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5月9日讯(王东琴 通讯员 叶晓月 曲乐)为做好"土特产"增值大文章,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印发《云南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通过建设加工园区、引育龙头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等七大重点任务,力争到2027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突破2.7:1,为高原特色农业插上现代化翅膀。
聚焦"三个头尾"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方案》明确以"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为突破口,在全省布局粮油、茶叶、咖啡、橡胶、核桃等八大重点加工集群。其中,文山优质米、勐海茶业、永平核桃等加工园区将迎来提质升级,普洱保山咖啡加工带计划实现80%以上精深加工率。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推动加工产能向园区集中、向产地下沉,让每粒咖啡豆、每片茶叶的增值空间留在云南。"
科技赋能破题 冷库扩容破解"锁鲜"难题
针对农产品损耗痛点,《方案》提出三年内全省冷库容量扩容至850万立方米,果蔬、鲜切花低温处理率分别提升至30%、80%。在技术创新方面,将组建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重点攻关鲜切花保鲜、药材萃取等关键技术,支持建设20个以上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我们正在研发智能分选设备,未来可实现咖啡豆瑕疵率检测精度达99.9%。"某咖啡加工企业技术总监透露。
龙头带动+创业孵化 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
《方案》设定到2027年培育9000家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目标,实施"链主"企业培育计划,建立头部企业清单并给予政策倾斜。同步推进农村创业园区建设,完善"研发+加工+直播"全链条孵化体系,计划培育万名加工创业人才。在凤庆县,返乡青年创建的核桃乳加工车间已带动300余农户增收,"我们通过电商直播,把深加工产品卖到了东南亚"。
品牌矩阵再升级 "绿色云品"冲刺千亿阵营
依托生物多样性优势,云南将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维矩阵,重点打造"云咖""云茶""云药"等特色IP。到2027年,"绿色云品"目录品牌将突破1000个,澳洲坚果、鲜药材等精深加工率分别提升至18%、70%。在品牌营销方面,计划开发50条加工体验旅游线路,让游客在古法榨油、手工制茶等体验中成为"云品"传播者。
政策组合拳护航 用地金融精准滴灌
配套保障措施明确,财政衔接资金将优先支持产地加工设施建设,农产品初加工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在用地保障上,要求各县完善乡村产业用地细则,单列不少于5%的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加工项目。金融支持方面,创新"厂房贷""仓储保"等金融产品,计划三年内新增农产品加工贷款超200亿元。
随着三年行动的启动,云南正以工业化思维重塑农业版图。从哀牢山麓的核桃加工车间到滇池畔的中央厨房集群,一场关于"土特产"的增值革命正在云岭大地展开。当咖啡精深加工率突破80%、茶叶精制率达75%之时,"云品出滇"将书写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