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简称“延”,陕西省辖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 ,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延安市常住人口为2282581人。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 。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境内有各类文物遗址点8545处,其中革命遗址445处。
截至2019年,延安市下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20年延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01.48亿元。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见于《隋书》。《地理志》云:“延安郡,后魏置东夏州,西魏改为延州,置总管府。开皇中,府废统县十一,户五万三千九百三十九。大业三年(607年),在肤施置延安郡。”
建置沿革
先秦时期
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左右,延安已有晚期智人“黄龙人”生息。
夏,今延安地区属雍州。
商,属鬼方。
西周,为犬戎与猃狁领土。
春秋时,延安是白狄部族所居住的地方。晋公子重耳曾流亡白狄12年,即居住于延安一带。
战国,延安大部属魏国。秦惠文王八年(330年),魏纳河西地予秦;十年(328年),魏纳上郡15县(今陕北宜川、延安一带)予秦。延安属秦。
秦、汉时期
秦汉时,延安属上郡(郡治肤施,今榆林市南)。秦昭王时期,秦在延安一带置高奴县,县治在今延安城东尹家沟。这是延安筑城之始,其城垣迄今犹存。秦统一六国后,大将蒙恬统兵30万北击匈奴,后又监修长城和秦直道。汉武帝时曾大量移民和屯戍,使陕北等地农业经济空前发展,被誉为“新秦中”(意为富庶如关中)。
东汉虞诩《奏复三郡疏》有“水草丰美,上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描述。
三国、魏、晋、南北朝
三国,延安为羌胡所据。
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其在延安城东修筑丰林城(今宝塔区李家渠镇周家湾村)。宋代沈括曾考察该城,谓之坚密如石,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利于战守,赞叹“赫连之城,深为可法也”。
西魏,设东夏州,领遍城郡、朔方郡、定阳郡、上郡;设北华州,领中部郡、敷城郡。
唐宋时期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延安郡为延州总管府,领肤施、丰林、延川三县,管南平、北武、东夏三州;改上郡为富州,领洛交、洛川、三川、伏陆、中部、富城六县。
宋代,属永兴军路,设延州、富州、丹州、坊州。这一时期,宋与西夏战事频繁,宋代名臣庞籍、范雍、韩琦、范仲淹等在此御敌。元祐四年(1089年),升延州为延安府。
金、夏时期
金置彰武军部管府。金、夏在保安军(今志丹)置榷场互市。
元、明、清时期
元置延安路,领鄜州、葭州、绥德州(后2州在今榆林市区)。
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延安路改设延安府。
清雍正三年(1725年),鄜州升直隶州。合肥市有两个省辖行政建置延安府和鄜州。
清末,清政府设延长石油官厂,在延长县钻成中国大陆上第一口油井。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延安属榆林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道,各县由省直辖。
民国十五年(1926年)初,李象九、谢子长等创建中共宜川军队第一、第二特别支部;春夏,陕西省立第四中学(延安)建立中共延安特别支部,是为延安最早的中共地方组织。
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等在延安境内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陕甘边和陕北两个革命根据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称陕甘省和陕北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延安南北各县分属国民政府陕西省第三、第二行政督察区。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成立,10月,成立延安市政府,直隶于边区政府。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始置吴旗县,属三边分区。同年11月,设延属分区,1月成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延安市及延安、富县、甘泉、志丹、安塞、子长、延川、延长、固临10县(市)。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洛川,初领洛川、甘泉、宜川、富县、中部、宜君6县,后领洛川、黄陵(1944年由中部县改称)3县及黄龙设治局。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陕甘宁边区设黄龙分区,辖洛川、黄陵、宜君、宜川、黄龙等10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增辖富县。3月至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第三行政督察区所辖各县。5月,撤延属分区,设陕北行政区,卫北行政公署驻延安,辖榆林、三边、绥德、黄龙4个分区及延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甘泉7个直属县。 [23-24]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05月,撤销陕北行政公署,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0月,改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
1955年05月,又改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
1968年08月18日,成立延安专区革命委员会。
1969年09月,延安专区改称延安地区。
1978年,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延安地区行政公署成立。
1996年11月0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5月,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辖延安、延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陵、宜君、黄龙12县。
1956年10月,延川、子长划归延安专区。
1964年,鄜(fu富)县改称富县。
1970年延安县析置延安城区(县级),1972年,延安城区改称延安市。全区辖1市14县。1975年8月,延安县并入延安市。
1983年9月9日,国务院批复宜君县划归铜川市。
1996年11月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2005年10月17日民政部民函278号批复:延安市吴旗县更名为吴起县。
2016年6月,《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延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04号):同意撤销安塞县,设立延安市安塞区。
201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子长县,设立县级子长市。
地理环境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市境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 [161]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
