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7月31日北京讯(周子智 张宇晖 雨蝶)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正在顶住外部压力与消化累积风险的双重考验中,得到新的证明。

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5年上半年发展改革形势通报会。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主持会议时指出,上半年我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成绩来之不易。
尽管面临风险挑战,但郑栅洁强调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会议同时部署了下半年九大重点任务,破除“内卷式”竞争成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突破口。
经济态势:稳中有进,韧性彰显
会议对上半年经济形势作出权威判断。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会议指出,当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这一判断为发展改革系统做好下半年工作注入了强大信心。
发展改革系统被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充分认识上半年成绩来之不易。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稳定器。
规划衔接:收官“十四五”,奠基“十五五”
会议对发展规划衔接作出具体部署。“十四五”收官进入冲刺阶段,会议要求扎实做好总结评估工作。每一项任务指标都将被仔细核对,确保五年规划圆满收官。
同时,“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会议强调要对标对表党中央精神,科学合理谋划目标指标。规划编制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一场深入谋划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的系统工程。
地方规划编制将获得专业指导。会议要求加强对地方规划编制的指导,确保全国一盘棋。这种上下联动的规划机制,将有效避免各自为政,提高规划体系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规划衔接期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未来五年发展态势。会议对规划工作的部署,体现了发展改革系统在战略谋划上的前瞻性和专业性。
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并进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成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会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动能,避免一哄而上的同质化竞争。
具体部署上,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被列为重点任务。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其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释放巨大生产力。
同时,低空经济首次列入发改委重点工作。会议明确要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这一新兴产业领域涵盖无人机物流、空中交通、低空旅游等新业态,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数字经济发展获得政策加持。会议强调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传统增长动能减弱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正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统一大市场:破除“内卷式”竞争
会议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重磅部署。破除“内卷式”竞争成为突破口。这种恶性竞争表现为部分地区通过税收返还等非市场化手段争夺企业投资,扭曲资源配置效率。
改革将聚焦三大领域。招标投标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着力破除隐形壁垒和“黑箱操作”。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遏制恶性竞争。推动要素顺畅流通,解决社保转移接续难、知识产权异地保护弱等痛点。
民营经济发展获得强力支持。会议明确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在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将获得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会议部署显示,破除区域壁垒,让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已成为经济工作的优先事项。
绿色转型: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会议释放重大政策信号。我国将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的新机制。这一转型是“十五五”时期碳排放双控工作的基础。
转型政策已开始落地。7月29日,国家发改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将项目碳排放评价结果纳入节能审查意见。新办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
政策实施效果显著。“十四五”以来,全国每年通过节能审查减少不合理能耗约14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000万吨。新机制的建立将进一步放大这一减排效应。
碳排放评价纳入项目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将成为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和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这一改革将有力遏制高碳排放项目的盲目上马。
民生保障:就业优先与“一老一小”
民生保障是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议将稳就业置于突出位置,要求更大力度稳定就业。在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就业优先政策将得到强化。
会议部署了全方位民生保障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一老一小”服务,加大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力度。这些措施直指民生痛点,回应群众关切。
重点领域安全获得特别关注。会议要求扎实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安全,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这些工作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
安全底线不容突破。会议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治理。在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这一部署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政府投资基金:国家级与地方级错位发展
会议前夕,国家发改委已着手优化政府投资体系。7月30日,发改委发布两份政府投资基金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明确国家级与地方级基金错位发展。
国家级基金聚焦战略重点。文件要求国家级基金立足全局、抓大放小,重点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避免投资于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产业,在新兴产业领域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上。
地方基金定位更加精准。新设地方基金要注重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小微民营企业和科创企业支持孵化。在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下因地制宜选择投资领域。
基金评价机制同步建立。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投向领域负面行为清单。对不符合要求的存量基金,原则上存续期满后应有序退出。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为会议焦点。破除“内卷式”竞争、深化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等举措,剑指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顽疾。
郑栅洁要求发展改革系统干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创造性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一场关乎中国经济下半场的关键战役已经打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