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王东琴 通讯员司马孟奇 赵月华)2025年3月16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翰文院·艺术文化产业学院在安宁职教园区正式揭牌成立。云南省、昆明市相关部门领导、教育界专家、非遗传承人及校企合作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云南文化产业教育与产教融合领域这一里程碑事件。学院以“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研发、社会服务”为使命,致力于打造立足云南、辐射全国的艺术文化人才培育高地,为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注入新动能。

产教深度融合,激活文化创新引擎
学院依托近2亿元投资建成的4.2万平方米艺术文化美育教育大楼,构建起“校企协同、双链对接”的育人新模式。现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长钱素平表示,学院通过搭建“艺术文化产业-专家智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智库”,引入2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及20名非遗技艺传承师,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的无缝衔接。省人大原副主任王义明指出,这一模式将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有机融合,为云南非遗活态传承和文创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四位一体育人,科技赋能非遗新生
学院党委书记徐宝春介绍,学院创新构建“四位一体”育人体系;
文化传承设立“非遗技艺工坊”,首批引入扎染、银器锻造、民族刺绣等20项非遗技艺课程,学生可跟随传承师沉浸式体验传统工艺,为文化传承奠定基础;
联合百度、京东探索AI技术与民族文化融合,开发数字化非遗IP,助力古老技艺焕发科技魅力,为创新研发增添活力;
与云南演艺集团共创沉浸式艺术项目,与天度集团共建直播电商实训基地,培育“能跳孔雀舞、会讲品牌故事”的复合型人才,产教联动开拓学生视野;
计划举办滇池、红河流域文化创意展,参与中老铁路沿线文旅开发,推动学生作品走向市场,为社会服务。
校企签约亮点纷呈,共筑产业生态圈
揭牌仪式上,翰文教育集团董事长杨红卫为12家入驻企业授牌,并向陈正义、孙建东等10位艺术大师及19名非遗传承师颁发聘书。校企合作项目多点开花:
安宁文旅联合学院打造“相遇杨升庵”歌舞剧,重现历史文脉;楚雄、红河等地签订“非遗新时代匠人”培养计划,三年内推动30余项传统技艺产业化;学院首年招收2000余名学生,同步开放社会非遗技能培训,预计年培训规模达3000人次。
让世界看见云南:文化出海新使命
“从茶马古道到TikTok千万播放的‘云南生活’,我们需要更具时代感的表达。”杨红卫表示,学院将深耕云南非遗资源,以艺术为桥梁,培育兼具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助力云南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随着“非遗工坊”落地、校企联合研发推进,这座扎根云南的艺术文化产业学院,正以产教融合之笔,书写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