地形地貌
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安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米;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米,相对高差1421米。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全区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米,主峰1687米;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500米,主峰(大岭)海拔1788.7米;中部劳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米,主峰(大墩梁)海拔1464米。黄龙山和劳山统称为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地区地形的骨架。
气候特征
延安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易旱气候区,全年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
四季
延安市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
春季干燥少雨,气温回升迅速,气候多变,有大风、扬沙天气。季内降水占年总量的17%,3月平均气温4.5℃,5月平均气温16.9℃,最高可达36.5℃,遇较强冷空气侵袭时,最低气温可降到0℃左右,出现霜冻。
夏季炎热多雨,季降水量312.3毫米,占年总量的57%,多为阵性天气,有时伴有冰雹,季内月平均气温21.1—22.9℃,7月最热为22.9℃,季内最高气温39.7℃,无酷热期。
秋季降温迅速,湿润,多阴雨大雾天气,9月降水日数11—12天,9—10月雾日占全年一半,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出现初霜,11月上旬土壤冰结。
冬季雨雪稀少,明朗干冷,多西北风,季内降水仅13毫米,占年总量4%,1月最冷,平均气温-6.4℃,极端最低气温-25.4℃,相对湿度平均为54%—60%。
日照
延安市年日照2418小时,日照百分率55%,≥0℃的活动积温3878.1℃,无霜期年平均162天,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
降水
延安市降水多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强度大,10月至次年5月仅占年总量的29%。
水文概况
黄河
黄河在延安市延川县眼岔寺乡马家骞村入区境,自北而南沿东界流经延长县安河、罗子山、南河沟,在宜川县猴儿川口出境,长183千米。在宜川县城东48千米处,黄河由200—300米宽收缩到50米,突然跌入34米深的壶形峡谷,形似巨壶沸腾,十分壮观,称之为宜川壶口瀑布。
北洛河
北洛河又称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白于山南麓,流向由西北而东南,自吴旗县头道川入境,经志丹、甘泉、富县、洛川、黄陵等县出境,进入陕西省渭南市,汇入渭河。区内河长385千米,流域总面积17948平方千米,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62条。
延河
延河发源于陕西省靖边县天赐湾乡周山,流向由西北而东南,经安塞、延安,在延长县南河沟乡凉水岸汇入黄河。全长286.9千米,境内河长248.5千米,总流域面积7725平方千米。
清涧河
清涧河发源于子长县李家岔乡周家崄村,向东流经子长县马家砭进入陕西省清涧县折家坪镇,由清涧贺家湾流入延川县境内,经马家河流向东南,在土岗乡大程注入黄河。全长169.9千米,流域面积4078平方千米;境内河长96千米,流域面积3577平方千米。
云岩河
云岩河又称汾川河,发源于劳山东麓九龙泉,向东流经宜川县,在西沟村东南注入黄河。全长112.5千米,流域面积1781平方千米。
仕望河
仕望河又称县川河,发源于黄龙山北麓,自河源至宜川为南北流向,到秋林折向东流入黄河。全长99千米,流域面积2354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延安市干旱年平均4.61次,最多达6次,旱期年平均209天,中等强度干旱居多,占55%;83%年份有冰雹,并伴有暴雨,阵性大风。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延安市境内木本植物有6纲19目,83科,202属,540种,其中乔木214种;天然草类有370多种;野生药材植物:有300多种。
动物资源
延安市境内鸟类有14目28科77种;兽类有5目11科29种;有红脖游蛇、黑脊蛇、黄脊游蛇、白条锦蛇、菜花烙铁蛇、乌梢蛇、黄链蛇、蝮蛇,麻晰、大蟾蜍、花背蟾蜍、无蹼壁虎、黑斑蛙、中国林蛙等;有蝴蝶、蜻蜓、蟋蟀、七星瓢虫、麦蛾、菜蛾、螟蛾、牛虻、斑虻、飞蝗、蝈蝈、蜜蜂、胡蜂等。
矿产资源
煤炭
煤炭地质储量为71亿吨,其中子长县28.94亿吨,黄陵县27亿吨,延安市14.50亿吨,富县、延川、甘泉、安塞分别为3835.3万吨、2208.2万吨、1650.0万吨、863.3万吨。可开采量:子长、黄陵、延安3县(市)分别为2.14亿吨、21.50亿吨、10.06亿吨。
石油
石油地质储量4.30亿吨,储油面积1325.5平方千米;探明储量1.93亿吨,面积502.5平方千米。
天然气
石油产区伴生有天然气,分布在富县葫芦河上游及直罗和南川、甘泉王坪、安塞、吴旗等地,已控制油气区30多平方千米,储量33亿立方米。
铁矿
安塞、子长县境内晚侏罗系地层中含有铁矿,已开采利用的有安塞谭家营铁矿、子长邱家塌铁矿、子长凉水湾铁矿,储量71.1万吨。
其他矿产
泥灰岩、料礓石、紫砂土、陶土、粘土、墨玉等矿产资源。 [53]
人口
截至2019年末,延安市常住人口225.57万人,城镇化率64.07%;人口自增率3.83‰,出生率9.80‰,死亡率5.97‰。 [22]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延安市常住人口为2282581人 [160]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4.37%。
经济
2020年延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01.48亿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4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85.72亿元,下降3.1%;第三产业增加值525.35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构成为11.9:55.3:32.8。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63.96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9.0%。
2019年,延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63.8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3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999.85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514.71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构成为9.0:60.1:30.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73703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9%。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98.38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0%,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延安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10.8%,第二产业下降8.1%,第三产业增长5.5%。民间投资增长42.7%。
