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电讯

【城市百科】十堰市-车城,中国卡车之都


360截图20211124141211271.jpg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地区,与河南西部、陕西南部、重庆东部等3省市边境交界。东与湖北襄阳市的保康、谷城、老河口3县市接壤,东北与河南南阳市的淅川县相连,北与陕西商洛市的商南、山阳、镇安3县相接,西与陕西安康市的白河、旬阳、平利、镇坪4 县毗邻,南与湖北神农架和重庆市的巫溪县交界。大巴山东段逶迤于南,秦岭余脉屏障其北,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地跨北纬31°30′至33°16′,东经109°29′至111°16′,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长约195.5公里,国土面积2368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320.9万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地域自古有“南跨荆襄、北枕商洛、东抚南阳、西掖汉中”之誉,并“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

十堰地域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距今100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产生,“郧县人”的发现,改变人类起源的一元说。五帝时期,尧子丹朱分封于房县,十堰成为中国古代史上最早的封国。大禹时代,十堰地域分属古梁州和豫州。夏商周三代有房、庸、彭、微、麇、绞、均等上古方国先后在此建国。春秋战国十堰地区属楚国,战国末以后属秦国。秦汉以后,十堰地域的房陵(今房县)、上庸(今竹山境)、武当(今丹江口境)、上津、郧县(今郧阳区)等地曾数度设州郡。明朝在郧县(今郧阳区)建郧阳府辖郧县(今郧阳区)、房县、郧西、竹山、竹溪、保康六县。1932年形成今天十堰市的行政格局。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历史上产生过古人类文化、古方国文化、诗经文化、帝王流放文化、三国文化、抚治文化和武当文化。古方国文化揭示国家的产生和演变,诗经文化反映中国文学的渊源,帝王流放文化记载中国封建王朝宫廷斗争的史实,三国文化反映十堰地域为魏、蜀、吴三国结合部的重要地位,抚治文化记载中国封建吏治方略,武当文化则从天人合一方面承载中国道教文化的精华。

十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834毫米,平均气温15.2℃,年日照总时数约1958小时,无霜期250天左右,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山川、盆地、丘陵、河谷平原等地形地貌一应俱全,矿产、能源、动植物资源储量丰富。矿产资源探明储量54种794处。铌、稀土、绿松石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其中铌、稀土储量分别列全国第二、第三位;金、银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市森林覆盖率52%,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据查明,全市拥有木本植物113科1470种,其中珙桐、银杏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8种,国家二级保护树种28种。境内有优质茶叶、农特植物、野生食用菌、中草药等储量丰富,其中中药材资源有1360余种,有“华中药谷”之称。全市分布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7种,其中金丝猴、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0种。水能资源是大自然赋予十堰的最大优势。全市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的河流63条,其中丹江、堵河、金钱河(夹河)流程均在400公里左右,年水能储量均在60亿立方米以上。汉江为过境河,纳上游诸水注入丹江口水库,入水量达290. 5亿立方米。十堰地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00多万千瓦。丰富的水能资源使十堰还成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积蓄地。

十堰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自1969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入驻建市至今,经过艰苦创业,基本形成汽车、水电、旅游、生态、冶金、化工、能源、纺织、建材、食品等门类多样、结构日趋合理的产业工业体系。汽车产业、水电产业、旅游产业、生态产业成为十堰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十堰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全市50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拥有近千亿元的制造业存量资产和年产5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截至2020年底,十堰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亿元,人均GDP接近6万元。十堰境内旅游景点90多处。道教圣地武当山是国家5A级旅游胜地,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1994年,武当山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十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省级文明城、中国最安全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最佳生态保护城市、中国最具潜力旅游投资目的地、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最具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百强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360截图20211124154041674.jpg

历史沿革

十堰市为湖北省省辖市,十堰地名始于明朝。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薛刚纂修《湖广图经志》载有:“ 十堰,在县(今郧阳区)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 这是关于十堰地名的最早记载。

