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林建辉 马海彤) 7月19日,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圆满闭幕。为期四天的展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总成交额达42.18亿元人民币,其中现金成交6.53亿元,合同订单35.65亿元。展会共吸引超3.5万名观众到场,其中约1.5万名专业采购商积极洽谈采购,充分展现了国内食品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与产业对接的高效性。
本届食博会立足漳州作为“中国食品名城”和龙海作为“中国休闲食品名城”的深厚产业基础,在延续国际化、全产业链展示的同时,更侧重于实效交易与模式创新,为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创新模式驱动高效交易
区别于传统展会,本届食博会首创线下“探厂选品”活动,会前即组织百余家核心经销商深入本地优质食品工厂实地考察,显著提升对接精准度。展会期间举办的龙海食品产销对接会,定向邀约商超连锁、零食量贩、硬折扣店、行业商会等多元采购主体,通过“探厂+对接”的闭环模式,实现高效转化。同时,专业MCN与达人直播矩阵现场带货、创新的“下单有奖”激励机制等多措并举,共同为订单总额创下新高提供了核心驱动力。这些实践为行业探索更高效的产销对接模式提供了可复制的“龙海经验”。

“新质生产力”成果市场反响热烈
展会上,一批融合科技创新与健康理念的产品成为采购焦点。丹夫的“华夫饼”、立兴的“可嚼咖啡”、“然利”、“卡尔顿”、“中粮海嘉”低GI面包、图牛“蛋卷速度”以及使用“外控保鲜技术”的欧业产品等创新产品集中亮相,代表了食品产业向高端化、健康化、功能化升级的方向。这些蕴含“新质生产力”要素的产品受到专业买手和消费者的广泛青睐,订单表现抢眼,印证了市场对产业创新升级的积极回应。

配套活动深化实效赋能
围绕产业实际需求,展会同期举办了食品产业出海清真注册认证专题讲座、漳州食品产业带电商平台资源对接会暨跨境电商赋能培育会等务实活动,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拥抱新渠道提供了切实指引和资源链接,有效促进了产业内外循环与融合升级。

本届食博会的成功,不仅在于42.18亿元订单的直观经济成果,更在于其通过模式创新(“探厂选品”闭环)有效弥合了生产与市场的信息鸿沟,通过市场选择验证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可行路径。作为全国休闲食品重镇和预制菜全国百强基地,龙海区依托食博会这一平台,正加速从“制造”向“创造”与“智造”迈进,其深化“美食+文化+科技”融合的实践,为县域经济如何依托特色产业集群、拥抱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全国意义的观察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