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陈金新 通讯员 张培奋)9月16日至18日,福建省旅居品牌专家组一行4人深入宁德市霞浦县开展旅居工作专项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把脉霞浦旅居产业发展现状,为当地优化旅居产品、擦亮旅居品牌提供指导。此次调研不仅聚焦霞浦“山海交融”的资源禀赋,更紧扣江浙沪客群需求,旨在推动霞浦成为福建对接长三角旅居市场的重要门户。

▲霞浦光影滩涂
霞浦县坐拥“海岛多、沙滩多、滩涂多”的独特地理优势,近年来凭借“中国最美滩涂”的摄影IP声名鹊起,吸引了全国乃至海外的摄影爱好者与游客,四礵列岛等新兴旅游目的地更是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专家组一行首先来到海尾角、闾峡村,沿着海岸线察看村容村貌与旅居配套设施,询问村庄在生态保护、民宿运营、游客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在与乡村干部的交流中,专家组重点了解了当地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村民生活”,以及在旺季客流疏导、淡季资源利用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南礵岛鹅卵石海滩

▲下尾岛海蚀洞
随后,专家组前往北礵岛,实地走访多家特色民宿,与民宿主理人面对面交流经营心得。“我们的客人80%来自江浙沪,他们更看重住宿的舒适度、周边的原生态环境,以及个性化的体验项目。”一位民宿主理人介绍道。专家组对此表示认可,同时指出,霞浦民宿需进一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例如推出“赶海体验”“海鲜烹饪课堂”“滩涂摄影指导”等特色服务,让游客从“住下来”升级为“留下来”,延长住宿时间,提升旅居体验感。调研中,专家组还随机与岛上游客交流,倾听他们对霞浦旅居服务的意见建议,不少游客提到“希望能有更系统的山海旅游攻略”“淡季来玩能有更多性价比高的活动”,这些反馈均被专家组详细记录,作为后续指导的重要参考。

▲北礵岛一角

▲北礵岛港口夜景
专家组结合实地考察情况,针对霞浦旅居产业发展提出多项关键建议。要加快“山海融合”旅居产品创新。霞浦既有海的壮阔,也有山的清幽,当前产品多聚焦海滨,山地资源开发不足,可设计“海岛+山地徒步”“滩涂摄影+古村探访”等组合线路,满足家庭游、亲子游、康养游等多元化需求。同时,要依托现有摄影客群资源,开发“摄影主题旅居套餐”,例如推出“多日深度摄影采风”“摄影技巧培训营”等产品,将“一次性短期游客”转化为“长期回头客”。

▲海名薇民宿海景房
要做好“淡旺季统筹”,激活淡季市场。霞浦旅游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旺季(4-10月)客流集中,淡季(11月-次年3月)资源闲置。专家组建议,可针对淡季推出“大众化旅居产品”,例如“暖冬海滨康养周”“海鲜美食节”等,以“高性价比”“错峰体验”吸引江浙沪等周边地区游客,同时联动民宿、餐饮、海产品商家推出优惠套餐,形成“淡季消费闭环”,缓解淡季经营压力。

▲闾峡村灯塔
要优化“服务细节”,提升旅居温度。针对境外游客服务,专家组提出“简化服务流程、强化温暖体验”的建议。同时,要以民宿为纽带,带动当地海产品销售。霞浦是“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但近年来部分海产品面临销售低迷问题,可鼓励民宿与农户合作,推出“民宿+海产品直购”模式,让游客在住宿期间能直接购买新鲜海带、紫菜、虾皮等特产,既丰富游客体验,又帮助农户拓宽销路,实现“旅居带动产业、产业反哺旅居”的良性循环。

▲四礵列岛

▲被誉为现实版塞尔达的东礵岛
专家组强调,旅居产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霞浦需始终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地理区位”转化为“市场优势”。随着江浙沪与福建交通互联互通的不断加强,霞浦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强化“福建对接长三角旅居门户”的定位,通过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吸引更多江浙沪客群“常来霞浦、长住霞浦”,推动旅居产业从“流量”向“留量”转变,从“季节性火爆”向“全年稳定发展”转变。
专家组希望“霞浦旅居”成为福建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也为长三角游客提供一个“山海相拥、温馨舒适”的旅居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