十堰地域是我国古代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20 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家考古学者在郧县青曲镇的曲远河学堂梁子上发掘出了古人类颅骨化石,被国际古人类学者认定为直立人,并命名为“郧县人”,距今100多万年。证明十堰地域为古人类的起源地,改变了人类起源的一元说。

五帝时期:尧子、丹朱分封于房县,十堰成为我国古代史上最早的封国。大禹时代:十堰地域分属古梁州和豫州。夏朝:十堰地域分属梁州和豫州,今郧阳区、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等地域属梁州,丹江口属豫州。商朝:十堰是古代方国的领地,先后有庸、彭、微等封国和部落方国在此生存。西周:十堰仍为古方国并存地,有庸、微、麇、钖、绞、均等国。春秋时期:公元前611年前后,楚国北略,灭庸、麇后,在庸地设汉中郡,在庸都设上庸县,十堰地域属楚。战国时期:十堰初属楚国之上庸六县(上庸、房陵、钖、长利、武当、武陵);公元前312年秦张仪取上庸后,十堰属秦;公元前304年,秦昭王将上庸地还于楚;公元前296年楚怀王死于秦后,十堰终属秦。

秦朝: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十堰分属汉中郡和南阳郡。汉朝:西汉汉武帝划分全国为十三刺史部州,置刺史,十堰分属益州刺史部汉中郡和荆州刺史部之南阳郡管辖;东汉末年,十堰境有上庸郡、新城郡,以及上庸郡之上庸县、武陵县,新城郡之房陵县,西城郡之钖县,南阳郡之武当县。三国时期:十堰地域属曹魏之荆州,境域有两郡八县。两晋时期:十堰区域建置有二郡十一县。南北朝时期:十堰地区分属各朝州郡管辖。隋朝:建置为州、县二级制,炀帝时废州为郡,以郡统县,十堰地域分属西城、房陵、上洛和淅阳四郡。唐朝:贞观年间划分全国为十道,十堰为山南道所辖;唐地方为州、县二级制,十堰地区分属山南道之房州、均州、商州所辖。五代十国时期:十堰地区建置基本上承唐代,十堰有房州、均州领房陵、竹山、上庸、永清,郧乡、武当诸县,上津县仍为商州所辖。宋朝:北宋将全国划分为十五路,南宋划分为十六路,宋行政区划分路、州、县三级制,十堰分属京西路南路和陕西路永兴军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实行省、府、州、县四级行政建制,十堰分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和陕西行省管辖。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十堰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所辖;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设立郧阳府,府治郧县,十堰属湖广行省下荆南道管理。清朝:改明朝湖广为湖北、湖南两省,十堰地区仍为郧阳府,属湖北承宣布政使司所辖。

民国时期:湖北省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郧阳隶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十堰全境解放后,设立两郧专署,归属陕南公署(今陕西省)管辖。1950年2月划回湖北省,两郧专署改为郧阳专员公署。1952年12月,襄阳、郧阳专署合并。1965年,分设襄阳、郧阳两专署,郧阳专署辖郧县、竹山、竹溪、郧西、房县、均县等6县。1967年,中央决定在十堰建设我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先后划出郧县(现郧阳区)的十堰区、黄龙区及茶店区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办事处,隶属郧阳地区管辖。1969年撤销十堰办事处,在境内设置十堰市,由郧阳专署领导。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为地级市,为湖北省直辖。1994年10月,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仍称十堰市,辖丹江口市、郧阳区(原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及张湾区、茅箭区至今。 十堰又称车城。车城十堰的出现完全是由于1960年代第二汽车制造厂选厂址于此,在二汽定址之前,只有十堰镇,没有十堰市。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二汽成就了十堰。每年上百亿元的产值,二十几万的职工和家属,令二汽--今天的东风汽车公司成为十堰市举足轻重的力量。

