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通讯

德州市德城区:多举措发力,绘就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中经联播讯   8月20日,德州市德城区“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德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沛洁、德城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实践基地主任夏同、德城区教育和体育局校产管理股副股长逄型旺、德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赵华等全面介绍该区教体局增进民生福祉、做优民生实事的做法与成效,并回应记者关切。






教育,作为民生之基,承载着无数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德城区始终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促均衡、强弱项、提质量,全力构建完备的区域现代化教育体系。2025年,德城区荣耀入选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成为全市唯一;同时,成功跻身“中央电化教育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区名单。


精雕细琢,打造高品质育人新境

校园品质提档升级:德城区大力推进中小学改造提升工程,预计总投入约23.7亿元,新建、扩建25所中小学(27个项目)。在建设中,既注重基础设施的“硬升级”,又重视教育场景的“软赋能”,让教学设施与优美环境相得益彰。截至目前,17个项目已圆满竣工,4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6个项目正加速推进。

护眼工程守护明眸:为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德城区全面优化中小学教室视觉环境,大力推进教室护眼灯改造工作。通过改善教室光照度、均匀度,降低灯管频闪、眩光值等,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用眼环境。目前,全区1417间中小学教室已完成护眼灯安装。

教联体构建育人新生态:德城区积极推动警校同步、校社共管、医教互促,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健全学校主导、公安协同、家长联动的护学网络,设置420余个护学岗卡点;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等部门开展“法治护苗促成长”行动;打通学校与属地卫生医疗机构交流渠道,形成合力化解学生成长问题的良好局面。

五育融合,探索育人新路径

智育赋能,涵养科学素养:德城区构建“一核四驱三联动”科学教育新模式,采用“教研训一体化”模式培养科学教育师资队伍,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深化“1+1+X”活动模式,以科技创新节为引领、科普活动为补充、科技小课堂为基础,全方位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体育强身,塑造强健体魄: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十二条”。延长课间活动时间,39所小学推广“课间15分钟”模式,开发毽子接力赛等特色项目。借助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学,5所学校引进室外AI测试屏和教学屏,满足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仰卧起坐4个项目的测试需求。

心育领航,守护健康成长:聚焦师资队伍、系统化课程、家校社协同机制,构建覆盖“预防-干预-成长”的关心关爱体系。全覆盖开展中小学生心理测评,建立“一生一册”心理档案。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基本功展示活动,建设区级共享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精准赋能,推动教师专业进阶

充实队伍,优化结构:德城区通过公开招聘等渠道扩充教师队伍,2025年公开招聘教师108人,充实到各个学科岗位,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同时,13名公费师范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短缺问题。

提升能力,擦亮名片:深化“五级”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依托德城区教师成长中心,对新任教师、新秀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持续推进“六名工程”,擦亮“优学在德城”教育名片。

轮岗交流,提质增效:依托集团化办学,健全集团内校际间教师交流和轮岗制度,集团总校输出骨干教师到分校任教,推动师资队伍有序交流。同时,加强集团内集体教研,高效开展集体备课,助力教学提质增效。









答记者问 | 聚焦热点,回应关切





改善就读环境,满足优质教育期待:面对学位供需矛盾和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期盼,德城区教育和体育局校产管理股副股长逄型旺介绍,2021年启动中小学改造提升工程,预计总投入约23.7亿元,新建、扩建25所中小学(27个项目),新建校舍面积22.5万平方米,活动场地21万平方米。2024年,8所学校竣工投用,新增学位5670个;2025年3月,天衢东路小学广川校区竣工投用,新增学位1080个;2025年9月,九中大学路校区将竣工投用,扩充1500个学位。截至目前,17个项目已竣工,4个项目在建中,6个项目正加速推进。下一步,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学位供给机制,提升校园环境,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关爱身心健康,筑牢成长防线:针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德城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实践基地主任夏同表示,德城区秉承“健康第一”理念,坚持科学与实效、预防与干预、家校与社会相结合,同步提升学生强健体魄和积极心理品质。实施强健计划、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设施配备、深化家校共育“四大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上好“能出汗”的体育课、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课、推行“导师团”制、优化设施设备建设、深化家校协同育人等措施,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创新人才:德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赵华介绍,德城区构建“一核四驱三联动”科学教育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核心,联动家、校、社三方形成育人合力。推行“一盘棋”规划,与德州学院共建协同育人体系,选聘50位博士研究生学历专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成立德城区少年科学院,以“1+10”模式实现优质资源覆盖全区;深化“1+1+X”活动模式,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科学教育成果显著,2024年,《以“少年科学院”为核心,形成全环境科教育人新格局》获省教育厅表扬,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登上《山东教育新闻》;2025年,《“一核四驱三联动”构建科创教育生态圈》实践案例获评山东省二等奖并入选省优秀案例汇编,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展望未来,德城区教体局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振奋精神、狠抓落实,奋力开创德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学子。


【责任编辑:刘莎莎】

龙海一中建校百年系列活动暨第11届校园足球联赛开幕 8大组别共赴绿茵盛宴

11月20日,龙海一中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暨“中国人寿杯”龙海区第11届校园足球联赛在龙海职校开赛。本次赛事由龙海区教育局主办,龙海职校承办,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市龙海区支公司、福建龙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吸引全区55支代表队共558名运动员参赛,将在4天赛程中角逐8大组别奖项。

