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2025年春季学期伊始,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系统部署全省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聚焦“开学第一餐”监管效能提升,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优化双轮驱动,筑牢校园餐安全防线。3月3日开学首日,哈尔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桶餐进班”模式,学生们在热气腾腾的餐食中迎来新学期。
创新设备赋能食品安全

黑龙江太氏食品配餐公司副总经理王兴志介绍新型设备
在黑龙江太氏食品配餐公司,9台价值200万元的“万能蒸烤箱”正高效运转,其“蒸烤一体”技术既保留食材营养,又实现无油炸制,有效解决学生偏好油炸食品与健康需求的矛盾。企业同步投入300万元升级生产设备,强化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分餐、取餐
全链条监管与阳光化操作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事前预防+过程管控”模式:开学前对全省配餐企业开展复工检查,要求企业清理加工环境、盘点食材库存,并通过“阳光食堂”平台公示大宗食材采购信息,确保源头可溯。同时,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实现后厨加工流程透明化,部分企业主动邀请家长参与监督。

学生用餐
“桶餐进班”提升用餐体验
哈尔滨市全面推广“桶餐进班”配送模式,通过缩短出餐至用餐时间,保障餐食温度与口感。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分餐,既培养动手能力,又通过“按需取量”养成节约习惯。监管部门结合季节变化、营养需求等设计“一校一策”菜谱,优化供餐质量。
持续深化监管长效机制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采访时表示,将持续强化校园餐安全治理,深化“你点我检”进校园、大宗食材抽检等行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惩违法行为。通过细化指导与严格监管,实现“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的目标,切实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