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林建辉 通讯员 赖誌慧)为深化校地合作,助力漳州特色工艺产品、乡村农产品对外推介及展销,推动闽南文化国际传播。近日,由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漳州市外事办公室、漳州市二轻联社联合主办“校地携手育新机 闽南文化传四海”——漳州市闽南文化推介会暨校地合作共建活动在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开展。此次活动面向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官员班的留学生,通过文化推介、产品展览、协议签署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


在推介会上,漳州市工艺美术馆特别邀请了木偶表演艺人黄桂玲、剪纸艺人曾芳蓉现场展示。黄桂玲通过一场精妙的木偶表演与台下师生进行互动,精巧的机关设计、细腻的表演方式令外国学子惊叹不已。

曾芳蓉现场演示“阴阳剪”绝技,剪刀游走间,图案跃然纸上,留学生们在曾芳蓉指导下体验闽南剪纸,完成一幅幅精美剪纸作品,通过沉浸式体验木偶表演、剪纸等传统工艺美术,感受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华文学院图书馆内还摆起了“闽南特色进校园”市集,漳州八宝印泥、棉花画、木偶、贝雕、剪纸等工美精品及下河乡杨桃干、杨桃膏等优质农特产品集中展销,玲琅满目的展品及现场八宝印泥套章、漳浦剪纸体验,吸引众多留学生驻足参与。
来自泰国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官员班学员李德浩学习中文只有4个月,但他表示近距离接触闽南文化能够帮助他更好地学习中文,更进一步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一边体验八宝印泥套章,一边仔细端详印出来的图样,并用中文流利的说道“这是漳州的风景,很漂亮,我想把他送给同样学习中文的泰国朋友,我相信他一定会喜欢。”

活动期间,漳州市工艺馆还联合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漳州市对外交流合作服务中心、漳州云霄县下河乡人民政府签署《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基层岗位实习就业合作框架协议》两项重要协议:构建起“文化研究+技艺传承+产品开发”三位一体协作机制,打通“非遗传承人-高校-产业基地”人才输送通道。这两项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闽南文化传承正式迈入“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新阶段。

此次系列活动不仅搭建起文化互鉴的桥梁,更开创了“政府引导、院校支撑、匠人参与”的文化传承新模式,促进闽南文化与漳州传统工艺美术以鲜活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今后,市二轻联社将用好用活漳州市工艺美术馆这一平台,积极参与闽南文化传播推广活动,持续打造“漳州闽南文化品牌”,推动闽南文化交流与传播,服务闽南特色产品,助力闽南文化走向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