醴陵一中教师刘阿香:以专业与关爱点亮学子成长之路

在湖南省醴陵第一中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以粉笔为舟,带学生遨游知识海洋;以爱心为帆,助他们勇渡成长难关。她就是数学教师刘阿香——学生记忆中那束“永不熄灭的光”。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刘阿香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为每个人定制专属学习路径。

区委书记督导龙海一中百年校庆:明确四大方向促教育发展

漳州市龙海区委书记叶毓到龙海第一中学,实地检查指导学校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筹备进展情况,强调办好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是当前全区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要扎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将其办成一次展示办学成就、凝聚发展共识、开创美好未来的教育盛会,为推动龙海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区政协主席洪海涛参加活动。叶毓一行深入校园,仔细察看了

校企携手育英才:张荣华受聘长理客座教授,共启产学研新篇

深化校企合作,协同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湖南湖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华受聘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客座教授仪式在该校隆重举行。此次聘任旨在深化校企合作,携手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长沙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郑延

闽南科技学院与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11月13日,闽南科技学院与福建泉州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举行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馆长李维维,校党委书记李旭、校长袁自煌,校长助理刘武强,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泉州市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工作联盟第三组成员校代表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活动。

精飞竞逐展绝技,智慧农业新篇章

首届“长安猎手杯”全国农用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大赛“曲周农信杯”总决赛在河北邯郸圆满落幕。来自五湖四海的顶尖飞手,在这片孕育了灿烂农耕文明的土地上,准备共同谱写了一曲现代智慧农业的激昂乐章。

著名经济学家黄卫平教授赴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讲学

活动伊始,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冯尧致欢迎辞。他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黄卫平教授及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冯尧书记指出,本次活动既是一场学术盛宴,也是一次凝聚共识、推动实践的战略对话。

哈尔滨体育学院创新思政课堂:以冰雪运动文化涵育时代新人

为深入发挥哈尔滨体育学院在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方面的育人功能,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1月12日,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哈尔滨市第四十四中学联合举办“重温冰雪燃情记忆、传承冠军强国精神”思政课程展示活动。来自哈尔滨市南岗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哈体院片区)的成员学校代表现场观摩授课。

长汀县登俊小学:荣誉满载启新程,“拥军杯”赛展风采

在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登俊小学被福建省军区援建为“八一爱民学校”。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9年被教育部评为首届“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2022年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办联合授予“八一爱民学校”,2023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授予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航

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架好两岸融合“连心桥” 深耕乡村振兴“责任田”

山海为卷,初心作笔。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将“立德树人”书写在壮阔的山海之间,把“服务发展”融入两岸融合的实践之中。一次次跨越海峡的“同窗情”,让闽台师生在粽香弥漫、月饼传情中感受“家的温度”;一批批“小海豚”志愿者十年接力,为乡村儿童点亮希望与梦想的灯塔;一场场学科竞赛的拼搏进取,汇聚成学院创新育人的动人篇章……海峡理工学院正以坚定的步伐,在新时

青春践初心 红色铸信仰 - 醴陵一中“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纪实

以“追寻伟人足迹、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专题课程等形式,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思政课”。11月6日上午,学校举行出征仪式。副校长彭利在动员讲话中表示,此次研学活动是响应湖南省教育厅红色教育号召、延伸思政课堂的重要举措。他勉励同学们在研学中感悟红色精神,将收

醴陵来龙门街道实验小学入选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成为株洲地区截至目前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这一成果标志着该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层面认可,为县域中小学AI教育发展树立了标杆。作为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积淀的老校,该校前身为1906年创办的县立女子学堂,如今已发展为拥有2590名学生、149名教师的现代化

莆田学院代表队荣获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大赛二等奖

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通讯员 曾颜博林奕杏)近日,在2025年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线上展示大赛中,福建莆田学院代表队凭借出色发挥,荣获全国高校社团组二等奖。该队伍由人工智能学院曾颜博、何鸿霖、王鹏及护理学院林奕杏四位同学组成,在林桂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动作规范、意蕴流畅,充分展现了八段锦的传统韵味与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据了解,此次大赛首次设立校园组,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及新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访企拓岗:聚焦医学康养 深化校企协同动

精准对接医学康养领域人才需求,进一步优化医学及康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日前,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韩阿火、医学院院长陈玉喜、副院长张文彬、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主任程小萍老师等一行前往厦门益力康集团、厦门长庚医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围绕医学康养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核心议题与企业、医院负责

新平县政协到戛洒一中开展综合调研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课堂讲授等形式,全方位督导学校建设、教学管理及食品安全等工作,倾听师生心声,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政协力量。调研首站,调研组一行来到学校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实地查看教学楼扩建、宿舍楼改造等项目进展。“目

漳州市计生协会“探班”龙海职校:青春健康俱乐部“育”出好风景

做好青春健康教育的践行者,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自青春健康俱乐部在学校成立以来,学校探索建立“两支队伍、四大品牌”的育人工作体系,累计开展健康宣传、教育讲座、课程教育、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活动10余场,覆盖超3000人次,学生健康交友知识和意识显著增强,育人成效得到师生、家长及企业的广泛认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