为云南省首家通过中药材GAP基地评价与延伸检查的企业,普洱良品益康药业以种植白及为主,同时种植滇黄精、重楼、土茯苓、金毛狗蕨等道地药材。除了白及,该公司还与当地农户、农业合作社共建7273亩茯苓林下基地,成为省内最大的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在普洱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我有3个‘看好’。”普洱良品益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礼中表示,“看好”行业前景,中医药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云南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看好”好山好水好资源,普洱的大面积森林是中药材生长的绝佳环境;“看好”良好的营商环境,当地政府为项目落地和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王礼中还指着基地挂着的“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工作站”的牌子介绍:“普洱市市场监管局帮助我们申请乡村振兴资金,找专业技术团队帮助我们定标准、做检验,协助我们收集全国白及样品基原,提升白及质量标准,还积极帮助我们拓展市场。”凭借GAP优势,普洱良品益康药业成功入围全国中药饮片集采,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带动群众就业超4000人次。中药材GAP的推行,不仅让药材质量得到了保证、企业有了利润,还带动周边乡镇的农户每年创收1000万余元。

走进普洱淞茂谷,浓荫蔽日、溪水潺潺。树上附生石斛,林下套种重楼,黄精与乔木共生,龙血树树脂散发出微苦的药香,余甘子果实裹藏着青涩的回甘,在这个立体药园,每株药材都遵循自然规律生长。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同时带动周边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国家批准的林下利用野生珍稀药材基地——淞茂谷。淞茂谷药园的运作模式,充分体现了中药材GAP建设在促进生态保护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公司秉持“不伤害每一片森林”的宗旨,通过6年的科研攻关,率先在国内突破石斛、龙血树、滇黄精、重楼、余甘子野生药材林下繁育生长的科技难关。其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3320亩,包括石斛、龙血树、滇黄精、重楼、余甘子等药材,以符合地理、气候、环境与有机栽培等标准,打造国内林下种植中药材的GAP认证基地。淞茂谷的药材种植遵循“三不原则”:不砍树、不施肥、不打药。将野生种源移植到林下,采用林下仿野生模式进行种植;采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管理方式,定期监测湿度温度。“药监部门不仅会定期对我们的中药材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还会在中药饮片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指导。”公司总经理高建波介绍,目前,淞茂谷已成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年产量达200吨,年产值约2亿元。

从规范化种植到中药材品质提升,从基地建设到品牌塑造,中药材GAP贯穿到云南中药材全产业链运行的每个环节,为云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云药出滇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基地评价+延伸检查”模式,强化协同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责的共管共建格局。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有14家企业、26个基地通过GAP评价,省药监局共发布10期中药材GAP延伸检查结果的通告,14家药品生产企业的26个产品可标注“药材符合GAP要求”,数量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GAP基地总面积达1.5万亩,覆盖三七、重楼等12个道地品种。“从全省层面来看,中药材GAP正在重塑云药格局,规范化生产推动产业提质增效。”黄俊利介绍。

此外,云南省创新建设全国首个中药材GAP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基地申报、审核、评价全流程线上办理,累计服务70个基地。同时,由省药监局牵头建设的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与“云药追溯质量平台”的无缝对接,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药材从种植到制剂的全流程信息。

为了从源头上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使云南中药材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推动整个中药材产业标准化发展,引导中药材产业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化、精细化转变,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2025年1月,云南省出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方案提出,推广中药材绿色生态种植养殖,加快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建设GAP中药材500万亩以上,建设60个以云药大品种和优势品种为重点的GAP基地。


【责任编辑:李文闻】

黑龙江举办种业创新沙龙 加速构建产学研融合新生态

为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落地见效。11月18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联合举办“全省种业创新发展沙龙”活动,来自全省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种业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的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同商种业振兴大计,共绘创新发展蓝图。

攸县税务局开展“送策下乡”专项服务 精准破解乡镇办税难题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攸县税务局将服务阵地延伸至乡镇一线,给网岭、皇图岭等乡镇送上税费政策解读,普及税法知识,共解办税缴费难题。攸县税务局开展“送策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紧扣乡镇居民办税缴费“开票难、申报错、缴费慢”等实际痛点,设置两个专题辅导和课后答疑环节,现场气氛活跃

河北省人社厅成功举办2025年雄安新区招聘会

为加快推进雄安新区人才服务工作,促进本地群众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助力雄安新区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由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河北省人才服务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雄县人民政府承办,雄县公共服务局协办的“2025年河北雄安新区人力资源招聘会”,于11月15日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启动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在雄安新区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雄聚天下英才 共建未来之城”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组织发动京津冀及雄安新区168家优质用人单位参会引才,发布人才需求超5200个。