1990年代初公布的一份中国步入小康水平城市的列表中,十堰市是湖北省唯一入表的城市。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存在,初期天南海北几万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十堰市成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十堰地处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带,本地话最接近河南南阳话。但是在十堰,带有外地口音的普通话不会受到歧视,反而是说本地话或者是带有本地口音的普通话,会被人们认作乡下人。走出大山后,常被误认为是北京人或者东北人,几乎没有人会把他们与湖北联系起来。从生活的舒适度来看,如果要求不是太高,十堰市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滋润的“世外桃源”。四季分明,有山有水,而且它是秦岭淮河以南城市中少有的冬天有暖气的城市。

二汽与十堰:一个企业带动一座城市

对于79岁的二汽老职工杨廷新来说,1968年如此值得记忆--他来到地处鄂西北的贫瘠小山沟十堰,加入如火如荼的建设行列。

这一年,距离毛泽东主席提出二汽建设的构想,过去了16年。

如今,二汽已成长为枝繁叶茂的东风汽车集团,但十堰人还是习惯叫它原来的名字。“在全国三线大型企业建设中,最为成功的就是攀枝花钢铁公司和第二汽车厂两家。”曾任三线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四川省省长的鲁大东评价。

作为东风汽车的发祥地,十堰也从一个只有百多户居民的山区小镇,成为一座为汽车而生的城市。在这座大山环绕的城市里,有10余万人和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许多人已是“汽车世家”。?

上世纪60年代的十堰,只是中国无数深山小镇中的一个,行政上隶属湖北省郧阳地区的郧县(现郧阳区)。北有武当山,南有神农架,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意思是说垒起整整十道堰才能开出地来种。

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是,只有一间打铁店,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就足以传遍整个小镇--这就是十堰全部的工业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要说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厂,即便是职工的基本生活,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

1968年5月的一个晚上,杨廷新和十几位战友从武昌站坐车,一路颠簸。次日早上赶到的杨廷新发现,附近的村子基本上没有砖房,到处都是土房子和草棚子。唯一的砂石公路坑坑洼洼横贯东西,据说是抗战期间李宗仁下令修建的,连接着湖北老河口和陕西白河县。

“建厂的地方没有任何建筑物,就用麦秆、稻秆临时搭建,这种房子冬天冷,夏天热。”杨廷新说。

筹备建厂时,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职工来这里不能带家属,夫妻来支援的,也只能分别住集体宿舍。新婚夫妇也不例外--打报告申请一个大设备箱,外面糊上报纸,装个门,贴个“喜”字,里面放床、桌子和椅子,就算新房了。每个月领着几十元的工资,逢年过节时要想买点东西,就得去郧县县城。

刚开始时,没有地方住,很多人就住老乡的猪圈旁,住芦蓆棚,住“干打垒”。当地老乡有为家里老人提前预备寿材的习惯,建设者们经常睡在棺材旁边好几个月。碰到漏雨时,有人干脆睡在棺材里。

没蔬菜吃,只能在山坡上种点苞米。最初一两年,连咸菜都是开车从武汉、襄樊等地运过来,偶尔拉点蔬菜,吃不了两天就没有了。

因为是山区,一下大雨就发大水,满眼都是黄泥。那时候,附近还经常有狼、豹子出没。

杨廷新到达十堰时,已有不少人在此筹备。大批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涌入这个偏僻的山区,寂静的小山沟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山里随处可见人们穿梭的身影。

在数万建设大军中,最大的支持者是一汽。一汽将全厂1/3的干部、技术骨干无条件支援二汽,这些人成了二汽建设的骨干。踊跃报名的盛况是当年一汽的一大景观,因为人数太多,许多人通过抽签的办法被选中。

1957年从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毕业进入一汽的马克定对妻子说:“在一汽干了十年,再用十年到湖北建个二汽吧。”夫妇将一岁的女儿送回江苏南通老母亲身边,带着简单的家什,千里迢迢来这里。

