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通讯

云南省彝良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成果斐然 沪滇协作谱写教育振兴新篇章​

中经联播4月29日彝良讯(颜峯 记者石啟勇)近年来,通过沪滇两地深度协作、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工作,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教育事业在教学质量、师资建设、硬件设施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教育振兴成绩单。

高位推动,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为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彝良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季度研判、专项推进”工作机制,设立教育帮扶专项工作组,形成“党委统筹、部门联动、校地协同”的工作体系。创新实行“双岗双责”管理模式,将32名帮扶教师(彝良职高15人、彝良二中17人)纳入学校管理层,其中16人担任校长、副校长等职务,实现管理经验与教育资源的“双输入”,并通过“输血+造血”双轨并进提升办学水平。朱斌、金仲明等上海帮扶教师被列为县委联系专家,充分发挥帮扶专家和团队的引领作用。

2024年,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建立师徒结对制度,组织60名本地教师赴沪跟岗研修;开展专题讲座22场次、示范课60余节,惠及教师500余人次;邀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孟富森教授专家团队开展机械实操培训,助力职高教师和学生掌握先进教学技能,为技能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补齐短板,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

彝良过去的教育设施基础比较薄弱,自2021年松江、彝良两地结对以来,松江区就把补齐教育设施短板作为协作资金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亿多元,新建彝良县第一、第二、第五幼儿园,发界街道中心小学、新城小学、长房中学等学校新建了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食堂等,彝良二中建成标准化音体美教室、智慧图书室,彝良职高新建了多个实训室、实训中心。这些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彝良教育基础设施水平,有效改善了当地办学条件,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同时,松江区积极利用沪滇协作平台,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助力彝良教育事业。广达集团向发界街道中学捐赠价值约15万元的课桌椅600套、石湖荡镇向奎香中学捐助棉被等1500余套、上海来伊份公益基金会捐赠发界小学“童食健康关爱教室”、上海康舒特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资助学生上学等,汇聚起了助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硕果盈枝,教育质量实现新突破

在帮扶团队的带领下,彝良二中、彝良职高等受援学校实现管理效能、教学成绩、师资建设、产教融合等各方面的突破。彝良二中成功晋升“二级一等完全中学”,2024年高考二本上线率较2023年提升47.89%;彝良职高本科上线78人,占全省本科录取名额的5.8%,创历史新高,参加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7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省级赛事获奖28项;与上海多家企业共建现代学徒制项目,“美发与形象设计”等三大专业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育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竞赛获奖10人,县级表彰20人。

彝良县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沪滇协作,推进“名师工作室”全域覆盖,计划三年内培养60名骨干教师,通过“组团式”帮扶进一步带动提升全县教育水平,着力建设滇东北教育振兴示范县,在乌蒙大地上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文闻】

龙海一中建校百年系列活动暨第11届校园足球联赛开幕 8大组别共赴绿茵盛宴

11月20日,龙海一中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暨“中国人寿杯”龙海区第11届校园足球联赛在龙海职校开赛。本次赛事由龙海区教育局主办,龙海职校承办,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市龙海区支公司、福建龙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吸引全区55支代表队共558名运动员参赛,将在4天赛程中角逐8大组别奖项。

醴陵一中教师刘阿香:以专业与关爱点亮学子成长之路

在湖南省醴陵第一中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以粉笔为舟,带学生遨游知识海洋;以爱心为帆,助他们勇渡成长难关。她就是数学教师刘阿香——学生记忆中那束“永不熄灭的光”。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刘阿香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为每个人定制专属学习路径。

区委书记督导龙海一中百年校庆:明确四大方向促教育发展

漳州市龙海区委书记叶毓到龙海第一中学,实地检查指导学校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筹备进展情况,强调办好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是当前全区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要扎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将其办成一次展示办学成就、凝聚发展共识、开创美好未来的教育盛会,为推动龙海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区政协主席洪海涛参加活动。叶毓一行深入校园,仔细察看了

校企携手育英才:张荣华受聘长理客座教授,共启产学研新篇

深化校企合作,协同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湖南湖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华受聘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客座教授仪式在该校隆重举行。此次聘任旨在深化校企合作,携手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长沙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郑延

