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中国

收粮农民改判无罪:打算重新做买卖 去西安看女儿

2月17日上午9点,内蒙古农民王力军收购玉米获罪案再审宣判,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撤销原审判决,改判王力军无罪。

此前,王力军未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并颁发营业执照而收购玉米,经营数额218288.6元,非法获利6000元。他曾被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二万元。

201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再审决定,指令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再审。

再审之前,“冰点”派记者采访了王力军。他说,“如果再审宣判无罪,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去西安看看女儿的新房。”

他还要重新开始做小买卖。一起祝福他!

绊倒在贩粮路上

王力军从没想过,在自个儿最熟悉的收粮路上,会藏着一块看不见的“石头”,狠狠地把他“绊了一跤”。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直从临近村庄收购玉米贩卖给粮库或公司。这条路他走了7年。直到2016年3月,因未办粮食经营许可证及工商执照,他的行为被当地法院认定为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两万元。



这一判决引发舆论的巨大争议。有律师评论,王力军犯的非法经营罪前身是1997年修改刑法被废除的投机倒把罪,“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投机倒把罪废除后留下的一条阑尾。”

也有学者认为,规定收购粮食必须办理粮食经营许可证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有“浓厚的旧体制色彩”。但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力军对外界的讨论并不知情,他只知道自己因为做买卖,成了一个“罪犯”。

幸运的是,绊倒他的这块石头正在被一点点移开。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通告,认为“原生效判决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指示当地中级法院再审此案。2016年11月,国家粮食局印发《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办法》,规定农民今后从事粮食收购活动,不用再办理粮食收购资格。

“这一变化或许与王力军案有关。”在一审审理该案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法院,宣传科科长王震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感慨。他记得,在新的管理办法出台之前,国家粮食局和内蒙古粮食局都来法院调研过该案。

如今,记者扛着摄像机,带着录音笔闻风而来。一架无人机跃上了房顶上空,只为从最好的角度俯拍下他家有着38年历史的土房和晾晒着苞谷的院子。

他对变化措手不及。不擅长言语表达的王力军,大部分时候都沉默着,妻子张美丽时常成为他的发言人。抽闷烟是他“摊上事儿”后,最常见的举动。张美丽半夜醒来时,常常看见丈夫一个人坐在土炕上,一声不吭地抽烟。桌上一个不起眼处,摆着一小瓶谷维素和几包安神补脑液,那是老母亲花了26元买的。出事后,儿子常常彻夜难眠,直至头疼发晕。

即使再审通知书下达后,王力军的眼神中仍透出焦虑不安。当妻子跟记者诉苦时,他连忙制止。“一码事归一码事儿!”他冲妻子大声喊道,然后向记者强调,“我们是农民,和政府作对,就像鸡蛋碰石头。”

自从出了这事儿后,张美丽发现丈夫“脾气变暴躁了”。他还是不爱说话,但从前“轻声细语”的他,如今“嗓门高了不少”。不过,张美丽对丈夫的变化并不生气,“这事儿砸到谁头上,不都委屈吗?”

在跌倒之前,王力军原本以为只是遇到一次再小不过的“磕碰”。2015年3月,他和妻子开着二手农用车,跑村串户收购玉米时,有农户因不认可农用车的自重,和他们发生口角,给工商局打电话举报“缺斤少两”。他们没觉得有啥特别,“做买卖时遇到拌嘴在所难免”。

然而,王力军没想到,他的材料,从工商局挪腾到经侦大队,接着从检察院挪腾到法院,最后变成一张威严有力的刑事判决书。



和他一样,村民大多并不理解非法经营罪的概念。“要收粮证不合理,他这才多大点规模?”同村的老汉韩大祥想不通为啥做小买卖会有罪。他倒是对曾经的投机倒把罪印象深刻,然而,他清楚记得,改革开放后,农民卖个鸡蛋不再偷偷摸摸,那时电视里天天高喊口号,“胆子大点!步子快点!”

被工商局审查后,王力军也曾尝试办理那张小小的粮食经营许可证,但被告知仓储设备和场地不符合要求。没有粮食经营许可证,他也无法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在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审之后,王力军案的一审主审法官张利军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一审判决依据了当时的法律法规。”这是在王力军案被广泛报道后,他首次直面媒体。

“其实我们基层法院也很无奈,要是最高院不下达这么一个再审通知书,让结合实际情况判决,我们下面哪敢有法不依呢?要是判无罪,很可能连审核都通不过。”王震叹气道。

不管怎样,王力军就这样跌入了这个漩涡中。花了2.4万元买来的大型脱玉米机,再也没有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此前,庄稼人和买卖人,这两个身份,在他身上共存了30多年。今年46岁的王力军,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卖废品。那时,家庭贫困但“一心想念书”的他,在村里四处转悠,玻璃瓶、废报纸和破纸箱都成了他的宝贝,攒够一定数量后,他跨上自行车,一溜烟骑到废品收购站,换上个几毛钱,“学费就凑到了”。

做生意是这个农民追赶时代的方式。在村里,村民都直呼他小名“长在”,普遍认为他“不爱说话”,但是“为人挺好”。村里经营小卖部的娄换文,拍着大腿反问,“他为人要是不可靠,我能把家里的玉米卖给他?”

