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8月27日,德城区召开“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德城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德城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副主任孙艳燕,德城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秘英艳,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信息管理股股长白俊哲,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失业工伤保险服务股股长王瑞出席,介绍本部门做优做好民生实事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5年,德城区人社局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紧扣民生需求主线,以就业优先、社保惠民、权益保障为三大着力点,系统推进民生实事落地,交出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
就业优先:精准帮扶筑牢民生基石
一是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攻坚行动,发布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清单、求职途经清单、招聘渠道清单、政策清单、服务清单等五项清单,对德城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宣介、职业指导、岗位推介、技能培训、就业见习机会等细致周到的服务,举办“德城学子家乡行”“九龙湾青年人才节”等特色对接活动30余场。青年就业工作经验入选全省典型材料汇编,全市唯一。
二是稳定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聚焦农村低收入人口、城镇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计划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401个。实施“社区微业”三年行动计划,依托“社区微业”招聘会等活动提供信息发布、招聘洽谈等服务5000余人次,针对失业人员提供政策对接、推荐岗位、技能培训等多项服务。截至7月底,全区失业人员再就业1497人。
社保惠民:扩面提质兜牢保障底线
一是加快保障扩面。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通过加强数据共享,开展信息比对,完善扩面资源库,锁定目标人群,以“六进六引”项目为载体,讲政策、解难题、送服务,推动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等重点群体参保。截至7月底,全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扩面人数居全市前列。
二是推进服务提质。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定向直发稳岗返还资金,全力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扩面惠民,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对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予以补助,增加居民个人账户积累,提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推行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采取部门协同、系统互通、服务联动等措施,实现95项人社业务和52项惠民惠农补贴全面进卡,提供人社服务、就医购药、居民消费等领域场景便捷服务。
权益保障:多维联动守护职业健康
一是扩大保障范围。全面落实四类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将2500余名家政服务人员、超龄人员、实习学生等特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帮助特定从业人员享受与法定参保职工相同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
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建立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启动工伤预防专题宣传,赴重点企业开展多场宣传活动。组织接害职工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力提升参培职工工伤预防能力。办好顺民意、暖民心的实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区人社局将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凝聚力量、细化措施,扎扎实实、不折不扣推动人社领域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答记者问:聚焦热点回应民生关切
问题一: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离校就业季,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德城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秘英艳 秘英艳: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促进就业的重中之重。我们将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攻坚行动为抓手,在政策落实、招聘对接、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一是强化实名服务。集中亮出线上线下服务机构、求职途径、招聘渠道、政策及服务清单。聚焦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全面摸排求职需求、就业状态等,建立动态实名工作台账,及时跟进提供政策宣介、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和就业见习机会等服务。
二是强化岗位开发。推出“直补快办”等服务方式,及时锁定政策对象,激励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企业吸纳毕业生。开展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等活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提供创业信息发布、场地对接等支持,助力自主创业。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深入推进就业服务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园区等,通过设立政策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政策明白纸等方式,告知政策申请流程和经办渠道。常态化开展访企拓岗行动,建立岗位信息归集发布制度,编制用人需求清单,分行业、分领域组织开展招聘活动,加密岗位推送频次。一方面通过“直播带岗”“云端招聘”等数字化手段拓宽线上渠道;另一方面,依托“千企百校行”“人才夜市”“社区微业招聘会”等线下活动精准对接。积极开展“德城学子家乡行”等活动,组织高校毕业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发展前景,决定职业规划。同时,围绕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社保缴纳等服务事项,提高经办效率。
四是强化困难帮扶。针对2025届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以及残疾人等困难高校毕业生实施重点帮扶,优先推荐就业岗位、落实扶持政策、组织培训和就业见习,激发就业内生动力。
总之,我们将全力以赴,强化政策落地见效,做实做细就业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到各行各业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问题二:社保卡“一件事”应用场景进展如何?

德城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信息管理股股长 白俊哲:
今年以来,我们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社保、就业、就医、交通、文旅等需求,按照“高效便民、创新应用,集成整合、协同共享,以点带面、分步推进,统一规范、保障安全”的原则,推进跨业务、跨部门系统互通、数据共享和服务融合,构建共建共享共用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体系,在更广范围、更全领域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线下刷卡、线上展码” ,一张卡、多渠道、全场景、一站式的服务框架建设初具规模,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协同、便利共享提供了多样化场景支持。
一是人社服务领域。建成社会保障卡线下即时制卡服务网点34个,实现社会保障卡申领等服务事项就近办。持续提升人社服务效能和水平,支持群众凭社会保障卡办理社保、就业和人力资源高频事项,95项人社业务全面进卡。优化待遇补贴发放服务,实现养老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待遇等面向个人发放的待遇补贴进卡,推动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相关补贴发放项目已扩展至52项。
二是就医购药领域。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实现就医结算全过程“一卡通”。全面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进卡,并提供持卡人在定点医院药店挂号就诊、住院登记、医保就医购药、享受门诊统筹就医购药等“一卡通”服务。
三是居民消费领域。实现持电子社会保障卡,或开通“闪付”功能的实体卡刷卡(扫码)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积极拓展社会保障卡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的应用场景,实现社会保障卡刷卡(电子社会保障卡扫码)办证借阅、入馆参观功能。深入开展“社会保障卡惠享山东行”系列活动,通过社会保障卡专属优惠,升级打造民生服务高频场景,有效实现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促消费、惠民生、提经济、助发展”。
问题三: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如何落地?

德城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失业工伤保险服务股股长 王瑞:
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作用,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兜牢失业保障底线,按照省人社厅等4部门今年印发的《关于落实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区人社局认真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稳岗返还资金可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稳定就业岗位以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支出。政策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于企业稳定工作岗位、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自通知下发以来,区人社局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已向2800余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稳定就业岗位3万余个。接下来,区人社局将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多措并举推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落实落地。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德城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扩大政策享受面。同时,提前开展后台数据比对,通过短信等方式“点对点”告知企业确认稳岗返还信息。
二是优化经办流程。畅通稳岗资金发放渠道,继续推行稳岗返还“免申即享”经办模式,采取“数据比对、精准测算、系统审核、社银发放、及时到账”的方式,定向直发稳岗返还资金。
三是强化基金监管。健全审核、公示、拨付等监督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和对待遇领取资格条件的信息核验,指导企业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确保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有效落实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