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林建辉 通讯员 黄翠萍)10月7日傍晚17时45分,福建省漳州市区东岳新村附近街道车流如织。漳州科技学院医学院专任教师饶瑜娟正准备购物时,突见对向车道一名电动车骑手抽搐倒地。没有丝毫犹豫,她立刻穿越车流奔赴现场。
“先生,能听到我说话吗?”饶瑜娟跪地轻拍患者双肩反复呼唤,见其毫无反应,她立即俯身检查颈动脉——搏动消失!“心脏骤停!”这个判断让她心头一紧,但多年的专业训练让她迅速进入救援状态。
“请大家帮忙拨打120和110!”向周围群众求助后,饶瑜娟立即按照标准心肺复苏流程展开施救。双手交叠置于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肘关节伸直,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她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每次按压深度严格控制在5-6厘米。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额头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在完成3组高质量心肺复苏后,奇迹出现了——患者颈动脉恢复搏动,意识逐渐清醒!直到120救护人员和警察赶到现场,饶瑜娟仔细交代抢救过程后才悄然离开。

作为曾经的临床护士、现任漳州科技学院护理教研室主任、学校红十字会救护员,饶瑜娟身上汇聚着多重身份。她持有护士证、救护员证,曾获优秀教师、优秀实习指导老师等荣誉,并在漳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中荣获团体优秀奖。
“从护士到教师再到红十字会志愿者,守护生命的初心始终未变。”饶瑜娟动情地说,“急救知识不是特定职业的专属,它应该像手机支付一样,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备技能’。”
这次亲身经历让饶瑜娟更加坚定了急救教育的信念。在她主讲的《人体解剖学》《急救护理》课堂上,总是结合案例强调:“急救不是‘选修课’,而是每个人都该掌握的‘生存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漳州科技学院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正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饶瑜娟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增加更多实操环节,“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急救知识传播者’,让更多人懂得如何在危机中守护生命,这正是教育最有温度的意义。”
饶瑜娟老师的善举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更生动诠释了漳州科技学院在应急救护教育方面的责任担当。随着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将有更多师生掌握这项救命技能,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在校园内外蔚然成风,为构建平安社区筑牢生命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