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张士龙 通讯员 郑茗文)7月8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奋进决胜年 鞍山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鞍山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相关负责人就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来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发布,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海城市:再次成功跻身经济百强县
自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海城市在鞍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抓发展、持之以恒惠民生,成功“杀”回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实施“北纬40度 海城质造”强市计划,夺取了首战首捷,打赢了攻坚之战。
海城市制定了“1234”工作思路,开展了“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群众办实事”大比武活动,建立了赛道考核体系,实施了正科级以上领导包保机制,一系列创新务实举措成效,在经济发展全领域、各环节得以显现,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奋力争先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运行方面,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41.6亿元,同比增长6.7%;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726.6亿元,同比增长5.2%;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同比增长6%以上。产业发展方面。建立了具有海城特色优势的“4+4+3+N”产业体系,加速推动菱镁、钢铁、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四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教育领域全面完成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双减”工作经验成果受到教育部刊录推广。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民政领域连续三年落实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提标”政策,年增幅平均在6.5%以上,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和特困供养金2.38亿元。人社领域三年来举办大型招聘会11场,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环保领域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整改。开展文体旅活动184场次,全市旅游收入281.7亿元。
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全面释放城乡新活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升城乡品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构建“一体协同,两翼联动”的空间结构,加快鞍海一体化,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增绿、添彩、惠民”三大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景观效果显著提升。
台安县:擎起工业强县大旗
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壮阔征程中,台安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年倍增”的雄心壮志,全力以赴稳增长、强产业、优环境、惠民生,推动县域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轨道!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183.5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县域前15强。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延续增长势头,同比增长5.3%,连续三个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台安县擎起工业强县大旗,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打造新引擎、积蓄新动能。深入实施“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构建全链条赋能机制,以高质量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成立了全省首支农业产业引导基金,举办青岛食品行业交流会等大型招商推介会9场,开展“走请”活动131次,安九宠物食品等84个项目签约落地,青岛啤酒等167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国电投50万千瓦风电等71项目建成投产,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两位数增长。
在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标杆上拼出新高度、树立新典范。依托“北纬41°黄金农牧带”和两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培育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项目集群,智慧番茄小镇等一批项目加速崛起,成功斩获“国家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国家白羽肉鸡特色产业集群县”桂冠。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0亿斤以上。
几年来,开发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国资国企改革、县乡财政体制优化等举措落地见效,政府效能整体跃升,市场活力空前释放。两个开发园区成为高端要素集聚、投资活力迸发的黄金平台。重磅推出“营商环境升级55条措施”,打造极简、极速、极优的营商环境,74个场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跨区域通办”。
深度融入全省文旅发展大格局,系统整合辽河文化旅游区、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雅化花田小镇等资源,打造了一批彰显东北风情、独具台安魅力的现象级文旅消费场景。大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拉动消费2041.3万元,居民消费潜能充分释放。2024年限上社零额同比增长20.6%,增速全市第二。成功打造“青岛啤酒节”“辽河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节庆IP,引爆消费热潮,游客数量、旅游综合收入,增幅分别达到35%和25%。
岫岩县: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三年行动以来,岫岩县重点项目加速落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专班攻坚工作机制,坚持高频调度、高位推动。共谋划储备项目512个,招商签约项目201个,开工建设花熙文旅小镇二期等项目282个,竣工投产电磁阀数字化生产线等项目142个,辽宁岫岩龙潭抽水蓄能电站、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本庄高速公路“三个百亿”项目开工在即。同时,着力服务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深入开展“两深入两服务”活动,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持续扩大投资、提振消费。今年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限上社会消费品零食额增长25.5%。
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确定了“3+3”产业发展布局。围绕推动岫岩玉、食用菌、柞蚕3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玉文化传承基地、笛尔逊电商产业园项目投入运营,千璞滙玉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开工建设;与省农科院开展院地合作,建立食用菌绿色高质高效及科技示范区20个,岫岩香菇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岫岩滑子蘑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岫岩)香菇产业峰会在岫召开;在全省率先完成柞蚕场核查落界,成功争取柞蚕产业强镇政策,岫岩凤兴缫丝厂提档升级项目有序推进。围绕培育新能源、文旅、高端建材3个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三峡新能源350MW风力发电项目全速建设,国电电力16.69MW光伏发电等项目竣工并网;投资10亿元的玉水湾文旅综合开发项目落地开工,3A级以上旅游景区发展到14家;坚定不移推进菱镁行业综合整治,山东莱玉化工镁盐生产项目即将落地,万成镁业无铬新型环保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
改革赋能成效显著,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财政资金、县属国企、编外用工等领域管理办法,形成了互相支撑的制度体系,通过严格预算评审、盘活存量资金等措施,精打细算用好每一笔资金,2024年累计节省财政资金3.94亿元。累计精简编外用工1581人,每年可节省财政支出4500余万元,精简供暖公司内设机构,采购“类长协煤”,2024年节约企业运营成本5800余万元。
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施划停车泊位10485个,新建口袋公园8个,改造老旧小区33个、弃管小区14个、巷道13条、公厕7座,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9万平方米,排水、污水等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全面开工。每年整合资金5000万元以上,滚动实施“镇头村”和重点村提升示范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提升改造一期工程投入,21家乡镇卫生院、147个村级卫生室达到“强基”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