杨廷新清楚记得,1969年10月,在现在张湾青年广场的位置,厂里面召开了大会,宣布开始动工。他加入新成立的二汽汽车运输团,担任一车队的指导员和党支部书记,投入一场“拉设备会战”中。

“定点后,开始找位置,确定总厂的位置、分厂的位置,确定总装厂和发动机厂的位置。然后开始建厂房。那时喜欢用‘会战’这个词,‘建厂房会战’、‘拉设备会战’。”

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杨廷新和同事们不分昼夜地运送物资和设备,由于不通火车,最初的物资和设备基本上都从汉江边靠人拉肩扛运过来。工地与码头之间一来一去就是30公里,山路崎岖。

当时住在“干打垒”房子里,机器设备一震动,墙体就出现裂缝,危及安全。但全厂所有的生产车间和办公、住房,甚至连河上的桥也要“干打垒”。

杨廷新回忆,当时有一些规定,比如不许盖红砖房,不能用自来水冲厕所。他如今住的红砖房,是在1972年建的老房子,在当时是这里的第一栋红砖房。

1969年,二汽突然接到任务要求在次年“五一”产出100辆车,“十一”产出500辆车。经过探讨争论,最后降为100辆。1970年10月1日,这些手工生产出来的车要在武汉参加建国21周年庆祝游行,因为是拼凑起来的车,对质量谁也没信心。于是二汽派了几十名工人躲在主席台后面,随时准备紧急抢修。

到1972年,2年多的时间里,二汽共生产了不到200辆车,但是质量极差。人们当时这样调侃这批车:“看起来龇牙咧嘴,走起来摇头摆尾,停下来漏油漏水。”

1972年3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的灵魂人物饶斌提出,“生产准备工作要以调试为中心,保质量、上能力、打基础。”他成功地领导建成一汽和二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

面对这种局面,饶斌以他独有的感召力,重新凝聚了队伍。一些不能用的厂房推倒重来,汽车上不合理的设计被一项项改进。随后,陈祖涛等主要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也逐步归队,二汽渐渐恢复正常的建设秩序。

1975年10月,饶斌亲自开着第一辆2.5吨东风卡车驶下生产线。1978年,第二个基本车型5吨载重车投产。至此,二汽的建设开始粗具规模,开始大批量生产,完成了初期的艰苦创业阶段。1969年成为二汽官方的建厂年。

事实上,在1969年正式开工之前,二汽建设项目经历了“两下三上”的波折。建设二汽的构想最早萌发于1952年年底。当时,中国国民经济处在恢复期。在朝鲜战场,由于美军的轰炸,志愿军的汽车损失很大,前方急需的给养、物资运不上去,彭德怀急得直接给毛泽东发电报要汽车。

1953年1月,一机部汽车局上报了《第二汽车厂建设说明书》,当时的设想是仿制2.5吨的嘎斯51,年产量定在10万辆以上。1954年4月,时任湖北省委第一副书记的刘西尧调任筹备处主任,二汽第一次上马紧锣密鼓开始了。

二汽的厂址选在武汉的青山,就是后来的武钢的厂址。但因为和武钢的选址冲突,又将厂址移往武昌的东湖一带。到了1955年,出于对战争威胁的考虑,国家建委和一机部汽车局提出,在武汉建设这么多项目,不利于防空。

很快,中央取消了二汽放在武汉的决定,放到四川去了。1956年1月,初步将二汽的厂址定在成都郊区的牛市口、保和场一带。到1957年3月,因为国内经济上实在难以承受,汽车局宣布二汽下马。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58年6月,中央第二次提出建设二汽。李富春副总理指示:“长江流域就湖南没有大工厂,二汽就建在湖南吧。”并仿照前苏联做法,把汽车厂起名为“毛泽东汽车厂”。随后,一机部汽车局开始组织选址,当时还在一汽工作的陈祖涛被调来,参加选址小组。1960年,就在选定厂址,各项筹备工作开始运转的时候,突然宣布,二汽不建了。就这样,二汽第二次下马,第一任总工程师陈祖涛又回到长春。