财税收支
2019年,延安市财政总收入445.71亿元,增长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5.93亿元,增长5.1%;财政支出447.20亿元,增长12.4%。
人民生活
2019年,延安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50元,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88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6元,增长10.1%。
2019年,延安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6.3%。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2.1%。
第一产业
2019年,延安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完成产值261.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217.98亿元,增长6.2%;林业产值6.21亿元,增长2.3%;牧业产值29.87亿元,下降2.2%;渔业产值0.73亿元,增长9.2%;服务业产值6.28亿元,增长3.5%。完成增加值152.83亿元,增长5.2%。
种植业
2019年,延安市粮食播种面积216.54万亩,较上年增长1.8%;粮食总产量70.57万吨,同口径增长1.5%。蔬菜种植面积33.1万亩,增长3.3%,蔬菜产量116.1万吨,增长7.3%;全市苹果面积323.65万亩,增长4%,产量349.8万吨,增长21%。 [22]
林业
2019年,延安市完成造林面积152.1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40.51万亩。封山育林19.2万亩,完成历年造林补植面积74.37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000万株。
畜牧业
2019年,延安市羊存栏55.14万只,下降2.5%,出栏27.94万只,下降1.1%;牛存栏6.11万头,增长2.4%,出栏2.51万头,增长3.5%;生猪存栏35.00万头,下降5.0%,出栏47.66万头,下降4.6%。肉类总产量4.57万吨,下降0.7%;禽蛋产量2.66万吨,增长9.4%;奶类产量0.63万吨,下降32.8%。
第二产业
工业
2019年,延安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27.39亿元,比上年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石油工业与上年持平,非油工业增长17.4%;能源工业增长4.3%,非能源工业增长29.5%。按经济类型看:内资企业总产值1722.59亿元,增长7.5%,其中:国有企业318.65亿元,下降0.2%;集体企业1.96亿元,增长93.9%;股份合作企业0.56亿元,下降13.9%;有限责任公司1088.76亿元,增长10.4%;私营企业74.24亿元,下降1.7%;股份有限公司238.41亿元,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80亿元,增长3.12倍。按行业分:煤炭产值302.47亿元,增长3.5%;原油开采及天然气开采531.92亿元,增长9.0%;石油加工495.50亿元,下降3.9%;卷烟39.29亿元,增长14.2%;电力85.64亿元,增长8.2%;其他272.57亿元,增长40.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三增四降”:加工原油950.89万吨,增长2.9%;生产天然气56.63亿立方米,增长27.3%;生产LNG110.61万吨,增长38.9%。生产原煤5090.06万吨,下降0.3%;生产原油1515.76万吨,下降0.9%,其中长庆油田676.54万吨,增长0.6%,延长油田839.22万吨,下降2.0%;发电量69.98亿千瓦时,下降0.6%;生产卷烟30.61万箱,下降5.0%。
建筑业
2019年,延安市201个资质以内建筑企业(总承包及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个劳务分包企业产值不计算)完成产值155.13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企业完成产值52.57亿元。全年共签订合同额219.3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6万平方米。实现增加值57.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3%。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9年,延安市239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94.21亿元,同比下降11.1%,实现营业利润1.83亿元,同比下降16.8%。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61户,实现营业收入16.45亿元,同比增长6.0%。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33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79.87亿元,增长6.0%。从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7.26亿元,增长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3.07亿元,增长8.0%。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304亿元,增长8.0%;餐饮收入36.33亿元,增长8.6%。从限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看:吃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8.7%,穿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5.1%,用类商品增长3.9%,用类中化妆品类增长17.0%、金银珠宝类下降11.6%、日用品类下降9.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3%、汽车类下降6.8%。
对外经济
2019年,延安市进出口总额24.19亿元,增长7.1倍。
招商引资
2019年,延安市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70个,总投资1649.48亿元。其中:新签合同项目223个,总投资830.24亿元,引进资金830.24亿元;协议项目66个,总投资577.91亿元;全年招商引资项目总到位资金575.86亿元。
房地产业
2019年,延安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270.75万平方米,增长22.5%,房屋竣工面积78.89万平方米,增长2.4倍;商品房销售面积138.22万平方米,增长49.0%,待售面积57.93万平方米。
邮电通信
2019年,延安市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业务收入3.99亿元,增长16.6%;累计完成业务总量4.63亿元,增长44.6%。
旅游业
2019年,延安市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7308万人次,增长15.2%,其中海外旅游人数4.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5亿元,增长20.6%,其中:外汇收入440万美元。
金融业