王力军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农忙时,他和妻子种地,自家有12亩田地,还承包了20来亩地,种上葵花、玉米和番茄。农闲时,他反而比往常更加忙碌。从扯着嗓子高喊,到喇叭循环播放,他的小车上吆喝的内容,随着时代变了又变。

他卖过反季蔬菜,自行车后座上一边架一个大铁筐,每天赶去城里的集贸市场,然后运回农民能买得起的便宜菜,包括韭菜、甘蓝、茄子和黄瓜;他收过一捆捆的猪毛猪肠,村民乐意卖给他,“总归能挣点钱,不然也就扔了”;他还收过猪羊,运气好一天能收三五头,挣上二三百元,只是沾上一身牲口的腥臭味。

每次进城,王力军总是留意城里收购些什么产品,然后反观村里有什么特产。他不停地奔波于城乡之间,成了庞大的供需网络中的一根毛细血管。

从骡车到自行车,从把式三轮车到有驾驶室的三轮车,从五轮车到二手农用车,王力军使用的交通工具不断更新换代,往往挣到钱之后,就卖掉之前的车,换上一辆速度更快、载重更大的车。

他做小买卖的足迹不断延伸,不仅去过自治区内的呼和浩特市、乌海市,最远还去过陕西神木县卖瓜果,每天在驾驶室过夜,或是仰面趴在瓜上睡觉。回去时,他从当地煤矿拉上十几吨生煤,捎给提前联系好的四五户农民,挣个路上的油钱。

“终于从贫困跨入了中等。”王力军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和妻子盖起了五间砖房,每年添置沙发、电视之类的大物件。王力军骄傲地说,他们家还供出了一个大学生,女儿考上了一本高校,每年花费高达两三万元,“学校里有很多外教”。

然而,如今他似乎又被时代抛下了。一场官司让他又变回了最纯粹的农民,“罪犯”的身份让他感到“抬不起头”,话比从前更少了。每月他要写报告,谈谈对自己犯罪的认识。

他并未选择上诉。吃了官司后,他的家里已经被掏空,除了上交非法经营收入6000元,还有罚金和各种活动经费,“总共花了好几万元,要种10年玉米才能收回”。更重要的是,当时他对翻案不抱希望。

在收到有罪的判决书之前,走村串户的小贩王力军曾经颇受农民欢迎。

田地的产量越来越高,一亩苞谷地的收成,从最初的500斤蹭蹭蹿到了近2000斤。村里的老汉告诉记者,“原先一个队打30万斤粮就不错了,现在一家就能打三五万斤,产量最少翻了10倍!”

随着产量的攀升,卖粮成了一个新难题。“农民自己卖粮时,几十个骡车排在乡里粮库前,有时候等上一天也卖不掉。”

“有了二道贩子之后,农民不受苦了,跟老板一样,不用再去低三下四地排队。”韩大祥一边摇晃身子,一边翘着二郎腿,在晃眼的阳光下笑着说。

“市场放开了,才能一家有女百家求呐!”他甚至希望贩子能更多一些。要是只有一家收粮,价格可能就低,而且质量要求高,要是杂质和青稞稍多,粮食可能就没人要。瓜果之类的农副产品,外地来的贩子越多,农民越是乐得合不拢嘴。

脚踩着最熟悉的泥土,王力军认为自己捕捉到了新的需求:农民往往没有大型脱玉米机,也没有高效的运输工具,而粮库也更欢迎容量大的农用车,而非一般农户的小四轮车。

每天凌晨5点,他和妻子出门,开着二手农用车,后面拖着橙黄色的脱粒机,穿梭在村子间收购玉米。有时晚上一两点才回家。夜里最低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汽车常常打不着火。他俩就去田里捡点柴火,点燃后放在油箱下烤。

有一回,他们“差点冻死在外面”,只能恳求前面的车拖着他们的农用车,凌晨四五点才回家。那一次,张美丽冷得舌头打颤,感冒了整整一个月。而王力军也因为常年挨冻落下了腿疾,双腿常常抽筋。

今年冬天,他们不用再体会这种刺骨的严寒,但一家人的心情似乎更加复杂。王力军还是期待着,能尽快听到脱玉米机轰鸣作响,重新踏上那条走了千百回的道路。

被判有罪后,王力军不能离开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每周要向司法所汇报行踪。女儿去年结婚了,王力军在家给她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院里搭起了帐篷,摆了十几桌流水席,还请来了乐队,演唱草原歌曲和喜庆的《好日子》。

但他还是难掩自己的悲伤,女儿跨出家门的那一刻,他感到“揪心的内疚”,不能按照习俗把女儿送到西安的新家。甚至,他没敢跟亲家提自己被判刑的事儿,怕影响到女儿。

“如果再审宣判无罪,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去西安看看女儿的新房。”王力军脱口而出。他还要重新开始做小买卖。家中搁着一份农资产品电商公司的宣传单,虽然他不懂“互联网+”是啥意思,但他想做村里的代理商。


