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0月1日曲靖讯【颜峯 通讯员杨云光 孔红英 】19.7℃的曲靖,近年来“避暑经济”日趋火爆,2025年上半年旅居人数达23.6万人,同比增幅15%。如何把曲靖“凉气候”转化为“热经济”,让“珠江源头·旅居曲靖”始于山水,归于烟火,打造“来了就是曲靖人”的旅居环境,是云南省曲靖市委、市政府当前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中心工作,也是曲靖市政协今年履职的重要课题。

2025年初,曲靖市政协提出了聚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旅居曲靖”主题开展专题性议政常委会会议,并纳入2025年政协履职计划和协商计划。8月初,曲靖市政协围绕“提高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加强网红经济服务管理”四个专题,组织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研、自主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积极为旅居曲靖建设“充电”蓄能。
9月25日,曲靖市政协召开六届十七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62名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积极建诤言献良策,助力打响“珠江源头·旅居曲靖”品牌。

如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添城市管理“温度”,让“旅居客”愿意来、留得住。孙用坤委员提出把“旅居”元素纳入规划引领,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科学布局旅居产业发展空间,打造各具特色和区域联动的“旅居共同体”;万波委员建议加大公共服务投入,重点完善公共交通、住宿保障、医疗卫生等服务体系,通过加开公交班次、推广优秀养老服务模式等方式提升旅居体验。

城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触手可及,也是旅居客对一个城市最直接的体验感。为此,赵华邦、余中平委员围绕城市水环境治理热点问题,建议进行阶段性项目争取和实施,协同开展水、电、气等项目建设;健全地下管网数据库档案,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基础。李建玲、黄玲、张正山、陈绍华委员纷纷建议,建设城市微景观和便民文体设施、推动老街巷老厂房“微更新”、统筹无障碍和适老化设施建设、加强住宅小区新能源车充电设施建设、加大老旧小区电梯改造、因地制宜建设以爨文化为元素的城市口袋公园。
深化文旅融合,是旅居曲靖建设的核心内涵。梁乔陆、谭亚琳、周航等委员建议,聚焦珠江源头、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古鱼王国、红色沃土、爨文化故乡“五张靓丽名片”,策划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举办特色活动、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让旅居游客“有去处”“有体验”。陈荣梅、王才清等委员提出,围绕会泽斑铜、宣威火腿等非遗项目开发体验工坊等文旅产品,打造辨识度高、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围绕数字赋能旅居曲靖建设,黄湘云、胡建勇委员提出,搭建“曲靖文旅数字库”,开发避暑集成路线推荐、康养医疗信息、非遗体验预约等功能的“旅居曲靖”数字平台,嵌入AI导游与VR导览服务,打造“云上曲靖”展厅实现“云游”体验,增强游客体验的便捷性与趣味性。熊文碧、陶志立等委员建议,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建设智慧旅居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曲靖旅居民宿”认证标准。
委员们还围绕推动康养旅居产业发展、优化法治保障、创新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探索完善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关于城市地下污水收集管网等数字化建设,我们结合城市水环境治理项目、城市更新,正有计划地建设地下管网GIS系统,逐步实现地下管网信息化管理;住宅小区充电桩建设、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方面的工作将持续推进。”专题协商会上,曲靖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人员现场对委员的意见建议进行表态发言。曲靖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数据局等10余个部门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建议,与委员们深入协商互动,积极回应委员关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