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金融行业的社会责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作为中信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信银理财凭借“慈善+金融”的融合创新,不仅开辟了财富管理的差异化赛道,更通过慈善理财产品实现了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共振,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独特的资管样本。

慈善理财:从产品创新到模式重构
信银理财的慈善金融探索始于2021年。信银理财与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合作推出“金睛象(同富)系列”产品,开创了理财收益捐赠公益的先河。截至2024年末,该系列累计募集资金超11.7亿元,捐赠善款155万元,用于支持留守儿童“微心愿”等公益项目。
此后,信银理财进一步升级模式,于2023年推出“温暖童行”品牌,通过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将超额收益或产品规模的一定比例捐赠至儿童医疗、教育等领域,累计募集资金超140亿元,捐赠款项逾240万元,覆盖上海、云南、新疆等地的残障儿童、乡村儿童及出生缺陷患儿。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双向价值创造”:投资者在获得稳健收益的同时,其部分理财资金转化为公益资源;而慈善组织则通过金融工具获得可持续的资金支持。例如,“温暖童行”系列产品通过协议约定捐赠机制,将资金精准投向糖尿病患儿救助、边疆儿童教育设施建设等场景,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功能升级。

战略融合:与国家命题同频共振
信银理财的慈善实践并非孤立个案,而是深度嵌入国家战略框架的系统工程。2021年启动的“灯塔计划”将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十大方向纳入战略课题,推动慈善理财与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业务协同发展。例如,其发行的“共富共创”系列产品以1元起购门槛覆盖县域客户,累计销售超200亿元;ESG主题产品存续规模达26.78亿元,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
这种战略融合亦体现在区域协同中。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信银理财通过慈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11.5亿元,专项支持当地儿童公益事业;在新疆阿克苏,“暖象书院”项目将传统文化教育送入边疆学校,缓解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社会价值:重构金融的公共属性
慈善理财的深层意义在于重塑金融行业的价值坐标。传统资管业务往往聚焦于经济回报,而信银理财通过“温暖童行”等产品,将社会效益纳入核心评价维度。例如,其捐赠的“爱心小包”为1型糖尿病患儿提供胰岛素笔、科普书籍等必需品,直接改善数千名儿童的生活质量;在四川,100位残障儿童的“新年梦想”通过员工认领得以实现,让金融的温度转化为具体的人文关怀。
这种实践也推动了财富分配机制的创新。通过理财产品的三次分配功能,高净值客户与普通投资者的资金共同流向公益领域,既缓解了慈善资金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又增强了公众对金融行业的信任感。数据显示,信银理财的慈善产品复购率达35%,表明市场对“财富向善”理念的高度认同。
从单一产品到系统生态,信银理财的慈善实践揭示了金融行业的价值进化路径——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资本力量转化为普惠福祉。这种探索不仅为资管行业提供了差异化发展样本,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诠释了“金融为民”的本质内涵。当财富与善意相遇,金融便不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温暖力量。(来源:信阳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