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4月25日北京讯(宣一飞 钱伟民 )4月24日,记者从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应对外贸形势变化,商务部正加速推进“外贸企业拓内销”专项行动,通过数字化赋能构建“内外贸一体化”新格局。截至4月23日,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9家头部电商平台已全面开通外贸企业入驻绿色通道,抖音电商、唯品会、苏宁易购等6家平台设立内销专区,累计对接外贸企业超6000家次,推动600余家企业成功转型内销市场。
三大举措破解外贸转内销痛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发布会上披露,此次专项行动聚焦外贸企业“渠道、品牌、资金”三大核心需求,打出政策组合拳:
流量扶持降成本:电商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零保证金入驻、流量倾斜等专项支持,降低内销市场准入门槛。以1688平台为例,其“外贸专区”已为入驻企业节省运营成本超2亿元,单家企业获客成本下降40%。
品牌孵化破壁垒:针对外贸企业“代工转品牌”难题,京东推出“新国品计划”,提供品牌注册、视觉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站式服务,助力300余家企业打造自主品牌。
数据赋能提效率:阿里巴巴国际站利用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精准匹配国内消费需求,某家居用品企业通过C2M模式实现产品迭代,内销订单量环比增长300%。
地方实践加速政策落地

在政策引导下,多地已形成创新模式:
浙江“产业带+直播”模式:义乌小商品城联合抖音电商打造“外贸优品仓播基地”,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家外贸企业触网转型。
广东“供应链金融”创新: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外贸转内销贷”,已为156家企业提供23亿元信用贷款,解决资金周转难题。
数据见证转型成效
据商务部监测,参与专项行动的外贸企业呈现三大变化:
内销占比提升:企业内销收入平均占比从12%增至28%,某服装企业内销订单占比已达65%;
产品迭代加速:超70%企业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线,开发出适配C端的小包装、定制化商品;
数字化转型加快:95%以上企业启用ERP、CRM等数字化管理系统,运营效率提升40%。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落子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专家曹磊指出,此次行动不仅是应对外部压力的应急之举,更是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通过电商平台连接6.8亿国内消费者,既为外贸企业开辟新赛道,也为国内市场注入优质供给,形成‘鲶鱼效应’。”
目前,商务部正联合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研究制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预计年内将出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械、扩大免税品经营主体等新政,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市场循环。这场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正在重塑中国贸易竞争新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