截至2019年末,延安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74.88亿元,增长4.0%,比年初增加63.3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19.43亿元,增长11.1%,比年初增加123.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421.36亿元,比年初增加69.58亿元;中长期贷款793.69亿元,比年初增加22.12亿元。
保险业
2019年,延安市拥有各类保险机构34个,其中:财险机构18个,寿险机构16个。全年完成保费收入44.56亿元,增长14.32%,其中:财险业务收入11.33亿元,下降1.5%;人身险业务收入33.23亿元,增长20.9%。全年赔付支出13.74亿元,增长15.3%,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6.88亿元,增长10.8%,含机动车辆保险赔付支出5.71亿元,增长1.9%;人身险赔付支出6.85亿元,增长20.3%,含人寿保险赔付支出3.49亿元、健康保险赔付支出3.19亿元、意外伤害保险赔付支出0.17亿元。 [22]
历史文化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被民政部、军委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延安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16-18]
截至2016年,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陕北说书、安塞剪纸、陕北秧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21个民间艺术品种被列入省级民间文化保护项目。
风景名胜
延安市境内有历史遗迹5808处,革命纪念地445处,珍藏文物近7万件。有历史文物保护景点848处,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个,石窟寺14处,建于唐代的宝塔等12处古建筑,革命旧居140多处。
延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中国第一号古墓葬——轩辕黄帝陵(5A)、宝塔山景区(5A)、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长钟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延安黄河壶口瀑布(4A)、中国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兰故里万花山、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乾坤湾)、延安国家森林公园、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等。延安是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有枣园革命旧址(5A)、杨家岭革命旧址(5A)、延安革命纪念馆(5A)、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5A)、王家坪革命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南泥湾、清凉山、延安新闻纪念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等等,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占陕西省红色资源总量的72%,是中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遗址群,被授予“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称号。
革命遗迹
枣园革命旧址(AAAAA)
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千米处的枣园村。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中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做了充分准备。
延安革命纪念馆(AAAAA)
国家一级博物馆。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主要宣传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是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
杨家岭革命旧址(AAAAA)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
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至民国三十七年(1938年)11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在此居住期间,毛泽东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战争与战略问题》等著作。
王家坪革命旧址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
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
位于延安城东北5千米桥儿沟,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窑洞数十孔,是当时延安唯一的地道的西式建筑,是1961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毛泽东题写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南泥湾革命旧址
南泥湾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南45千米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寇疯狂进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陕甘宁边区出现空前严重的物质困难。民国三十年(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的将士们在王震旅长的率领下,响应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口号声中,开进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
延安新闻纪念馆
延安新闻纪念馆位于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是由中宣部、广电总局、新华社、人民日报社、新闻出版署等部门(单位)共同筹资修建而成,是中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
“四八”烈士陵园
全国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8日,参加重庆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等乘坐美式运输机由重庆飞返延安。因云雾蔽日,飞机迷失方向,误撞山西兴县黑茶山,包括4名美军机组人员在内的17人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1日正式成立,始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次年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长林彪。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总校先后办学八期,并在中国创建了12所分校、5所陆军中学和一所附设中学,培养了十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军政人才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