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中国

​用你的匠心,在我的手心

---记山东温和酒业集团车间工人郭勤兴

山东温和酒业集团坐落在有着长寿之乡称号的沂蒙革命老区费县,是集酿造、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白酒企业。70多年的酿酒历史是当地享誉一方的明星企业,获得过多项荣誉,深受白酒爱好者青睐。近年来,在国家倡导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想中,既要培养“爱因斯坦”,也要培养“爱迪生”和“鲁班”成为时代所需。发掘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为温和的一道课题。郭勤兴,这个不为大家所熟悉的名字突然走进人们的视野:窖池保养先兵、白酒神手……这些带有太多神秘色彩的词汇,让人们对他的酿酒人生浮想联翩。

(上图为郭勤兴)

久有凌云志

郭勤兴,1962年出生,1983年年值21岁的他进入温和酒业工作,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到大曲班班长、五粮班班长,他的工作生涯从酿造白酒开始。据郭师傅回忆,他能够来到酒厂工作并不是偶然,在那个国营企业代表荣耀的时代,他的叔叔郭丙成早已经是费县酒厂的一名酿酒骨干。

早在郭师傅记事起,就跟随叔叔到酒厂“上班”,那时候懵懂的他对一切酿酒设备都很好奇,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经济匮乏,全厂只有一台鼓风机用来清洁酿酒原料高粱、玉米等。每天一大早工厂里无论男女老少领导职工都穿着工作服拿着木锨等工具“扬尘”,筛出优质的原料酿酒。在这样的日益熏陶下,凭着对白酒的好奇与热爱,毕业后的郭师傅毅然选择了进入酒厂工作。

在那个80年代还以大曲为主的白酒时代中。白酒还以散酒为主,买肉需要肉票,买粮食需要粮票,打酒更要酒票。一般人一票难求,更何况是想要打点好酒更是难上加难,所以那时候的酒厂工人地位极高。郭师傅逢年过节提着两瓶价值三块钱的高粱大曲回家,在村里人艳羡的目光中昂首挺胸走在回家的路上。

走过80年代的朋友们一定还记得,那时候的糖水冰棍三分钱一根,酱油一毛一分钱一斤,一个鸡蛋两分钱,3元钱可以买一大米缸大米,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在20块钱左右。

(消费者品尝温河美酒)

60年代的温和酒厂年产量介于200-300吨之间,产量虽然少,但是在计划经济困乏的年代,温和酒厂的收入已占费县财政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财政收入,1965年县政府果断决策,把温和酒厂搬迁到建设路温凉河畔,温和美酒年产量由最开始3000-5000吨直至突飞猛进到10000吨左右。80年代开始,温和酒厂由生产瓜干酒转到生产高粱酒,新一任厂长上任后,凭借非凡的魄力,大刀阔斧逐步扩大生产规模;90年代,正值布鲁塞尔大赛召开之时,全厂上下加班加点搞优质评比,郭师傅更是埋头苦干,带领班组搞实验、测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厂一心搞生产下,“布鲁赛尔国际金奖”花落温和酒业。一时间温和酒厂门庭若市,温河美酒供不应求。为了激励工人,加班生产,以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酒厂先后评选了劳模工人、先进分子、发奖金。酒厂工人热情高涨,干劲更足,在当时被评为全国工业500强企业。

肖竹青总经理亲自为参观人员讲解(肖竹青:右一)

