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绥芬河7月26日电(记者李学坤)由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书刻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百年口岸书刻润疆——全国书刻边疆行绥芬河特展》昨天(26日)在绥芬河九合六方书刻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80余位雕刻名家的近200件作品,将通过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中华书刻艺术的传统韵味,也为百年口岸融入了现代文化创新展现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绥芬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俊主持仪式

绥芬河市人大主任赵广友致辞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刻字与综合材料委员会主任毛国典宣布书刻展开幕

据介绍,本次展览作品丰富多彩,既有丈二尺幅气势磅礴的鸿篇巨制,也有方寸之间变化万千的美妙精品。此外,为突出绥芬河木业之都地域文化特色,这些作品气息高古,内涵丰富,展现了创作者丰富多彩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极大地提升了展览的层次,使前来观展的书法爱好者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书刻艺术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延伸和衍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通过传统书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感。通过此次展览展现中华书刻艺术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创新表达。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刻字与综合材料委员会委员、哈师大书刻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文宝:“现代刻字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门类,自1991年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成立算起已有30余年的历史。
这些高规格、高水准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刻字艺术地位的快速提升和中国书协对刻字艺术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推动了刻字艺术日趋蓬勃发展。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大部分的省(市)、自治区书协已成立了刻字委员会,各地所辖市、县(区)书协也相应成立了刻字组织,开展了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刻字艺术活动,刻字已成为书法艺术大繁荣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当前,刻字艺术创作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和地区,其根本原因是刻字创作主体是汉字。
绥芬河作为百年口岸城市,我想,通过此次书刻展,将对今后以刻字艺术交流为纽带,加强国际交流,彰显汉字的文化地位和中国刻字艺术的魅力,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艺术的国际形象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九合六方书刻馆馆长贾良宝:“此次展览邀从规模商和展品应该说是有史以来较大的一次书刻展,在我们邀请的来自全国的80余位书刻名家中,都是在国内有着影响力很深的书刻家,可以说,通过此展,对于绥芬河市的书刻文化事业发展,打造一个真正的书刻之城,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也将借此东风,为绥芬河的文化事业建设再接再厉,在上一个新台阶贡献力量。”
据了解,此次展览,还邀请到了中书协的领导和中书协刻字委员会的领导光临、绥芬河市有关单位和一些书法爱好者参加了开幕仪式及座谈交流。

据悉,近年来,绥芬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边城文化软实力,培植新的产业竞争力,通过搭建文化创意设计平台,挖掘绥芬河特色文化元素,加大对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力度,文化创意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据初步统计,目前绥芬河市在引领文化创意从业者提升创意设计水平的同时,还不断做大做强创意设计产业,全是现有文化产业市场主体836家,其中,第三大类创意设计服务经营主体68家,广告服务类市场主体606家,专业设计服务类市场主体130家,工业设计类市场主体32家,为绥芬河市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领先主导作用。

仪式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刻字与综合材料委员会委员、哈师大书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文宝、九合六方书刻馆馆长贾良宝共同为哈师大书刻研究所绥芬河创研实践基地落成揭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