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大走访”活动纪实
中经联播7月26日牡丹江讯(于永波 通讯员孟繁雪)“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黑龙江牡丹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严格按照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主题主线,进一步摸清底数,健全完善常态化联系机制,切实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确保“大走访”活动走深走实。
截止日前,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问询、现场采集等方式,该局共深入牡丹江市所辖53个乡镇887个村和29个街道169个社区,走访退役军人29503名,走访重点对象208人,解决信访诉求30个,政策解答544人,解决实际问题42个,建档立卡21094个。

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责任,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
组织保障强力推进。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切实加强对“大走访”活动的整体领导。以退役军人事务局为主体,县(区)、乡、村(社区)四级联动,各镇(城区)、村(社区)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为重点,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合力推进的新局面,确保“大走访”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将全市划分为10大区域,按照退役军人实际分布情况,印发《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础信息档案》、《困难退役军人基本情况信息采集表》和《战友联系卡》,科学配备资源,保障活动顺利进行。统一信息采集电子表格填写模式,确保“大走访”档案填写准确、规范。在全市组织志愿者3069人,切实做到人员齐整、力量充足,确保“大走访”活动推进有力。
落实责任迅速开展。印发《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开展“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围绕具体任务定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将“大走访”工作细化到天、责任到人,切实做到启动迅速、平稳开局,确保“大走访”活动如期高质量完成。
把握目标要求,突出活动重点,确保“大走访”见行见效
多点发力确保政策宣传到位。利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宣介“大走访”相关信息,在全市营造知晓“大走访”、配合“大走访”的浓厚氛围。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分发各信息采集点,在为退役军人办理信息档案填写的同时,积极宣传解读政策,切实增强退役军人法律意识,确保退役军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靶向采集确保数据核查到位。对已完成信息采集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在更新完善基本信息的同时,补充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就业创业需求等信息,切实做到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在“大走访”过程中扎实做好优抚对象年度信息核查、生存认证和伤残人员换发证件工作,及时确认优抚对象生存状态,更新完善伤残人员档案材料,确保优抚对象数据详实准确。
健全制度确保常态联系到位。建立健全“十必访”督导检查机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确保日常联系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以悬挂光荣牌为契机,走村屯、进社区,高效完成光荣牌悬挂任务的同时,密切同军烈属和退役军人的联系,加强沟通,增进情感,为下一步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守正创新,立足为民办事,推动“大走访”走向深入
高度重视,逐级细化责任。出台了大走访工作方案,共划分了5个组别,由局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到县(市、区)进行走访。同时,明确了各级中心(站)专访人员分类,细化了任务目标和责任分工,实行走访情况和信息数据定期汇总和问题研判解决机制。逐级召开业务培训会议,确保走访范围明确、形式多样、底数清。
齐抓共管,搭建暖心平台。组织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为退役军人解难题、办实事。对就业困难退役军人,组织优秀军创明星企业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在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提供创业项目,并进行持续扶持;对生活困难退役军人,组织爱心帮、秀梅洗衣、晓英拥军联盟等社会组织,提供上门家政、洗衣和帮扶活动;对年龄大、身体差的退役军人,组织社区卫生站、保险公司提供上门诊疗和办理保险咨询及健康宣讲活动;对于有一定诉求思想不稳定退役军人,组织两级服务站及司法所工作人员上门宣讲政策,化解矛盾,并提供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服务,共受理法律咨询70余人次,人民调解案件5件,法律援助案件2件。
聚焦目标,落实信息录入。主动作为、积极上门、现场为跨军地改革集体转制部队退役军人现场采集信息,同时在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大厅开设信息录入“特事特办”窗口,确保集体转制部队退役军人信息录入工作高质量完成。
通过“大走访”活动,聚焦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定准项目清单,建立落实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切实提升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