践行工匠精神 勇做白酒尖兵

敬业、专注、创新,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宋代大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在金庸老先生的名作《笑傲江湖》中,有一章名为“论杯”,实则是一半说杯,一半说酒。把各类名酒及器皿中的学问说的头头是道,足见金老知识的渊博。中华酒文化博大精深,千载传承下来,积淀了无数优秀的工艺与文化。而郭师傅的人生,正如酿造的白酒,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窖泥是生产浓香型白酒的基础,优质窖泥是生产高质量曲酒的基本条件。郭师傅深知这个道理,在白酒的酿造中把窖泥的培养作为重点。传统老窖泥的形成经过了长年泥糟相互浸润为窖泥微生物提供有效营养成分,有益微生物菌群不断生长代谢,形成了特定的微生物区系并积累了大量前体物质,实现了老窖的积累效应。2015年山东温和酒业重组期间,为提高白酒品质,公司投资数百万对酿酒窖池进行优化改造,以七十年的老窖泥加入从四川宜宾引进的优质窖泥,进行扩大培养,强化生产,以老窖泥为基础、新工艺、新技术,共同发力。而在培养窖泥的过程中,载体的选择、菌种的来源、配方的确定、培养的方法上都大不相同。窖泥的“属地性”很强,从外地运来的窖泥必须通过培养后与本地窖泥“磨合”后才能使用。郭师傅带领班组的工友,不分昼夜时刻监测窖泥的培养情况,因地制宜,将杂质少、不含沙、粘结度高、含铁少作为选土的基本条件,对老窖泥的水分、有效磷、氨态氮和腐植质高及酸度进行研究,以求贴近窖内自然条件,为窖泥提供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及适宜的酸碱度,遵循老窖自然形成规律。在全组成员两个多月的努力下,郭师傅所在的班组培养的窖泥熟化好、气味正、转色好、成熟快,实现了酒质的提升。

2015年迎来温和酒业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温和酒业进行了重组,全面扩大了规模,工作非常繁重。而令人动容的是,在窖泥培养的关键时期,为了不耽误窖泥培养的进度。在儿子的人生大事上,再三推迟了儿子的婚礼。郭师傅顶着家人不解的眼神,瞒着工友,吃住都在厂里,让爱人全盘操办儿子的婚礼,面对家人的责难和不解,郭师傅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窖泥培养更新完成后,才向大家道出了原委,公司高层知道了这件事情专门上门慰问,表示感谢。

咬定青山不放松

十年磨一剑,这是匠人的坚持,温和人的坚持是长期不动摇,几代人做一件事,品质出众,遵循古法,于精益求精中提炼五粮的精华,酿造传承千年的美酒。

在众人眼中,郭师傅不但爱好酿酒,更喜欢品酒。每逢工厂里出新酒的时候大家都请郭师傅来品尝一下口感。郭师傅家里更是收藏了各种各样的年份酒。70年代的高粱大曲,80年代的温河老窖,90年代的羵羊春王,到现在的温河大王,琳琅满目的温河老酒在郭师傅中眼里,显然都成了宝。

在工作中,郭师傅可谓是拼命三郎。今年效益好,自车间开线以来一直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几天不回家是常有的事。由于劳累,导致了郭师傅口腔溃疡扁桃体和颈部淋巴腺体红肿肥大,引起发烧 39度,十多天高烧不退。住院治疗几天后,病情稍微稳定,郭师傅考虑到不能耽误工作,在医师不准出院的情况下出院了,带病坚持工作。这样坚持了几个星期的治疗,稳定了病情,身体才开始好转。

6000多年来,“四大文明”被世人赞叹。而迄今为止,唯独“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学者认为:这与中华文明所倡导的“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中华民族性格和人文精神有关。正与温和酒业精神殊途同归,温和酒业所弘扬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也是古老的英雄豪情、匠心之道。以酒载道,传播的不仅仅是厚重的文化,也是历史的温度。

白酒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在费县这篇文化的土壤中,每一条河流、每一块泥土都在向人们诉说着中华儿女的勤奋与文化,阐释着白酒飘香的历史,生生不息。

郭师傅及其团队就是在这种“白酒魅力”的吸引下 ,怀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多少春秋风雨不改,多少崎岖不变爱”,坚定而自信地走在白酒时代的前沿。

微信图片_20170623153254.JPG

【责任编辑:孙晓曼】

长汀新桥:退役军人先锋队多线并举 扎实推进民生服务工作

为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先锋模范作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近日以"服务民生、守护平安"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医保缴费宣传、平安建设宣传两项重点工作,通过入户走访、现场服务等形式,将政策关怀与安全保障送到群众身边,以实际行动诠释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

退役老兵陈沛龙:初心如磐护碧水 铁血担当绘就生态新画卷

从军营到家乡河畔,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与担当。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岐岭镇下山溪畔,退役军人陈沛龙以“夕阳红”护河队队长的身份,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着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动人篇章,成为永定区退役军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典范。

永定区组织退役士兵参观荣誉室 助力职场转型启新程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2025年秋季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走进永定区军人荣誉室,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蓄力职场新篇”主题教育活动,让红色精神为退役士兵平稳过渡到地方工作“充电赋能”。

