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陈金新 通讯员 林小端 耿继武)6月29日,以“世界非遗 中国匠心”为主题的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华东区首届研讨会在福州福建会堂隆重开幕。此次盛会汇聚了各界精英,共同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探寻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活力的有效途径。

精英齐聚 共话非遗使命
开幕式上,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组委会副主席、华东区主席、员力集团董事长林曦发表精彩致辞。他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精神,呼吁社会各界携手,以创新思维激发非遗内在生命力,让其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秘书长朱连强详细介绍了大会宗旨与使命,回顾了历届大会的卓越成就。福州市委前副书记方庆云指出,福文化是非遗核心要素,将非遗传承与福文化紧密结合,既能延续文化之根,又能唤起社会共鸣。

回顾成就 展望非遗未来
中国前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代表、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主席苏旭的发言将会议推向高潮。他回顾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八年,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审议制定,推动我国33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申报的辉煌历程。苏旭强调,我国在教科文组织取得成就得益于祖国强大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以及国家相关部门支持。他呼吁各国加强交流,共同探索非遗传承新途径,同时强调本土化与创新的重要性,确保非遗在现代社会既保留传统核心又展现时代活力。他的发言赢得了与会者热烈反响,激发了大家推动非遗保护事业的决心。

平行论坛 深入探讨传承
在平行论坛环节,农工党福建省委文化健康支部、海峡老字号与工匠技艺认定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华东区首届研讨会执行秘书长耿继武担任客座主持,引导嘉宾围绕非遗传承与创新展开深刻探讨。
著名非遗传承人王德星分享了福州茉莉花茶的传承故事,提出政府加大扶持、建立标准化体系和借助“一带一路”深化品牌国际化表达等发展路径;寿山石行业协会会长陈礼忠阐述了寿山石雕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创建工艺美术产业园、利用AI技术传播等建议;木雕工艺大师金宁魁分析了闽侯县木雕艺术的发展状况,期望政府加强金融援助和宣传推广,深化与高校合作,借助跨境电商推动木雕艺术走向国际;国家制茶大师吴志坚强调福鼎白茶的价值,呼吁政府加大保护力度,培养年轻传承人,推动其走向国际舞台;尤溪沈城切面非遗传承人傅树华介绍了面食文化,呼吁政府提供政策扶持,解决人才培养等问题;国家级烹饪大师金宁飞强调闽菜传承需培养全能型人才,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孙建兴国大师分享了建窑建盏的复兴之路,倡导“活态传承”理念;台湾著名书画家吴清菊强调两岸文化共融对非遗传承的重要性。

总结发言 指明发展方向
耿继武对嘉宾论述高度评价并总结发言。他强调非遗传承要兼顾内在修养与外在拓展,守护传统文化根基的同时具备全球化眼光。他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支持非遗保护工作,注重非遗教育普及,培养杰出传承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展传播途径,提升非遗的认知度、兴趣度和参与度。

签约揭牌 开启各方合作
研讨会现场举行了隆重的签约揭牌仪式。厦门国际银行福州分行与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华东区签署银企联动战略合作协议,为非遗文化保护与弘扬奠定金融基础。

福建省原外贸厅纪委书记赖朝良、福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严谨与林曦、耿继武进行校企合作签约揭牌,推动学院与非遗传承机构深度合作。

建窑陶瓷研究所、福鼎一叶九鼎茶业有限公司、沈城切面文化研究所与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华东区组委会签署“战略传承基地”协议并揭牌,标志着非遗文化在多个领域传承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主办方东方子文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协办方厦门国际银行福州分行、福建省商业联合会、福建省海峡企业服务中心、海峡老字号与工匠技艺认定工作委员会、福建省民族民间舞蹈交流协会,以及赞助方们的有力支持,为非遗传承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各方代表将携手共进,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路径,共同开创非遗传承与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