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7月11日武威讯(马大伟 陈一心 孙大江)百亿级风光电项目在河西走廊加速落地,武威以全周期服务破解产业西进瓶颈,签约金额464亿元勾勒西北发展新图景。
7月11日,古浪工业集中区土门园区内,年处理4万吨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工地机械轰鸣。项目负责人辛绍硕在工程图上勾勒进度线:“管委会专班全程跟进要素保障,项目建成后可与区域内光伏、储能企业形成完整资源循环链。”

就在六天前的兰洽会上,武威市一举签下122个项目,签约总额达464.21亿元。其中新能源项目投资占比超过60%,凉州区300万千瓦光伏、古浪县陇电入浙200万千瓦光伏等超5.25GW风光电项目集群落地,为西北新能源产业版图添上关键拼图。
全周期服务,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

巨融(甘肃)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液化天然气项目现场,设备首次成功出液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这个75万吨/年的清洁能源项目,从2024年4月开工到今年6月投产,仅用14个月便实现从蓝图到现实的跨越。
“110千伏供电系统与供水管网升级,保障了项目快速推进。”项目经理李发宏指着新投产的装置说。该项目全面投产后将缓解区域能源压力,为古浪经济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源于武威创新实施的“项目管家”全周期服务模式。市里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在用地审批、资金保障等关键环节开辟绿色通道。
招商项目代办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全程代办”模式,集合自然资源局等18个审批部门力量,让企业只进一扇门就能完成全流程审批。
甘肃合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李建春对此深有感触:“专业服务团队支持我们高效完成环评审批与生产线调试。”在该公司自动化生产线上,铜铝原材料正变为特种电缆产品,其中光伏电缆产能今年显著提升。
基建“硬支撑”,十年投入筑巢引凤

古浪工业集中区的发展轨迹,见证着武威夯实产业根基的决心。自2010年规划建设以来,该集中区累计投入超10亿元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
多维立体路网贯通园区,供水供电系统覆盖重点区域,标准化厂房保障项目“拎包入住”。
2025年,集中区推进6项基建提档工程:110千伏开关站进入电气设备安装阶段、土门供排水管网扩建项目完成设计图纸编制、土门至国际陆港工业污水管网建设加紧办理用地预审...
基建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承载力。在古浪工业集中区,环保装备、特种线缆等特色产业集群已然成形,产业链条持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我们持续推动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和服务体系数字化转型。”古浪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副主任何海基表示,目标是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优化产业生态,让创新主体在古浪扎根成长。
精准招商,风光电集群强势崛起
本届兰洽会签约清单,勾勒出武威产业发展的清晰路线图。在464.21亿元总投资中,新能源项目占据绝对C位。

凉州区300万千瓦光伏项目以40亿元投资领跑,项目将建设光伏发电阵列及配套升压站,同时开展生态修复治理;民勤县景腾25万千瓦风电项目、古浪县陇电入浙200万千瓦光伏项目等大型工程将配套储能设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天祝县智慧路灯分散式风力发电项目则创新性地将新能源与基础设施结合,探索出绿色发展新路径。
“武威把招商引资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增长动能的‘头号工程’。”当地政府人士介绍,三年来全市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00亿元、年均增长42%。
精准招商战略下,市级领导亲自包抓重点项目,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深入一线。依托重大项目APP平台实施“红黄绿蓝”预警管理,形成 “旬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的推进机制。
产业生态,新材料链式布局
新能源项目的扎堆落地,带动了产业链上游材料的集聚发展。武威市新材料产业在兰洽会上表现亮眼。
古浪县大有鑫磊活性纳米钙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投资11.2亿元,年产20万吨纳米钙基材料;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总投资10亿元,为新能源电池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民勤县年产6万吨锂离子石墨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凉州区等静压石墨纯化项目等,进一步丰富了新材料产业生态。
循环经济项目同样引人注目。古浪县年处理4万吨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将构建“材料再生—梯次利用”的循环产业链,与区域内光伏、储能企业形成资源协同效应。
“到处都是舞台、到处都是机遇。”武威市委主要负责人向企业家发出邀请,期待他们成为武威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合伙人”。
多维发力,护航项目落地生根
7月的古浪工业集中区,电网升级、管网扩容、绿化提质等工程同步推进。在基础设施“硬支撑”不断完善的同时,营商“软环境”也在持续优化。
重点项目包抓联机制让专属服务团队提供从选址到投产的全流程护航。古浪西泰电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小亮对此深有体会:“从技术方案论证到施工许可办理都有专班对接,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抓建设。”

招商项目代办服务中心交出的成绩单令人瞩目:累计帮办代办事项超374项,企业满意度达100%。
在市级层面,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有效拓宽融资渠道。领导包抓、要素保障与精准招商多维发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力提速。
“武威将全力构筑以头部企业驱动、政策环境护航、高效服务保障的一流发展生态圈。”市委主要负责人的承诺,正在河西走廊化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从空中俯瞰,古浪工业集中区的标准化厂房在戈壁滩上整齐排列,土门至国际陆港的工业污水管网正向远方延伸。管委会副主任何海基站在规划图前介绍:“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与服务数字化转型同步推进,我们正加速培育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武威市政务服务中心,招商代办窗口的工作人员正在为甘肃合西机电公司办理最新一批设备进口手续。电子屏显示,代办服务中心已累计处理374项企业需求,满意度评价栏一片鲜绿色。
随着第31届兰洽会签约项目陆续开工,武威市委主要负责人向全国投资者发出的邀约正在回响:“成为武威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合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