长汀羊牯乡举办“我与老兵面对面”活动 推动全会精神深入老兵心中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羊牯乡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开展“我与老兵面对面”专题活动。十余位退役老兵代表、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齐聚一堂,以政策宣讲、交流座谈、心得分享的形式,共同解读全会精神内涵,共话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让全会精神在老兵群体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龙岩永定:老兵志愿者消防演练筑牢基层安全保障

11月18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组织辖区内退役军人志愿者在南郊社区开展消防演练活动,以实操实训筑牢安全防线。演练现场,工作人员结合典型火灾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火灾成因、初期火灾扑救要点,重点围绕灭火器“提、拔、握、压”四字操作口诀展开教学

武平“老兵河长”钟荣君:以军魂守护碧水 用实干重塑河颜

在福建龙岩武平,平川河如一条碧绿纽带穿城而过,既是滋养一方百姓的“母亲河”,也承载着武平人共同的生活记忆。曾几何时,这条河一度被杂物漂浮、垃圾堆积的乱象困扰,不仅影响市容风貌,更让居民难以亲近。而如今,河水清澈见底、岸坡草木葱茏,成为市民休闲漫步、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永定洪山老兵志愿者“守护王寿山” 用行动诠释退役本色

11月14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洪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辖区老兵志愿者开展“守护王寿山”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褪志”的责任与担当。活动当天,老兵志愿者们身着志愿马甲,带着扫帚、铁钳、垃圾袋等工具,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

汀州喜报传佳讯 军属荣光激荡强军热忱

“恭喜恭喜!您家孩子在部队荣获‘四有’优秀学员称号,这是全家的骄傲,也是咱们汀州的荣光!”11月10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带着红彤彤的喜报,先后走进两名荣获“四有”优秀学员称号的现役军人家中,将这份来自军营的荣耀与党委政府的关怀精准送达。▲慰问军人家属并了解家庭生活状况“四有”优秀学员荣誉的获得,是军人过硬军事素质、优良作风纪

永定区第三家“拥军优抚医院”揭牌,织密优抚“暖心网”

11月6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第三家“拥军优抚医院”在永定华侨医院正式揭牌,标志着永定区医疗拥军优抚服务体系再添重要力量。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傅兴华,下洋镇人大主席张万华,区华侨医院院长苏锦全,与退役军人代表、医护人员代表共100余人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庄重喜庆的时刻。傅兴华在致辞中指出,拥军优属是永定的光荣传统,更是巩固国防、凝聚军心

永定广电网络“军人驿站”揭牌启用 政企携手共谱军民融合

10月30日,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永定分公司“军人驿站”(退役军人服务站)揭牌仪式在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永定分公司凤城营业厅隆重举行。福建广电网络集团龙岩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天兵,龙岩市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傅兴华,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永定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永定广电网络公司工作人员,以及退役军人代表等共同参加。

永定退役军人国旗护卫队亮相福建村BA 飒爽风采燃动全场

10月28日,“永定土楼杯”2025年福建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体育公园盛大开幕。开幕式上,永定区“尊崇向阳”退役军人国旗护卫队惊艳亮相,以挺拔身姿和铿锵步伐完成国旗护送任务,成为现场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龙岩市永定区:重阳慰问军休干部 尊崇之光映照峥嵘岁月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表达对军休干部的崇高敬意,10月28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慰问92岁高龄的军队退休干部熊建新,向他送去慰问金以及党和政府的关怀。慰问组向熊建新致以节日的问候,并仔细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认真倾听他讲述革命年代的战斗经历和峥嵘岁月。熊建新虽年逾九旬,仍精神矍

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重阳节座谈 情暖退休干部职工

10月28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重阳节”退休干部职工座谈会,局领导班子成员、退休干部职工参加。座谈会上,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傅兴华向退休干部职工致以节日问候,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优抚优待、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等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与成效,并送上慰问金。

福建长汀:军民同心暖重阳 矫行向善敬耆老

情暧重阳话初心,志愿同行润桑榆。为厚植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深化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成效,10月24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司法局河田司法所联合河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开展“矫心暖重阳,军民护夕阳”为主题的敬老爱老公益活动。组建了一支退役军人志愿者+社区矫正对象的特殊的“敬老团”,共同开展重阳敬老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老年群体送去关怀,在秋日里勾勒出暖心图景。欢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