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周书记,真是要谢谢你啊,这条路修好了,我这个老头子以后出去买菜干啥的也都方便多了!”充满感激的道谢声来自家住闫庄村姚湾自然村的王友彬大爷,而他口中的“这条路”正是徐州市人大代表周萍和单集镇闫庄村网格员单昌奎共同促进协调建设的,以往姚湾自然村进村处总有半截土路,下雨天泥泞不堪,平时则是尘土飞扬。该组网格员单昌奎在得知群众对于修路的需求和意愿后,当即与负责该处网格的人大代表周萍联系,周书记立即与镇农路办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近日,崭新的水泥路在附近村民的笑容和道谢声中顺利修成。修通姚湾自然村水泥路96米,王友彬(94岁)、张为华(肢体残疾人,经常自己驾驶电动轮椅车出行逛门)夫妇俩受益最大,原来土路,现在修成4米宽的水泥路,坦荡如砥,广受老人称赞。

近年来,单集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的新途径、新形势,有效促进人大代表履职和社会治理创新同频共振。

人大代表进网格,为民服务接地气。2022年,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创新开展“人大代表进网格”履职活动,依托镇综治中心网格化治理平台,将全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混合编入69个网格,把履职触角延伸到社会末梢,有利推进了人大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

绘全“网格”地图,建立责任田。结合社会治理网格分布,按照就近、便捷、有利的原则,精心绘制“网格地图”,将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统一纳入网格区域,并在所属行政区划图上标注出网格划分、代表分配、代表层级等信息。人大代表有了自己的“责任田”,进一步拉近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距离,代表们在网格平台上充分履职尽责。同时面向辖区各村、企业、超市等发放,让代表“看图履职”、群众“看图找代表”,进而形成良性互动。

用好“办公点”,完善主阵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办公点”联系群众的核心作用,将代表阵地延伸到村组网格,形成“办公点+网格”有机统一的机制。在每个网格设置“群众意见箱”,代表定期到驻点网格接待群众,联系网格员队伍,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通过“进网格”活动的开展实现沟通交流零距离,人大代表“办公点”真正成为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平台载体,既夯实履职阵地,又丰富了履职形式,更激发了履职热情。

列出“工作清单”,拉满“进度条”。市、区、镇人大代表按照“分格管理、分格联系、分格反馈”的要求,迅速落实实施方案,争分夺秒,快干实干,不拖不等。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在网格中每半个月收集一次民意、每月进一次网格难题,每季度进行一次总结、每年开展一次政策宣讲,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传递员、群众矛盾的调解员,发挥桥梁纽带和协调服务作用,为社会治理工作积极贡献人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