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

武合高铁关键节点突破:滠水河转体桥精准合龙,刷新桥梁工程精度纪录

今天凌晨,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滠水河上,一座总重6000吨的“T”字型转体桥在液压驱动下缓缓转动。在历经110分钟逆时针旋转83度后,这座长112米、宽12.6米的钢铁巨构精准抵达设计桥位,成功跨越京广高铁与沪蓉铁路下行线,这标志着新建武汉至合肥高速铁路长江新区至武汉天河段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中欧班列迈入“高铁化”运营时代,全程时刻表打造亚欧物流黄金通道

郑州至汉堡11天19小时,西安至布拉格11天4小时,新增7条线路让钢铁驼班列如同公交车般准时可靠。11月18日凌晨4时30分,X8003次中欧班列从郑州圃田站缓缓驶出,开往德国汉堡。这趟班列标志着第四批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正式实施,也是郑州首次开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同日,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论坛上发布了新编制

788 EFLOPS 领跑全球!我国智能算力撑起 AI 创新 “加速度”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788 百亿亿次 / 秒(EFLOPS),相当于全球 80 亿人用普通计算器连续运算 4000 年的总量。这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与 1085 万标准机架、1680 艾字节存力共同印证: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已稳居全球前列,正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核心引擎。千行百业 “算力赋能” 成效凸显在内蒙古伊利智慧牧场,计算机

标准化引领新产业,四方面发力助推新型工业化

标准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石,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的话语权。在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工信部明确了强化标准引领的四大发力点。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标准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表示。未来工信部将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重点从四个方面主动发力,进一步强化标准的基础性

中国6G专利全球第一,2025年互联网蓝皮书揭示数字中国新图景

一份备受全球互联网行业关注的年度发展成绩单,在乌镇峰会上如期发布。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正式发布。这两份已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的权威报告,全景式展现了过去一年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进展与新成就。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令人振奋:中国6G专利申请

硬制造、软服务双轮驱动!天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以创新为翼、以融合为舵,孕育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与新路径,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据天津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达21.8%和14.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中试平台激活创新链,科技成果加速“变现”在天津滨海新区,中石

全球首发潮涌!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引爆行业新风向

461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低空经济、AI医疗成焦点。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以“开放、创新、合作”为主题,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境外企业集中展示461项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

破纪录!第八届进博会155国齐聚上海 43万平米展区上演全球创新盛宴

10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吸引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境外企业参与,整体展览面积突破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成为疫情后全球最大规模经贸盛会。规模与规格双突破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发布会上强调,本届进博会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

万亿科创债激活硬科技赛道!5月以来资金加速涌入AI、新能源领域,政策工具创新破解融资困局

自今年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后,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行科创债1428只,总规模达1.58万亿元,同比激增74.94%,其中5月新政后单月发行规模最高达3513.83亿元。资金精准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政策工具创新如风险分担机制、长期限产品设计等,

冰城论剑数智潮!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在哈尔滨盛大启幕,1.2万名全球精英共绘智能未来

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内,一场思想与技术的盛宴正在上演,万余名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描绘数字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10月23日,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哈尔滨华旗饭店亚冬馆拉开帷幕。这场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科技盛会,吸引了全球1.2万名计算机领域顶尖学者、产业领袖、青年才俊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冰城,共同探讨数字智能技术的前沿趋势与产业变革

广东发放“模型券”“算力券”,262亿资金撬动制造业AI革命

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的广东正式出台专项方案,通过16条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全面落地,加速“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跃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4大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在10月22

全球六成AI专利花落中国!数字核心科技突破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

当人形机器人挥出精准拳击动作与观众互动,当农业大模型为千万亩耕地提供智能种植方案,当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超3.5万家智能工厂——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由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的专利布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球六成AI创新源自中国国家数据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157.6万件申请量稳居世界首位。联合国《世界知识产

微能科技机器人化身 “智能主持搭档” ,燃爆杭州科创嘉年华!

