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张士龙 通讯员 郑茗文)近年来,辽宁鞍山市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关键环节,通过政策驱动、岗位扩容、动能转换、服务优化“四维协同”,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优化就业服务,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今年截至6月11日,来鞍就业高校毕业生8155人,同比增长5.3%。其中博士研究生30人,硕士研究生525人,本科毕业生3282人,专科毕业生4318人。

几年来,鞍山人社局聚焦高校毕业生留鞍来鞍回鞍就业创业需求,构建“三大政策矩阵”12条硬核举措。一是单位吸纳政策矩阵。落实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青年就业见习补贴、市级见习基地奖励,激励市场主体释放岗位。二是支持创业政策矩阵。提供首次创业场地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全链条扶持毕业生在鞍创业兴业。三是人才吸引政策矩阵。涵盖一次性求职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外地毕业生来鞍面试补贴、生活补贴及住房补贴,增强鞍山就业吸引力与归属感。
据介绍,鞍山人社局不断深挖政策性岗位,主动对接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盘活用好编制存量资源,加大补员招聘力度,特别是面向应届毕业生的招录规模,推动政策性岗位招录扩容、提速、增效。激发市场化岗位是人社局的工作方向,工作人员深入开展“人社干部联千企 保障用工解难题”活动,组织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服务,全面摸排、精准收集用工需求,点对点解决难题,深挖市场化岗位潜力,促进供需高效匹配。招聘实际工作中持续扩大“三支一扶”计划规模,确保招录名额逐年稳步增加,着力开发契合基层发展的优质岗位,引导毕业生投身基层一线,既缓解就业压力,又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此外,人社局坚持扩容就业见习岗位,线上线下联动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解读政策红利,鼓励释放见习岗位,依托行业协会、产业园区,构建“政府牵头、企业响应”协同机制,搭建“校园-职场”成长快车道,落实见习补贴,实现“企业愿招、青年敢闯”。
在强化能力提升与创业孵化协同、激发就业创业内生动能方面,鞍山人社局一是赋能技能转换,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就业结果为导向,组织高校、机构、企业协同发力,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数字新媒体、直播电商等11个专业转换培训,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毕业生转换方向,全年开展转换培训500人次以上。二是建强创业生态,完善创业孵化体系,提升载体服务质量,发挥省级基地示范作用,在全市孵化载体、高校、街道建设“创业指导工作室”,联动专家、基金等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全年扶持创业带头人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三是深化创业培训,整合公共资源,依托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培训,三年累计培训近万人次,提升创业能力。
人社局持续强化服务优化与兜底保障协同,促进人岗匹配精准对接。一是服务进校园前置,重点面向鞍山市内三所高校2025届毕业生,开展政策解读、招聘服务、就业指导等10项活动;编撰发放《鞍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南(2025版)》,确保毕业生在校知晓留鞍政策。二是榜样引领留才,在“鞍山人社”公众号开设“优秀职场毕业生典型”专栏,宣传在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等成长成才故事,分享在鞍感受,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毕业生来鞍留鞍回鞍。三是兜底精准帮扶,7月底部署各县区开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重点关注脱贫、低保、零就业家庭及残疾、长期失业等困难毕业生,建立台账,“一人一策”结对帮扶,实施“131”服务(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跟踪回访率、就业服务率达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