【责任编辑:孙晓曼】

长汀新桥:退役军人先锋队多线并举 扎实推进民生服务工作

为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先锋模范作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近日以"服务民生、守护平安"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医保缴费宣传、平安建设宣传两项重点工作,通过入户走访、现场服务等形式,将政策关怀与安全保障送到群众身边,以实际行动诠释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

退役老兵陈沛龙:初心如磐护碧水 铁血担当绘就生态新画卷

从军营到家乡河畔,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与担当。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岐岭镇下山溪畔,退役军人陈沛龙以“夕阳红”护河队队长的身份,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着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动人篇章,成为永定区退役军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典范。

永定区组织退役士兵参观荣誉室 助力职场转型启新程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2025年秋季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走进永定区军人荣誉室,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蓄力职场新篇”主题教育活动,让红色精神为退役士兵平稳过渡到地方工作“充电赋能”。

长汀羊牯乡举办“我与老兵面对面”活动 推动全会精神深入老兵心中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羊牯乡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开展“我与老兵面对面”专题活动。十余位退役老兵代表、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齐聚一堂,以政策宣讲、交流座谈、心得分享的形式,共同解读全会精神内涵,共话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让全会精神在老兵群体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龙岩永定:老兵志愿者消防演练筑牢基层安全保障

11月18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组织辖区内退役军人志愿者在南郊社区开展消防演练活动,以实操实训筑牢安全防线。演练现场,工作人员结合典型火灾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火灾成因、初期火灾扑救要点,重点围绕灭火器“提、拔、握、压”四字操作口诀展开教学

武平“老兵河长”钟荣君:以军魂守护碧水 用实干重塑河颜

在福建龙岩武平,平川河如一条碧绿纽带穿城而过,既是滋养一方百姓的“母亲河”,也承载着武平人共同的生活记忆。曾几何时,这条河一度被杂物漂浮、垃圾堆积的乱象困扰,不仅影响市容风貌,更让居民难以亲近。而如今,河水清澈见底、岸坡草木葱茏,成为市民休闲漫步、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永定洪山老兵志愿者“守护王寿山” 用行动诠释退役本色

11月14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洪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辖区老兵志愿者开展“守护王寿山”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褪志”的责任与担当。活动当天,老兵志愿者们身着志愿马甲,带着扫帚、铁钳、垃圾袋等工具,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

汀州喜报传佳讯 军属荣光激荡强军热忱

“恭喜恭喜!您家孩子在部队荣获‘四有’优秀学员称号,这是全家的骄傲,也是咱们汀州的荣光!”11月10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带着红彤彤的喜报,先后走进两名荣获“四有”优秀学员称号的现役军人家中,将这份来自军营的荣耀与党委政府的关怀精准送达。▲慰问军人家属并了解家庭生活状况“四有”优秀学员荣誉的获得,是军人过硬军事素质、优良作风纪

永定区第三家“拥军优抚医院”揭牌,织密优抚“暖心网”

11月6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第三家“拥军优抚医院”在永定华侨医院正式揭牌,标志着永定区医疗拥军优抚服务体系再添重要力量。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傅兴华,下洋镇人大主席张万华,区华侨医院院长苏锦全,与退役军人代表、医护人员代表共100余人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庄重喜庆的时刻。傅兴华在致辞中指出,拥军优属是永定的光荣传统,更是巩固国防、凝聚军心

永定广电网络“军人驿站”揭牌启用 政企携手共谱军民融合

10月30日,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永定分公司“军人驿站”(退役军人服务站)揭牌仪式在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永定分公司凤城营业厅隆重举行。福建广电网络集团龙岩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天兵,龙岩市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傅兴华,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永定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永定广电网络公司工作人员,以及退役军人代表等共同参加。

永定退役军人国旗护卫队亮相福建村BA 飒爽风采燃动全场

10月28日,“永定土楼杯”2025年福建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体育公园盛大开幕。开幕式上,永定区“尊崇向阳”退役军人国旗护卫队惊艳亮相,以挺拔身姿和铿锵步伐完成国旗护送任务,成为现场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龙岩市永定区:重阳慰问军休干部 尊崇之光映照峥嵘岁月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表达对军休干部的崇高敬意,10月28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慰问92岁高龄的军队退休干部熊建新,向他送去慰问金以及党和政府的关怀。慰问组向熊建新致以节日的问候,并仔细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认真倾听他讲述革命年代的战斗经历和峥嵘岁月。熊建新虽年逾九旬,仍精神矍

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重阳节座谈 情暖退休干部职工

10月28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重阳节”退休干部职工座谈会,局领导班子成员、退休干部职工参加。座谈会上,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傅兴华向退休干部职工致以节日问候,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优抚优待、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等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与成效,并送上慰问金。

福建长汀:军民同心暖重阳 矫行向善敬耆老

情暧重阳话初心,志愿同行润桑榆。为厚植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深化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成效,10月24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司法局河田司法所联合河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开展“矫心暖重阳,军民护夕阳”为主题的敬老爱老公益活动。组建了一支退役军人志愿者+社区矫正对象的特殊的“敬老团”,共同开展重阳敬老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老年群体送去关怀,在秋日里勾勒出暖心图景。欢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