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5月15日昆明讯(颜峯 )为深入贯彻《云南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落实《云南省支持种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云南省农作物种业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指南》和《云南省畜禽水产种业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指南》,明确2024年省级财政将重点支持农作物、畜禽水产两类种业基地建设,推动全省种业振兴和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及企业可于6月10日前提交申报材料。
聚焦重点产业明确申报条件
本次申报以县(市、区)为主体,分农作物与畜禽水产两大领域,突出规模化、标准化和联农带农导向:
农作物种业基地涵盖水稻、马铃薯、花卉、蔬菜等8类作物,要求申报县具备规模化生产基础,例如水稻制种面积达3000亩以上、马铃薯种薯基地2万亩以上、花卉标准化育苗500亩以上等。同时需配备2家以上合规经营的优势企业,且近3年无重大生产事故及侵权案件。
畜禽水产种业基地要求实施主体持有种畜禽或水产苗种生产经营许可证,规模标准包括生猪核心群母猪600头以上、水产苗种年销售1亿尾以上等,并需具备完善防疫条件和环保手续。
强化基础设施提升制繁种能力
项目建设内容聚焦关键环节短板:
农作物领域支持田间工程、加工仓储设施、智能化设备及农机具购置,重点提升基地“五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
畜禽水产领域重点建设标准化圈舍、性能测定设备、生物安全设施及水产苗种繁育车间,强化种源质量管控能力。
省级财政资金严格限定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投入,禁止用于楼堂馆所建设或预算补缺。
财政倾斜支持分阶段拨付资金
省级财政对入选项目按总投资40%予以奖补,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占比不低于50%。资金分两阶段拨付:项目启动时拨付50%,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50%。已获其他财政补助超20%的项目不再重复支持。
联农带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申报单位须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帮扶、收益分红等方式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并向脱贫户倾斜。项目实施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动态管理,要求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确保资金精准落地。
严格申报流程强化全周期监管
申报采取“县级初审—州市审核—省级复核”机制:
县级须于6月10日前提交材料;州市于6月20日前完成审核并上报;
省级将于8月下旬完成复核公示。项目实行“按月调度、动态调整”制度,对资金拨付滞后或擅自变更建设内容的项目,将终止支持并追回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