闽南科技学院与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11月13日,闽南科技学院与福建泉州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举行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馆长李维维,校党委书记李旭、校长袁自煌,校长助理刘武强,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泉州市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工作联盟第三组成员校代表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活动。

精飞竞逐展绝技,智慧农业新篇章

首届“长安猎手杯”全国农用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大赛“曲周农信杯”总决赛在河北邯郸圆满落幕。来自五湖四海的顶尖飞手,在这片孕育了灿烂农耕文明的土地上,准备共同谱写了一曲现代智慧农业的激昂乐章。

著名经济学家黄卫平教授赴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讲学

活动伊始,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冯尧致欢迎辞。他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黄卫平教授及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冯尧书记指出,本次活动既是一场学术盛宴,也是一次凝聚共识、推动实践的战略对话。

哈尔滨体育学院创新思政课堂:以冰雪运动文化涵育时代新人

为深入发挥哈尔滨体育学院在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方面的育人功能,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1月12日,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哈尔滨市第四十四中学联合举办“重温冰雪燃情记忆、传承冠军强国精神”思政课程展示活动。来自哈尔滨市南岗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哈体院片区)的成员学校代表现场观摩授课。

长汀县登俊小学:荣誉满载启新程,“拥军杯”赛展风采

在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登俊小学被福建省军区援建为“八一爱民学校”。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9年被教育部评为首届“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2022年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办联合授予“八一爱民学校”,2023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授予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航

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架好两岸融合“连心桥” 深耕乡村振兴“责任田”

山海为卷,初心作笔。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将“立德树人”书写在壮阔的山海之间,把“服务发展”融入两岸融合的实践之中。一次次跨越海峡的“同窗情”,让闽台师生在粽香弥漫、月饼传情中感受“家的温度”;一批批“小海豚”志愿者十年接力,为乡村儿童点亮希望与梦想的灯塔;一场场学科竞赛的拼搏进取,汇聚成学院创新育人的动人篇章……海峡理工学院正以坚定的步伐,在新时

青春践初心 红色铸信仰 - 醴陵一中“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纪实

以“追寻伟人足迹、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专题课程等形式,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思政课”。11月6日上午,学校举行出征仪式。副校长彭利在动员讲话中表示,此次研学活动是响应湖南省教育厅红色教育号召、延伸思政课堂的重要举措。他勉励同学们在研学中感悟红色精神,将收

醴陵来龙门街道实验小学入选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成为株洲地区截至目前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这一成果标志着该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层面认可,为县域中小学AI教育发展树立了标杆。作为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积淀的老校,该校前身为1906年创办的县立女子学堂,如今已发展为拥有2590名学生、149名教师的现代化

莆田学院代表队荣获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大赛二等奖

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通讯员 曾颜博林奕杏)近日,在2025年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线上展示大赛中,福建莆田学院代表队凭借出色发挥,荣获全国高校社团组二等奖。该队伍由人工智能学院曾颜博、何鸿霖、王鹏及护理学院林奕杏四位同学组成,在林桂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动作规范、意蕴流畅,充分展现了八段锦的传统韵味与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据了解,此次大赛首次设立校园组,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及新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访企拓岗:聚焦医学康养 深化校企协同动

精准对接医学康养领域人才需求,进一步优化医学及康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日前,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韩阿火、医学院院长陈玉喜、副院长张文彬、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主任程小萍老师等一行前往厦门益力康集团、厦门长庚医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围绕医学康养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核心议题与企业、医院负责

新平县政协到戛洒一中开展综合调研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课堂讲授等形式,全方位督导学校建设、教学管理及食品安全等工作,倾听师生心声,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政协力量。调研首站,调研组一行来到学校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实地查看教学楼扩建、宿舍楼改造等项目进展。“目

漳州市计生协会“探班”龙海职校:青春健康俱乐部“育”出好风景

做好青春健康教育的践行者,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自青春健康俱乐部在学校成立以来,学校探索建立“两支队伍、四大品牌”的育人工作体系,累计开展健康宣传、教育讲座、课程教育、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活动10余场,覆盖超3000人次,学生健康交友知识和意识显著增强,育人成效得到师生、家长及企业的广泛认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