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6月12日红河讯(王东琴 通讯员 李梦君)当苗药温泉遇见虾青素科技,当滇越铁路遗迹串联森林氧吧,一座北回归线上的小城--屏边,正以跨界联盟重塑旅居产业规则。

旅居产业崛起与屏边资源的时代碰撞
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享有“中国天然氧吧”的称号,森林覆盖率达68.3%,年均温17℃的宜人气候,使其成为G219国道自驾游的热门休憩站。数据显示,从2023年至2024年,游客量从182.22万攀升至212.46 万人次,2025年1-2月同比增幅更是高达20.17%,文旅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屏边拥有深厚的生态底蕴,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高达3万个,孕育着210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为森林疗愈提供了顶级生态场景。苗族花山节、芦笙舞等非遗文化每年吸引超20万游客,苗医药千年智慧融入温泉疗愈,入选红河州八大旅居业态,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瑰宝。此外,全球最大虾青素基地博欣生物将工厂打造成景区,游客不仅能参观抗氧化剂生产线,还能体验“科技 + 康养”的融合新模式,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
然而,产业分散化、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成为制约屏边旅居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屏边县委统战部以“统战纽带”破局,联动80余家民企成立旅居联谊会,推动屏边旅居产业从“单点突围” 向全域协同发展。

跨界联盟的三大破壁行动
6月10日,屏边县旅居联谊会选举产生首任会长封正奎及核心班子,并审议通过《章程及诚信倡议。首批会员涵盖酒店、民宿、苗药基地、交通、医疗等8大领域,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医养”全链条服务网络。作为副会长单位的云南环景国际旅行社,已精心设计“苗乡探秘”“康养度假”等主题线路,自2024年至今输送游客1.1万人次,有效带动屏边民宿入住率提升23%。
在“云端屏边旅居沙龙”现场,全体会员郑重签署《诚信经营资源共享倡议书》,承诺共享客源渠道,坚决杜绝恶性竞争。同时,发布 “秘境屏边・康养圣地” 旅居产品包,整合苗药温泉、虾青素精华、花米饭等特色资源。会员们实地考察云南苗医药博物馆,进一步深化对千年苗医智慧与康养融合的认知。

蒙自、弥勒、建水三地代表齐聚,分享各自的发展经验,弥勒的“民宿+康养”、建水的陶艺+旅居”等模式为屏边提供了宝贵借鉴。屏边积极主动融入红河州“1138”旅居战略即“1”院换居:游客入住屏边滴水苗城后,可免签流转至元阳梯田民宿、建水古城院落,实现区域内旅居资源的互通共享;“3”大业态:重点发展医养旅居(苗药温泉)、乡村旅居(蜡染研学)、度假旅居(锦江酒店群),丰富旅居产业业态。
联谊会会长封正奎表示,“服务旅居者、赋能会员企业”双目标依托红河州三步走计划将高质量推动屏县边旅居产业迈向新高度:2025筑基年:新建10个旅居驿站,开通昆明--屏边旅居专列,上线“屏边苗年”主题线路,完善旅居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2026品牌年:创办“北回归线康养论坛”,申报国际森林疗养基地认证,开发中越边境苗医文化走廊,提升屏边旅居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2027 全球年:在东南亚、法国(苗族侨胞聚居区)设立推广中心,吸引过境免签游客,将屏边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居目的地。
沪滇协作成为屏边旅居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力,上海锦江度假酒店填补高端住宿空白,2025年上海推介会吸引18万人次线上关注,形成“山海联动”示范效应,助力屏边旅居产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屏边县委统战部通过整合民营经济主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资源,以联谊会为枢纽实现三重跃升:打破民宿、景区、医疗等行业壁垒,建立“旅居一码通”智慧平台,为游客提供慢性病用药代购、城际接驳等一键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借力红河州 “1138” 模式,串联13县市旅居资源,游客可凭“新村民证书”体验屏边石洞村“一日村长”等特色项目,拓展旅居产业发展空间。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品牌内核,让旅居者沉浸式体验苗绣手作、花米饭制作、森林冥想,实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深度联结,丰富旅居内涵。 大围山的松涛声穿过滴水苗城的飞檐,上海老人在牧羊河畔习练苗医呼吸法,这幅画面正是屏边旅居联谊会致力推广的 “云南生活” 缩影。从诚信公约签署到跨境资源链接,从虾青素工厂的科技之光到花米饭节的传统色彩,屏边以生态为底、文化为魂、跨界为笔,在绿水青山间书写着“金山银山”的旅居经济新范式。苗乡旅居新时代已然到来,北回归线上的康养坐标正冉冉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