第三次上马在5年之后。此时国民经济逐步好转,二汽的建设再次提上议事日程。

此时,刚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又面临着严峻的周边局势--随着中苏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印度在中印边境挑起事端,直接导致中印军事冲突……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当时中国70%的工业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这种工业布局显得非常脆弱。东北的重工业完全处于苏联的轰炸机和中短程导弹的射程之内;而在沿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工业区则完全暴露在美国航空母舰的攻击范围。一旦战争打响,中国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

1964年,毛泽东提出三线建设。我国领导人不得不考虑,一旦战争打起来,中国必须要有可靠的战略后方和坚强有力的军需后勤保障,为此,中央不惜花费几千亿元的代价和巨大的牺牲,提出建设三线战略工业基地。就这样,沉睡的深山戈壁被唤醒,大批工厂从一线迁往三线。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这里成为理想的战略后方。

汽车是重要的军事后勤装备,自然是重要的“三线”建设项目。毛泽东也再次提出建设二汽的问题,一机部部长段君毅得到指示后,就指定时任一汽厂长的饶斌负责筹建。1965年,第二汽车厂的建设项目正式列入国家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同年12月,一机部正式任命了二汽建设五人领导小组,这五个人是:饶斌、齐抗、张庆梓、李子政和陈祖涛。

1966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决定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临时党委,饶斌任书记,齐抗、张庆梓、李子政和陈祖涛四个人任临时党委成员。这样,二汽建设的核心层正式成立,跌宕起伏的二汽建设项目又开始启动了。

二汽与十堰:一个企业如何带动一座城市

对于选址,当时中央对“三线”工厂的布局要求是“靠山、分散、隐蔽”的六字方针。经过党中央最高领导层决策,二汽选址的重心从湖南、四川移向了位于大巴山和秦岭交会的湖北、陕西一带。

“经过反复勘探和综合分析,厂址初步定在湖北郧阳地区一个有近百户居民叫十堰的小镇。这是一个在政治局势和科学生产之间平衡较好的方案。厂房分别建在该地区40多条高差150米左右的山沟里,能隐蔽,即将建设的铁路由此通过,交通方便。

1966年10月,一机部牵头在老营召开了二汽选址现场会议,一机部副部长白坚主持会议。会议上,一些意见提出二汽要进大山,进深沟,进山洞,车间与车间距离不小于1000米,建筑群面积不超过20000平方米,要炸不垮,打不烂。“这种想法在那时是最时髦的。但如果按照这种想法做,那就不是建设现代化的汽车厂,而是建设汽车作坊。”陈祖涛认为。

经过会上20天的争论,十堰方案以占压倒优势获得通过。《老营现场会议纪要》正式以一机部的意见上报国家,1967年2月,一机部正式下文批准。

从一汽越野车分厂调到二汽任传动轴厂筹备组负责人的陈玄德当年参加了老营会议。他回忆说:“老营会议是二汽建厂史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将二汽的厂址确定为十堰地区,为二汽后来在三线企业中成为佼佼者打下基础。”

在陈玄德看来,将二汽厂址定在十堰地区,是相对较好的方案。

1967年4月1日,在十堰的炉子沟正式举行了二汽开工典礼。从此在中国工业建设的序列里,出现了“第二汽车制造厂”。

1967年、1968年,二汽先后出现了“东、西方案之争”和“南北之争”。有人说厂址不符合战备的要求,是“小隐蔽大暴露”,有人要求将厂址东移到襄樊或是谷城。

1968年11月19日,周恩来总理指示,“二汽就在湖北郧县十堰地区建设”。这样,关于二汽的厂址之争,才算尘埃落定。1969年1月9日,郧阳军分区召开了建设二汽现场会,这实际上是第二次开工典礼。1969年是二汽的建厂年。

