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10月29日石家庄讯(常小军 王金友) 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河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展现出蓬勃生机。
综合实力跨越提升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十四五”期间,河北经济总量向5万亿元迈进,2022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665元,粮食产量首次突破780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唐山市跻身“万亿级城市俱乐部”,经济结构向“三二一”加速转型,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重大国家战略纵深推进 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成型,高速公路密度达全国2.7倍;三地共建6条重点产业链,携手打造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教育、医疗等领域209项资质互认,314所京津学校与河北合作办学,15万“河北福嫂”服务京津家庭,46.7万京津老人来冀康养。雄安新区累计投资突破1万亿元,中国星网等央企总部落户,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Ⅲ类,野生鸟类增至296种。北京冬奥会遗产利用成效突出,累计举办赛事及文旅活动逾千场,后奥运经济蓬勃发展。
创新驱动势头强劲 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河北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10%,高新技术企业达1.55万家,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数量居全国第5。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跻身全国前列,国家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落地,燕赵钢铁实验室填补国内空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1件,较“十三五”增长144%。人才引进成效显著,累计引进高端外国专家50名、“海外工程师”150名。
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9.5:36.8:53.7,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算力产业领跑全国,环京智能算力集聚区综合算力指数连续两年居首;空天信息产业从无到有,“雄安造”卫星下线。钢铁产业向材料级跃升,32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焊接机器人规模全国第一。“共享智造”模式赋能24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国第1)。旅游业火爆出圈,2024年接待游客超9.3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破1.1万亿元;“河北净菜”占北京市场份额超40%。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营商环境迈向一流
河北连续三年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新春第一会”主题,市场主体较2020年增加197万户,2024年常住人口净流入2万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国资系统资产总额达4.1万亿元;民营经济占比65.8%,34家企业跻身中国民企500强。雄安综保区封关运行,进出口总额首破6000亿元,唐山港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二。中欧(亚)班列开行量华北居首,国际“朋友圈”扩至130国。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美丽河北底色更亮
全省空气质量连续三年“退后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全国第2,察汗淖尔生态修复成效显著。钢铁A级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72.3%(为“十三五”末2.9倍),抽水蓄能规划规模2997万千瓦居首。新型能源强省建设取得突破,电力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民生福祉大幅增进 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20项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3.35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89万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速。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河北,人均预期寿命达79.03岁(超全国均值)。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电子社保卡覆盖率全国第3。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连续获评全国考核“好”的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