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徐海盈 刘攸迪 申磊) 午后的阳光洒在华新水泥(株洲)有限公司的处理厂区内,运输车正有序卸载着从周边区域运送来的生活垃圾,伴随着分拣车间内机械破碎、筛分的低鸣,杂乱的生活垃圾经过一系列的无害化处理后逐渐化作的替代燃料,缓缓进入高温水泥窑内,在烈焰中完成一场“变废为宝”的蜕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将废弃物资转化为替代能源是我们在响应绿色税制政策下全新尝试。这不但使我们企业的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也使得我们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生产环节中去。”华新水泥(株洲)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杜平感慨道。
作为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名下全资子公司,华新水泥(株洲)有限公司多年来深耕于水泥制造全产业链,逐步形成以水泥生产销售为主且辐射中南地区的水泥产业集群。
针对水泥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气态汞及其化合物的特点,国家税务总局株洲市渌口区税务局“罗博士”工作室结合华新水泥(株洲)有限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在“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政策的精准辅导时提出了“减排即降负”的核心逻辑,引导纳税人通过废弃物资源化+能源替代的方式,创造新的营收增长点,实现“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税收红利”的良性循环。
2020年以来,株洲市渌口区享受节能环保各项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的企业已超200户,减免退税超7000万元。“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向融合、双轮驱动。”渌口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贺翊平表示。
【责任编辑:崔岳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