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黄丹) 为深入贯彻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精神,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新路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醴陵市实验小学于11月4日至7日成功举办了“三新”课堂教学竞赛。本次竞赛以“聚焦三新课堂,深化教学改革,赋能师生成长”为主题,覆盖数学、阅读、科学、美术四大学科,全校140余名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备课、磨课与展示,为师生搭建了高效的交流与成长平台。
语文阅读:趣味与深度共生,阅读教学提质增效
11月4日,语文阅读竞赛率先拉开帷幕。六位教师立足绘本、童话、神话、整本书等不同阅读载体,将三新理念融入教学设计全程。漆婷玉老师的《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以“猜、做、想、说、演”多元策略激活课堂,让学生在互动表演中领悟合作分享的内涵;刘伟伟老师的《母鸡萝丝去散步》通过情境模拟点燃学习热情,沉浸式体验让阅读乐趣倍增;易姣老师的《安徒生童话》导读课以“童话盲盒”等新颖形式,系统传授预测阅读策略,实现 “授之以渔”;黄喜老师的《中国古代神话导读课》环节层层递进,从内容解读到现实关联,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瞿水波老师的《童年》整本书导读课链接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品味人物,让导读课兼具温度与深度,为学生持续阅读注入动力。

数学课堂:生活与实践相融,思维训练扎实有效
11月6日,数学竞赛精彩上演。六位教师紧扣核心素养,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体验。蒋香英老师的《7的乘法口诀》以七巧板拼摆、小组编口诀、口算游戏等分层活动,契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巫乐老师的《认识立体图形》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等实操活动,让学生直观掌握立体图形特征;钟佳妮老师的《百分数》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概念本质;吴梦柳老师的《搭配》以早餐、衣服搭配等生活场景为线索,凸显数学的实用性;谢宏程老师的《速度、时间和路程》通过问题驱动反复练习,强化数量关系理解;袁雅瑜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运用转化思想,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图形,引导学生自主推导面积公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美术、科学学科:专业与创新并举,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11月7日,科学与美术学科竞赛压轴登场。科学课堂上,黎晴、汪中群两位老师围绕《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展开探究,通过观察特征、混合实验、气体检验、酸碱性检测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同时领悟勇于克服困难的道理。美术课堂上,黄纯老师的《花儿朵朵》以“陶瓷厂招聘设计师”创设情境,传授简化、夸张、添画设计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张轩老师的《太阳》立足低年级学生特点,以童趣化互动引导学生感知色彩与形态,让童真创意在课堂中绽放。

竞赛结束后,学校组建专项评审组,依据“三新”理念落实、课堂互动效果、学生素养培育等维度,按学科评选出特等奖与一等奖。颁奖仪式上,校领导为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高度肯定参与备课、磨课的教研组团队在竞赛中展现的“创新意识、专业功底与育人情怀”。各学科特等奖获得者将代表学校参加来龙门中心校“三新”课堂教学竞赛决赛,进一步传递实验小学的教学改革成果。


本次“三新”课堂教学竞赛,既是该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 “三新”理念落地课堂的一次深度实践。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不仅提升了教师的课堂设计与实施能力,更让学生在趣味化、实践化的课堂中收获知识、提升素养。未来,该校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聚焦“新课标”核心要求,打磨更多优质课堂,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赋能,让“三新”之花在校园绽放更丰硕的育人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