汉穗试点开行高铁批量运输列车 华中与大湾区增添高铁物流新通道

今天,随着DJ892次列车5时58分从汉口站、DJ890次列车4时38分从广州白云站双向始发对开,利用高铁动车组列车开展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华中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增添高铁物流新通道。整装待发的高铁(陈丹妮 摄)凌晨5点,在汉口站的站台上,装满服装、生鲜、电子产品等10吨快件有序摆放

“来杭州一定走大运”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举办

11月11日,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畔举办。此次活动以“来杭州一定走大运”为主题,结合拱墅区非遗“运河灯塔”三年行动计划中的示范项目——天竺筷制作技艺150周年为契机,开展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展示、文旅资源对接、“筷文化”专家主旨发言以及运河非遗圆桌会暨“传承人对话”沙龙活动等,现场同步进行了天竺筷制作技艺深度体验及“筷子趣味游戏”等。

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召开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京津冀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11月13日在石家庄举行。

攻坚半年创佳绩 绿色建造铸精品 衡德高速改扩建衡水金湖集团分部南半幅主体工程提前完工

11月6日,衡德高速改扩建主体一分部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南半幅上面层圆满收官。至此,历经7个月奋战,衡德高速改扩建主体一分部南半幅所有断点全面贯通、主体工程提前完工!自今年4月初正式施工以来,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挂图作战、攻坚克难,将7个月工期分解为25个关键节点,坚持“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高效推进,从路基清表到沥青摊铺,从桥梁顶升到底层加固,各专业齐头并进、

株洲市长陈恢清赴泸溪调研对口帮扶:以产业为核 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立足株洲制造业优势,聚焦产业帮扶核心,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全力支持泸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调研首站“氧城泸溪”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由株洲对口帮扶工作组与华瑞公司共建运营的绿色农业产业链枢纽平台。陈恢清察看展陈产品、了解运营模式及市场销售情况

湖南医药集团中药材有限公司落户邵东廉桥

金秋药香满湘中,盛会赋能启新程。在第三届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隆重举办期间,湖南医药集团中药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落户邵东市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公司的落地不仅标志着邵东“中药材全产业链项目”从协议框架全面迈向实质运营新阶段,更为“南国药都”廉桥的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邵东廉桥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素有“医不到廉桥不灵,药不到廉桥

沿江高铁合武段特大桥钢盖梁吊装施工圆满完成

今天,随着最后一块钢盖梁精准就位,由长江沿岸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中铁十九局负责主体施工、武汉局集团公司配合施工的新建合武高铁周家田村跨麻武线特大桥钢盖梁吊装施工任务圆满落下帷幕。

株洲税务:“四步法”提升出口退税风险防控能力

源头上把关、常态化巡查、穿透式监管、系统性防控“四步工作法”,靠前防范涉税风险,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风电叶片产品在射阳港装船,即将发往海外。源头上把关,精

绥芬河:跨境电商通道高效运转 区域高效活力持续释放

今年“双11”即将来临之际,百年口岸绥芬河作为对俄及东北亚跨境贸易的重要节点,跨境电商业态展现出高效协同与持续增长态势。据数字显示,在今年10月20日开始,绥芬河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就运行平稳有序展开。9610出口方面,主要面向俄罗斯市场的3C电子产品、服装鞋帽、日用消费品等热销品类订单量增长明显;1210进口方面则以俄罗斯化妆品、护肤品为主。据统计,10月,监管

以“零碳中国”示范引领 谱写峨边绿色转型发展新篇章——大渡河畔绘就全域零碳发展新画卷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正以前瞻视野和坚定决心,开启一场覆盖全域、贯穿多领域的深层次绿色变革,全力打造“零碳中国”战略在西南地区的县域示范样板。峨边县以建设零碳园区为核心引擎,同步推进零碳城区与零碳景区建设,构建起“园区-城区-景区”三区联动、多点开花的零碳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寻合作拓市场引活水,醴陵市委常委胡旭率队赴大连沈阳调研

10月25日至28日,醴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部长胡旭带队赴大连、沈阳调研,与大连市湖南商会和当地企业对接交流,为醴陵产业寻合作、拓市场、引活水。市工商联、住建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在大连市湖南商会十周年庆典中,胡旭一行见证了商会十年发展历程。在大连钢构有限公司,调研组深入生产车间,实地了解企业金属材料研发、出口贸易的全流程运营模式。次日,来到辽宁耀致科技有限公司,详细调研AED

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施工全部完成

随着最后一板无砟轨道床板浇筑完成,标志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施工任务全部完成,西十高铁湖北段已完成98%的无砟轨道施工任务,为后续轨道铺设、联调联试及全线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的无砟轨道施工由武九客专公司建设管理,中铁隧道局

河北:锚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迈上新台阶

嘉宁“双向赋能”:对口合作如春风化雨 润泽多领域发展沃土

近期,上海与福建三明宁化的嘉宁对口合作捷报频传。宁化县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议;上海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办与宁化县城郊镇签订合作协议;福建固泰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在上海举办“耐高温民用硅橡胶”生产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交流会等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