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通讯员 曾丽华)迷彩未脱,初心如磐。陈家梁,一名普通的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庵杰乡村民,但是在这个名字背后是空降兵95722部队的钢铁印记,是汶川废墟上冲锋的身影,是高山般父亲的依靠,更是脱下军装后,在人生沙场和家庭责任中始终挺拔如松的“父亲模样”。


2008年汶川地震,作为空降兵的他纵身跃向灾区,在瓦砾中用血肉之躯开辟生命通道。“伞花绽放在废墟上,就像给绝望中的人撑起希望。”那些昼夜救援的日子,他把“人民至上”刻进骨髓。两次“优秀士兵”、一次三等功,军功章里藏着他对使命的偏执——这份对家国的守护,后来也化作教育孩子时的言传身教:“穿军装就要当尖刀,就像做父亲,也要给孩子立起挺直的脊梁。”
2012年退伍后,他转身扎进乡村,5年村干部生涯带着乡亲修路、搞产业,把“军营作风”揉进泥土:“当兵时保家卫国,退伍了就该为家乡弯腰。”这份扎根土地的坚韧,恰似父亲默默扛起家庭重担的担当,做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一直以自身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2019年,他创办拓展培训公司,在长汀县庵杰乡鱼跃龙门研学基地开展中小学生训练,将空降兵的硬核训练体系转化为企业、学校的“成长课”。如今在训练场,他带着学员爬过模拟废墟的障碍,在荒野露营中讲述汶川救援的故事,用“军人式陪伴”让职场新人突破怯懦,让孩子在夏令营里学会咬牙坚持。这些对年轻一代的“严师教诲”,何尝不是一位父亲希望传递给孩子的成长力量?

(讲述汶川救援的故事)

(带学员拓展训练)
“拓展不是吃苦,是把骨子里的血性激活。”他总说,退伍不退色,是军装换了种形式穿在身上——企业军训时站如松的示范,夏令营里凌晨查寝的身影,既是对“兵”字的注解,也是一位父亲用行动写下的答案:真正的勋章,不在胸前,而在每一次坚守初心的选择里;真正的父爱,不在言语,而在以身作则、教会孩子直面风雨的人生课堂。


(长汀县庵杰乡鱼跃龙门研学基地开展中小学生训练)
从震区到乡村,从训练场到家庭,陈家梁像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守护家国与陪伴成长的战场上,始终是那个听到“冲锋号”就往前冲的战士,更是用一生诠释“责任”二字的父亲。这是陈家梁的人生信条,也是他给所有学员上的第一课:真正的勋章,从不在胸前,而在每一次坚守初心的选择里。父亲节,致敬所有像他一样,用担当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的军人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