1992年,二汽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先后在襄樊、武汉等地建立起生产基地,同时与雷诺、日产等跨国公司进行了全面合资。

对于一个日益国际化的汽车企业而言,深居大山的“东风”不得不面临新的选择。2003年,东风公司总部正式迁移到武汉,在十堰则成立东风公司十堰管理部。

从避开城市到建城

和二汽一起长大的,是一个城市。如今的十堰再也看不到当初荒野山沟的痕迹。杨廷新指着自己身后的房子说,当年旁边没有像样的建筑物。

上世纪70年代初,十堰没有学校、商场、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当时,每到星期天,家家户户都自己用手捏煤球,或到山上砍柴。

为安定人心,城市建设作为保障二汽建设的大事被提上日程。1967年,国家为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设立了郧县十堰办事处,196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十堰市,1973年升格为省辖市。十堰市、二汽实行“市厂合一”,当时二汽的厂领导,就是十堰市的党政领导。

1972年年底,十堰正式成立了城市规划领导小组。十堰市建委主任张万祥带队到一机部、国家计委汇报,为城市建设争取到了特殊政策和10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十堰市政府想方设法,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活设施,解除了几万二汽人的后顾之忧。而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向十堰市和周围地区扩散汽车零部件生产,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增强经济实力。

1982年,二汽和十堰市实现了政企分开。杨廷新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的人事关系到了十堰市交通局。不过,他与二汽之间的关系难以割舍,几个子女仍然在东风汽车公司就职。

上世纪90年代,原十堰市和郧阳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昔日的深山小镇发展为百里汽车城。“当年在山区建设是为了避开城市,但几十万人生活的现实又逼着我们重新建设城市。”陈祖涛感慨。

360截图20211125110340260.jpg

山川地貌

十堰市山脉分属3个系:秦岭山脉东段延伸到本市北部,武当山位于本市中部,大巴山的东段横列于本市西南部。这些山脉多由变质岩和石灰岩构成。特点是: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最高点竹溪葱坪海拔2740.2米,最低点丹江口市潘家岩海拔87米。全市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全市可分为丘陵、低山、中山、高山4种主地貌类型和河谷平地、山间盆地2种副地貌类型。耕地占国土面积9%,园地占2.1%;林地占53.0%,牧草地占0.8%,其他农用地占2.8%,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2.2%,交通运输用地占0.2%,水利设施用地占1.1%,未利用土地占13.2%。

十堰市宗教团体基本概况

全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已成立爱国宗教团体19个,其中,市级爱国宗教团体5个,即十堰市佛教协会、十堰市伊斯兰教协会、十堰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十堰市基督教协会、十堰市道教协会;县级爱国宗教团体14个,即武当山道教协会、丹江口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丹江口市伊斯兰教协会、茅箭区佛教协会、茅箭区赛武当道教协会、房县基督教协会、房县道教协会、房县伊斯兰教协会、郧西县天主教爱国会、郧西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郧西县基督教协会、竹山县佛教协会、张湾区佛教协会、张湾区道教协会。

区划人口

【人口状况】截至2020年底,十堰市常住人口320.9万。

【行政区划】十堰市辖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及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下设13个街道办事处、72个镇、34 个乡、1807个村委会、164个居委会。


【责任编辑:欧阳雪】

ISPO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厦门开幕 开启沉浸式运动体验

11月21日,ISPO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厦门站)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活力开幕。本届展会在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商务局会展处、思明区文旅局、厦门体育集团、厦门会展集团、厦门市贸促会等单位的支持下,积极响应厦门市优化体育营商环境、促进体育消费结构升级、推动运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战略。通过“馆内展会+馆外场景”的联动模式,联通全城运动场景,打造户外运动生活周。

联合国 COP30 聚焦全球气候方案,绿之源以室内微生态革命注入中国智慧

当地时间11月1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召开。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经济解决方案生态伙伴"(2025年9月认证),绿之源品牌代表中国环保企业亮相大会,以"从室内微生态到全球气候行动"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将进博会绿色贸易实践成果与全球气候治理议题深度衔接,提出室内空气净化新范式,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锚定“十五五”,“新淮海战役” 以实招硬功书写淮海冠军新篇!

