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马海彤 通讯员 陈梦璇 杨晋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365天不间断的守护,美丽鹭岛的大街小巷,厦门市“城管蓝”始终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勇救轻生孕妇、急救晕倒工人,他们总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与担当;送迷路老人回家、帮走失儿童找妈妈,他们擦亮“爱心厦门”城市名片,用暖心举动传递满满正能量;全力帮扶企业、巧妙化解纠纷,他们积极践行“721”工作法,用辛勤付出打造安居宜业美好家园。


“城”心守护:危难时刻 他们挺身而出
危难时刻,总有一抹“城管蓝”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他们经常奔走在城市各角落,用满腔热忱守护着鹭岛的和谐文明、平安有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

去年春天,城管队员老朱在环岛路勇救轻生孕妇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2024年3月29日上午10点多,思明区城管执法局莲前中队朱水坤在环岛路巡查时,远处突然传来呼喊:“有人跳海了!”
当时正在涨潮,老朱冲过去时,女子的大半个身子已浸在海水里……老朱一把抓住女子,女子却拼命挣扎、执意往海里走。“不要冲动!有什么事回岸上说,我们帮你!”老朱和汪岳忠一边安抚,一边全力把她往回拉。最终,女子被拉上岸……经了解,女子刚怀孕不久,因与家人闹矛盾,产生了轻生念头。
据不完全统计,在城管执法一线默默奉献19年来,老朱在海边救起26名落水游客和跳海人员。老朱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在城管队伍中,经常上演这样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场景。

“城管大哥,我同事晕倒了!”2024年7月17日傍晚,同安区城管执法局西柯中队执法队员张佳彬、叶永超像往常一样在西柯街道后吴公寓巡查。突然,一名工人急匆匆跑来求助。两名执法队员赶赴现场,只见一名男子昏倒在地,脸色苍白、双手抽搐,情况十分危急。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张佳彬和叶永超上前迅速帮其解开上衣扣子,利用学过的急救知识迅速施救,男子初步恢复了意识。很快,二人将男子扶上执法车辆,送往就近医院治疗……直到确认该男子无碍,他们才放心离开,继续回到工作岗位上。
小“城”大爱:日常生活 他们时刻守护
为民管城,不只是体现在城市管理上,更体现在一言一行中。他们时刻守护,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城管为人民”的初心。
“老人家出来散步,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可以帮帮忙吗?”2024年12月3日晚9点半,集美区城管执法局集美中队夜市组卢佳彬、李秀芬、谢珠红三人在夜间市容巡查时,遇到两位年轻人搀扶着一位老人前来求助。
城管执法队员耐心询问老人家的地址,可老人回忆了半天,只能模糊说出“集美区盛光路7号楼”这个地址,也无法提供家人的联系方式。于是,城管执法队员决定驱车先将老人送往盛光社区,再在附近区域开展“拉网式”询问排查。
当晚,三名城管执法队员分头行动,挨个向周边住户询问。最后,在热心居民的指引下成功找到老人的住处。“这么晚了老人还没回来,我们正要去寻找,多亏遇到了你们……”将老人安全送回家,其家人不停向他们道谢。
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每一名城管人的分内之事。在一件件小事中,“城管蓝”体现出的为民服务、热心解难,不仅传递着城管正能量,也擦亮了“爱心厦门”的城市名片。

去年6月底,湖里区城管执法局五缘湾中队执法队员钟元得、林志鹏和房志勇在沙滩周边巡查时,发现一名独自哭泣的小女孩。三名执法队员意识到孩子可能与家人走散,迅速上前了解情况。女孩看上去四五岁,钟元得安抚女孩的同时,让林志鹏和房志勇通知中队,寻求更多帮助。
看到穿着制服的“城管叔叔”,小女孩情绪渐渐平复。在队员引导下,女孩说出妈妈的衣着、走失前周边的环境。执法队员牵起女孩,沿沙滩一边寻找,一边询问。找了十几分钟,一名女子心急如焚地跑来,看到女儿安然无恙,紧紧把她抱在怀里,并对执法人员表示感谢。
赤“城”为民:锦旗背后 他们尽责有爱
执法工作中,城管人收到的一面面锦旗背后,都藏着暖心为民、尽责有爱的故事。这些锦旗,既是对城管工作的肯定与鞭策,也见证着城管与百姓之间的真诚与情意。
2024年6月初,海沧区城管执法局市容中队收到一面锦旗,是一位事件的被投诉人送来的。原来,李大叔在小区内开的面条加工店,加工时机器产生的噪音打扰到梁女士一家,实在难以忍受,梁女士向海沧城管投诉。接到投诉,市容中队多次前往核查,联合第三方人员进行现场噪音检测,结果显示,面条加工店生产时的噪音,并未超标。

市容中队又多次上门查看机器加工时的情况,分析噪音来源。“症结”终于找到了——噪声是因为压面机部分零件老旧造成的。于是,他们自费购买材料,为机器更换老旧零件,并在底部垫上隔音棉,有效降低面条加工时的噪音。同时与李大叔协商沟通,调整加工生产时间,避免影响邻居休息。
邻里矛盾有效化解了,双方都竖起大拇指。生意更好了,李大叔为此特意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真心为民办实事,情系百姓解民忧。”
今年伊始,翔安区城管执法局金海中队,也陆续收到施工单位送来的9面锦旗,点赞和表扬执法人员。
近年来,翔安区金海街道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分布着众多各类建筑工地。然而,建设提速的同时,扬尘污染、噪音扰民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为在城市建设与市民生活之间寻得平衡,施工前,金海中队主动联系工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提醒准备好各类审批手续,耐心讲解欠缺材料的办理流程,助力项目合法合规、按时顺利启动。施工过程中,中队定期组织工地负责人和施工人员参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培训和交流活动,通过专业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强化工地相关人员自觉文明施工。
他们坚持“721工作法”,秉持“服务企业促发展,为民解难优环境”的理念,积极探索并形成了跟进企业需求、跟进规范执法、跟进细节提升的工作机制,2024年共计服务工地企业40个。
用心用情帮扶 用行动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今年春节前,厦门市执法局党员干部走进同安区五显镇西洋村,开展走访调研慰问活动。一行人察看村庄建设情况,随后与镇、村领导及村民们围坐一堂,共话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党员干部走进困难群众家中,为他们送去慰问金、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并现场为村民书写对联,送上新春祝福。
近年来,市执法局以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帮扶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此前,市执法局协助四林村探索“国企+村集体”发展模式,多渠道培植增长点,围绕“富美同安”建设,助力四林村全面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环境品质,发展特色产业。四林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增至2.78万元,居民生活品质也大大提升。
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项目筹划……每一次的挂钩帮扶,市执法局都倾注心血,驻局纪检监察组同步督导,将工作做深做实,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用实际行动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践行“721”工作法 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
去年7月21日,同安区“大城管”服务日活动在同安宝龙广场举行。现场,除了开展咨询服务、有奖竞答、知识竞猜等环节,执法人员还进行了“执行勤务”演示,充分展示执法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执法队员还邀请市民代表实地参观精品示范街区,让大家零距离了解、体验、监督“大城管”工作。无论是无物业管理小区的自管小组,还是高水平小区治理的优秀范例,无不彰显出城管部门践行“721”城市管理工作法的创新成果。
城市管理的核心在于服务,只有真正走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服务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厦门市城管执法系统深入践行“721城市管理工作法”,不断推动城市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