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9月15日昆明讯(颜峯 通讯员 杨云光 孔红英 柳成超)2025年9月8日,云南省曲靖市泽济中学教育矫治专家评估机制会议上,25名学生通过严格评估,成为该校建成后第19批教育矫治期满离校的学生。市政协委员王鑫彪第20次以专家身份参与评估,见证又一批“迷途少年”重归正轨。这一成果背后,是曲靖市政协委员持续五年的不懈推动,以及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深度关切。

迷途少年的蜕变:从叛逆到新生的真实写照
15岁的小文(化名)是此次结业学生的典型代表。自幼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的他,初中时因缺乏关爱沾染盗窃恶习,最终被公安机关送往泽济中学接受两年专门教育。在学校“心理辅导、感恩教育、行为养成、劳动体验、文化辅导、技能培训”六位一体的矫治模式下,小文不仅学会了汽车美容、电工基础等职业技能,更通过心理课程打开心扉,从“问题少年”蜕变为主动规划未来的阳光少年。离校时,他饱含热泪地说:“老师的教导让我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我要努力学习,为自己拼出一条光明路。”

政协推动的跨越:从提案到落地的五年攻坚
曲靖市专门教育的突破,始于政协委员的敏锐洞察。2019年,王鑫彪、候虹宇等6名委员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提交《关于建立曲靖市青少年专门学校的提案》,直指“家长管不住、学校教不好、法院判不了”的未成年人教育困境。此后,九三学社曲靖市委、柴梅艳委员等持续发声,推动专门学校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2023年9月,原纳章中学改扩建后正式挂牌“泽济中学”,首批学生于当年11月入校,标志着曲靖专门教育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在多方努力下,学校构建起“严管区、普通区”两校区和“德育、心理、法治”三中心的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从入学到离校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并建立专家评估、跟踪回访等长效机制。截至2025年9月,学校累计招收学生600余人,完成340余名学生的教育矫治,结业学生中80%继续求学、20%顺利就业,无一人重新犯罪。

创新模式的标杆:“六位一体”矫治的曲靖范本
作为云南省专门教育试点示范学校,泽济中学以“挽救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为理念,探索出独特的育人路径:自主研发12门校本教材,开设23门兴趣课程,涵盖种植、茶艺、书法等领域,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双轨并行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积分制管理量化行为表现,结合“一生一策”个性化方案,将心理辅导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的精准干预机制;设立“家长接访日”,联合曲靖师范学院建立专家挂联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帮教网络家校社协同。
中国教育学会专门教育分会专家调研后评价,该校“六位一体”模式“可借鉴、可复制”,尤其在心理干预和职业技能衔接上走在全国前列。

未来发展蓝图:从“立校”到“兴校”的再出发
当前,泽济中学正以二期工程为契机,推进实训楼、巡回法庭等设施建设,计划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家送生和16-18周岁职业教育群体。校长张晓峰表示,学校将进一步优化“1+N”工程,强化与职业院校的深度合作,力争三年内实现“教育矫治成功率90%以上”的目标。
曲靖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关注专门教育发展,推动会泽、宣威两地专门学校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正如王鑫彪委员所言:“每一个孩子的蜕变,都是对社会和谐最生动的注解。我们将继续为‘迷途少年’点亮重返人生正轨的灯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