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专访

绥芬河市举行首届马拉松活动

唱响“全民健身,你我同行”主题,彰显“团结、友谊、进步”的体育精神,推动体育与旅游领域的深度融合,为绥芬河带来近者悦、远者来的体育旅游发展新格局,绥芬河市举行首届环爱情谷欢乐马拉松活动。

禁止学校收集家长职务信息关乎教育公平

近日,针对网友建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的留言,北京市教委回应称,“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且“该信息只用于学籍管理,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

家庭教育立法如何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专家建议

这个暑假刚开始没多久,7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严禁超前培训,严禁占用休息日和寒暑假进行学科类培训,严禁刊发校外培训广告。

教育培训机构“退费难”如何督办?教育部回应

针对教育培训机构退费难现象,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一级巡视员胡延品表示,将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第三方资金监管,防止退费难和机构卷款跑路,对量大面广的退费难问题,将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督办。

各地陆续推出“双减”硬招,效果如何?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确定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成都等9个城市作为全国试点。

教育部:接种新冠疫苗不能与学生入学挂钩

8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针对秋季开学,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发布会上明确“三不原则”

多地落实“双减”政策根治教育顽疾

要做好“双减”工作,必须全社会形成合力,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也需要疏堵结合,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学校教育和社区要更多履行教育职责。

高校异地办学“踩刹车”,未来咋走

今年7月底,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及《关于开展“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均提及“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

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为营造未成年人良好上网环境,中央网信办近期启动了“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解决7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

校外学科培训,走好不送

今年7月以来,“双减政策”(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引发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大震荡。

考古学家发现北魏时期最完整的“拥抱葬”

中外考古学家对2020年发现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一例北魏时期(公元386年-534年)“拥抱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生物考古学研究,该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权威考古学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Osteoarchaeology》上。

乡村留守儿童沉迷网络亟需重视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宽带用户总数达1.42亿户,全年净增71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3%,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

专家:刷课屡禁不止,还应反思什么

随着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百花齐放的在线教育模式逐渐打破教育壁垒。然而,当网课逐渐深入大学的日常教学生活中时,不少学生却在网课学习中成为了“刷课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