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张士龙 通讯员 董楠楠)日前,在广东珠海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传来捷报:辽宁鞍山市申报的《“文脉育德”: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成果,在全国众多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本届大会最高奖项——SERVE提名奖。该成果是本届评选中东北三省唯一获奖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据介绍,本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聚焦教育改革前沿,集中展示了千余项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优秀教育创新成果,覆盖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是我国教育创新领域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盛会之一。SERVE奖评选标准严苛,强调成果应具备系统的解决方案(S)、成功的实践案例(E)、明确的标准规则(R)、正确的价值导向(V)和服务教育现实(E)。鞍山“文脉育德”项目能够获此殊荣,标志着其在教育理念、课程建构与实践路径上的创新性、实效性与示范性获得了国家级权威平台的高度认可。
教博会期间,鞍山市“文脉育德”创新实践成果展区通过“理念”“实践”“成效”三大主题板块,综合运用图文展陈、实物展品,生动呈现了项目在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方面创新突破。省内外教育同仁在展台前驻足观摩、咨询交流,浓厚的现场氛围为当日下午的专场工作坊宣讲奠定了坚实基础。15日下午,成果亮相辽宁展区工作坊,鞍山市代表团向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详细阐述了“文脉育德”的理论根基、课程体系及实施成效。鞍山市探索形成的“六位一体”推进格局和一系列可复制、可操作的实践经验,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兴趣和广泛好评,充分展示了鞍山教育在传承中华文脉、探索立德树人新路径上的深厚底蕴与前沿思考。
据介绍,鞍山市“文脉育德”工程成果巧借本土文化基因,在海城市、铁东区、铁西区、千山区等地布局试点——跷尖上的非遗绝活、博物馆里的公开课、刀笔间的书刻美学、指尖下的辽瓷扎染……这些“最鞍山”的文化符号,被创造性转化为“课程+活动+实践”三维育人体系。打破传统说教壁垒,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载体,让学生在触摸家乡文脉中树立文化自信,在真实任务驱动中实现价值内化,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教育目标。
教博会获奖与展示,是鞍山教育整体创新力、执行力的一次集中展现,标志着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征程中,鞍山正以其独特的文化自信与教育智慧,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着坚实的方案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