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绥芬河讯(记者李学坤 绥芬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姚自强)话剧《绥芬河往事》近日展演,聚焦边境小城的时代浪潮,再现百年口岸绥芬河三十余年改革开放商海浪潮的风云变迁,开启改革开放边陲小城演绎国境商都和商海浪潮中人情世故的记忆。

绥芬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
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编剧、总导演姜南


绥芬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编剧、总导演姜南:“故事始于1992年改革开放的浪潮,聪慧的铁路职工常红不甘平凡,毅然辞去“铁饭碗”,投身中俄边境贸易。在青云市场,她与伙伴们从原始的“欠欠”(以物易物)起步,凭借俄语优势和商业头脑艰难开拓。剧中,常红与伊万的友谊,在订单与危机中淬炼,最终升华为一种超越金钱,真挚的跨国情谊。而与温州商人王继业的缘分更显波折——从误会相识到成为邻居,王继业的格局与相助让两人情感逐渐升温,却也因共同应对中间商背叛的危机,让生意与情感交织纠葛。”在演出现场记者看到,演员们对角色情感的精准把控与时代场景的生动还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剧情中,中俄贸易的艰辛、姐妹情感的波折、商战博弈的惊险,皆成为焦点。该剧即将向广大观众公演,期待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时代记忆与人性史诗。

绥芬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王刚

绥芬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王刚:“话剧《绥芬河往事》,通过主人公从“欠欠”开始创业,后来发展越来越好,逐渐把公司越做越强,再现出创业者群像和时代宏大背景。中间融入一些朋友之间的情感、恋人之间的爱情。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一直演绎到2025年现代,反映出绥芬河的经济发展和历史变迁。”


王刚说,《绥芬河往事》不仅是一场话剧的成功演出,更是对绥芬河五十余年发展成就的深情致敬。它用艺术语言串联起城市的过去与现在,而绥芬河不断超越自我、始终“永立潮头”的进取姿态,也在情节推进中得以强化,勾勒出一座始终站在国家沿边开放最前沿的城市的真实形象。让“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绥芬河精神变得可知可感,继续激励着这座城市在向北开放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