“十五五”开局,国家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轻微型新能源车辆产业进入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淮海锚定终端突围与招商破局的核心目标,以“新淮海战役”统筹系列终端动销举措,涵盖千城万店网络深耕、区域爆款产品研发、经销商全周期扶持等销售与招商动作,此次《隐形冠军》央视主持人探厂,正是这一"战役"的重要里程碑。国家级权威背书3.27亿次曝光 淮海中国名牌口碑深度渗透从品牌曝光层面,《隐形冠军》央视主持人探厂

丝路融合新引擎!北京丝路融合规划院两大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

日前,北京丝路融合规划院宣传工作委员会、中亚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在京隆重举行。2026年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国际奥委会执行董事会成员、奥林匹克运动会未来举办地委员会主席、克罗地亚前总统科琳达·格拉巴尔·基塔罗维奇一行亲临现场见证,全球政商学界代表齐聚一堂,共绘丝路融合发展新蓝图。

一张小票根,一月暖童心:“儿童友好奇妙品牌月”构建宁波产业友好新生态

11月的一个周末,中国邮政宁波开明街邮政综合体里罕见地迎来了一群儿童小顾客,格外热闹。孩子们手持一本粉黄色小册子,在家长的陪伴下认真挑选着城市主题明信片和科普杂志。带着儿子前来打卡的张女士站在一旁,满眼笑意地说:“这是上周在小宁奇妙快闪乐园领取的门票,里面附有许多品牌的福利和宁波儿童公益活动的报名方式。

「智屏视界」重磅发布,开启OTT营销新纪元

11月18日,上海,由智屏(电视淘宝)、小米电视、海信电视三方联合发起的“2026 OTT营销峰会暨「智屏视界」及AI产品发布会”成功举办。以“营销新主力,上场!”为主题,本次盛会不仅见证了一个全新平台的诞生,更宣告OTT营销正式迈入有规模、有数据、有效果、有AI的新阶段。

欢聚Q3持续回馈:2025-2027年回购与派息规划共9亿美元

11月20日,欢聚集团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欢聚集团Q3总收入5.4亿美元,环比增长6.4%。其中,直播业务收入3.88亿美元,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广告技术平台BIGO Ads收入加速增长,达1.04亿美元,同比增长33.1%,环比增长19.7%

百惠金控:香港资本市场具增长空间 AI新股建立正向循环

2025 年,香港资本市场重新走进国际投资者的目光。随着美国通胀降温、全球流动性改善,以及亚洲区内科技及製造业链回流,香港市场交投量回升、新股上市活动增加,呈现出实质復甦迹象。百惠金控指出,港股目前估值仍处吸引水平,加上离岸人民币需求增加,使香港再次成为全球资金佈局的重要节点。

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11月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这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建设能源强国”重大部署后首个全面启动建设的核电项目。山东招远核电项目位于烟台招远市张星镇,是中广核在全国布局的第十个核电基地,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咪咕生态大会官宣:中国移动咪咕与亚足联(AFC)开启合作新篇章

11月18日,在2025咪咕生态大会现场,中国移动咪咕与亚洲足球联合会(AFC,简称 “亚足联”)正式官宣签约,达成战略媒体版权合作——咪咕将成为中国大陆多项亚足联国家队及俱乐部赛事的官方媒体合作伙伴,以数字科技内容赋能亚洲足球发展,为亿万球迷打造更优质的观赛与互动体验。作为国内第一体育内容平台,咪咕多年来持续深耕体育领域,并与亚足联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