微能科技作为本次嘉年华的“科创亮点”,携品牌商讲解机器人惊艳亮相,凭借卓越的智能语音交互能力成为全场焦点,为大会注入强劲的科技活力。化身“智能主持搭档” 提升服务质效 在此次活动中,品牌商讲解机器人不仅生动诠释了“用科技的力量点亮城市创新未来”的

AI悄然重塑城市运行:从车间到街角的生活之变

走进广东佛山的海天调味品工厂,AI“豆脸识别”技术正以每秒2.5万亿颗的速度对原料进行精准检测;而在新疆的社保大厅,RPA机器人仅用3分钟就能完成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办理。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场景,正勾勒出人工智能渗透城市每个角落的新图景。从产业车间到街头巷尾,AI不再只是科技论坛的热词,而是悄然改变城市运转方式的底层力量。智能制造:工厂的自我革命制造业作

“终极能源”商业化不再遥远 中国“人造太阳”迈向发电倒计时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人造太阳”,正悄然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聚变能研发已进入决定性新阶段。近日,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安装就位,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这个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BEST主机。与此同时,在四川成都,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正式授牌,这

空客领航、400企集聚,天津港保税区打造中国航空产业新高地

从空客欧洲外首条总装线落地,到50余个重点配套项目串珠成链;从实现航空制造“从0到1”的突破,到依托产业优势发力低空经济新赛道……天津港保税区已汇聚超400个航空产业链项目,正蓄力打造成为中国航空产业新高地。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依托海空两

前三季度企业设备采购额增长超9%,“两新”政策驱动投资与消费双升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正持续释放效能,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设备采购增长达14%。与此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家居消费市场活力迸发,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3%,智能家居产品销售增

七部门联手推出服务型制造升级版,2028年打造50个领军品牌

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篇章正式开启,未来四年中国制造将向“产品+服务”组合拳全面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明确提出到2028年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服务型制造作为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举行,全面展示了北斗产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与未来图景。从深空到地面,从产业链到生活圈,北斗正快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亮眼数据折射出产业的坚实跃升,创新成果展示了技术的勃勃生机,国际合作描绘着开放共享的新图景——今天的北斗,不仅是定位导航的“中国名片”,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合作的全球公共产品。NO.01产业链条日益完整峰会期间,《

中国创新能力跃升至全球第十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脑厂”,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性跨越正在重塑全球创新格局。5年来,中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成为近十余年来进步最快的国家。这一飞跃使中国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创新能力前十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

打造全球智驾风暴眼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即将开幕

200余位全球政策制定者、国际组织代表和行业领袖将齐聚北京,共同描绘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图景。10月16日至18日,以“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为主题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在北京亦庄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这一由中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会议,将全面升级“3+3+6+N”框架结构,汇聚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国际组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9000亿元,完整生态链引领智能原生新世界

人工智能正从技术实验大步迈向行业实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经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24%。”在日前举行的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发布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数据。这项测算成果描绘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生态:截至2025年9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

制造业PMI连续回升,9月达49.8%逼近荣枯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小型企业指数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成为亮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这一指数已连续两个月回升,逼近50%的荣枯分界线。生产扩张加快9月份制造业PMI的回升得益于生产端的强劲表现。生产指

机械行业锚定两年目标:营收突破10万亿元

工业经济"压舱石"迎来政策利好,六部门联合出手打造增长新引擎。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未来两年机械行业的增长目标。《工作方案》指出,2025—2026年,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天堑之上,钢铁长虹横跨“地球裂缝”,625米的垂直高度让大桥在云雾中若隐若现。9月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这座位于黔西南州与安顺市交界处的超级工程,以桥面距水面625米**的垂直高度和1420米的主桥跨径,一举成为世界山区峡谷第一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和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被誉为“横竖都是第一”。大桥全长2890米,是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它的通车

能源装备产业升级路线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自主可控

到2030年,中国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将实现自主可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未来五年中国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制了详细路线图。这份文件聚焦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两大中心任务,提出到203

株洲市长陈恢清调研北斗产业:丰富拓展规模应用场景 推动补链强链延链

强调要强化创新引领,狠抓工作落实,通过丰富拓展北斗规模应用场景、推动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城市。在株洲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陈恢清观看低空全域监管网等项目演示,听取中心建设运营、低空服务监管及场景应用等情况汇报。他勉励相关部门与企业加强协同配合,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推进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