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马海彤 通讯员 黄毅苹)8月6日,厦门市纪委监委组织召开营商环境监督联系点座谈会,会上主要介绍联系点工作机制,并向联系点发放聘书,厦门老字号协会第三次被市纪委监委聘为营商环境监督联系点。

营商环境监督联系点(简称“联系点”)是厦门市纪委监委发挥监督专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亮点举措。2021年以来,厦门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探索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助力厦门经济特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企业、高校、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和商会等设立“联系点”,以此延伸监督触角,注入“廉动力”,有效促进全市营商环境优化和部门工作作风提升。
协会于自2021年首次被聘为联系点以来,认真履职,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辅导,主动走访服务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促消费,努力推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连续三次被市纪委监委聘请为营商环境监督联系点,充分体现了市纪委监委对协会工作的认可、信任和支持,协会将以此为契机和平台,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继续做好企业服务,助力会员单位在更优生态中稳健前行,为推进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升贡献积极力量。
据悉,营商环境监督联系点可以直接向市纪委监委指定的联系人,或者专门的监督渠道,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市纪委监委将及时收集汇总有关问题,分别进行处置。“联系点”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将向企业反馈,并严格保密。
惠企政策方面,重点为部门在相关政策出台前,是否充分听取相关企业意见建议,政策宣传解读是否到位;企业申报相关事项的过程是否顺利,给予企业的申报时间是否充足,需要提供的材料是否过于繁琐;企业在享受具体政策过程中是否遇到部门擅加条件、搭车捆绑等现象;配套措施不接地气、落不了地等情形。
行政审批方面,重点为审批事项和环节是否简化,是否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条件,办事流程是否优化;是否存在办事“多头跑”、重复提交材料、“线上办一半、线下交材料”等问题。
监管执法方面,重点为行政执法机关执法程序不规范、行为不文明、监督不到位,搞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干扰性执法等执法不公问题;是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要求。是否审慎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等;是否存在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
涉企服务方面,重点为企业与政府间的沟通反映问题渠道是否畅通,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及时解决,是否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推诿扯皮、冷硬横推、吃拿卡要、打击报复等情形。
其他影响营商环境工作作风问题如民商行为、涉法涉诉、政策已有明确规定等类型的问题,不属于收集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