2025敦煌网黑五大促全球启幕:三大战略驱动商家掘金全球市场

年度跨境电商增长重头戏正式登场!敦煌网宣布,2025黑五网一大促全面启动。本次大促集结全年顶级资源投入,以“社群裂变”“AI爆款”“文化出海”为三大核心引擎,并同步推出优质标杆计划,通过“好商、好品、好价格”三维保障,助力商家在全球消费旺季实现销量与品牌力的双重爆发。

健合集团2025年前九个月总营收同比稳健增长12.3%达108.05亿元,三大板块持续释放动能

11月18日,致力于成为全球高端营养及健康产业领导者——健合(H&H)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112.HK,以下简称“健合集团”),公布2025年前九个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健合集团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2.3%至人民币108.05亿元,三大核心业务单元全面增长,继续保持稳健的盈利水平与健康的经营现金流转化。

超级工厂+权威认证,淮海与经销商共赴增长新程

近日,央视主持人雷雨甜携《隐形冠军》栏目走进淮海客车智能制造基地,以权威视角全景呈现淮海在轻微型新能源车辆领域的制造实力与战略布局。此次探厂不仅是对一座现代化超级工厂的纪实,更向市场传递出清晰信号,淮海乘用车产业已迈入“智造主导”的全新阶段,正以强劲实力引领行业挣脱价格战泥潭,迈向价值竞争的新高度。

跨区带娃求学难?花生好车为单亲爸爸铺就安心路

38 岁的陈先生是一名单亲爸爸,独自抚养 8 岁的女儿朵朵。为了让朵朵接受更好的教育,他特意将女儿送进了市区的优质小学,可自己租住的老小区在城郊,跨区通勤的难题从此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直到遇上花生好车,低压力的购车方案不仅解决了接送困境,更让父女俩的亲子时光变得温馨又从容。

2025“我要上智运”大连金石滩总决赛即将开赛,咪咕快游赋能赛事新体验

11月21日至22日,第四届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暨中国移动2025“我要上智运”全民棋牌全国网络大赛总决赛将在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燃情启幕。赛事凭借其权威性、专业性和广泛影响力,持续推动智力运动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并积极探索“赛事+文旅”的创新模式,打造“智力竞技+文旅体验”的全民参与新范式。

太二酸菜鱼公益再升级,为十所高校流浪猫筑“暖房”

太二酸菜鱼旗下公益项目“何英俊猫粮”又有新动作——携手首都爱护动物协会发起“送流浪猫1套房”活动,计划为全国十所高校的流浪猫搭建专属庇护所,将公益关怀从“口粮支持”延伸至“居住保障”,进一步践行品牌“商业向善”的理念。

亚洲纪录荣耀启幕,树立亚洲卓越成就新标杆

近日,聚焦亚洲各领域杰出成就与优秀人才的全新权威荣誉平台——“亚洲纪录”(The Asia Records)正式成立。作为承载亚洲发展期许的权威荣誉项目,“亚洲纪录”致力于重塑亚洲成就认定体系,树立兼具专业性与影响力的全新标准。

透过彩臻板和零醛超净板,看兔宝宝板材里藏着的绿色与智慧

在家居装修的世界里,板材是极不起眼的部分,它隐匿于橱柜、地板之下,默默支撑起整个家的光鲜亮丽,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俨然一位无名英雄。然而,当人们将目光聚焦于行业头部品牌兔宝宝板材后,才发现这些板材看似普通,却蕴含着环保与健康的密码。

美素佳儿×沃尔沃「奇境牧场」亮相上海西岸 ——以“守护无界,去见世界”共话营养与安全的双重守护

【2025年10月29日,上海】源自荷兰的母婴营养品牌美素佳儿携手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于10月23日至29日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北广场联合打造“奇境牧场”沉浸式快闪活动。本次活动以“守护无界,去见世界”为主题,通过“营养+出行”的跨界融合,呈现一场现实与想象交织的奇幻成长体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