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8月28日北京讯(何东 崔岳莺)我国已建成5G基站近460万个,5G工厂平均产能提升19.6%,运营成本下降14.5%——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信息通信业对千行百业的深度赋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8月27日在“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陕西站座谈会上宣布,我国将加速推进5G-A(5G-Advanced)和万兆光网的试点部署工作。
这项计划旨在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国信息通信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截至目前,我国已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5G工业网关、5G工业路由器等数量超百款。 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到42%,5G-A、6G等关键技术研发处于全球第一阵营。
网络建设:从广覆盖向高质量演进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表示,工信部将持续统筹推进“建、用、研”三大方面。
在网络建设与升级方面,重点是提升5G和千兆光网覆盖广度与深度,加速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部署。
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已经达到相当水平。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建成5G基站459.8万个,千兆网络能力端口超过3053万个,实现了“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向资源共享、绿色节能升级。新建铁塔共享率达85%,新建5G基站中95%以上利用存量站址资源改造实现。
算力网络: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正在加快构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FP16半精度)。
算力作为数字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其网络化布局对于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将优化东数西算格局,提升整体计算效率。
工信部表示将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为数字经济提供坚实底座。
应用赋能:深度融合千行百业
在应用落地与推广方面,工信部将深入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和标识“贯通”三年行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工信部将推动信息通信业与人工智能协同赋能。
目前信息通信赋能千行百业已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在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重点领域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
5G工厂平均产能提升19.6%,运营成本下降14.5%,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前装标配5G的乘用车新车达816.7万辆。
技术创新:面向未来的前瞻布局
在技术创新与攻关方面,工信部将加速推动5G-A产品体系与高品质网络落地部署,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
我国在5G-A和6G技术研发方面已经处于全球第一阵营。这表明我国不仅注重当前网络建设,更着眼于未来技术演进。
技术攻关与应用推广相辅相成。通过“建、用、研”协同发力,我国信息通信业将保持整体竞争力。
---
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已建成5G基站459.8万个,千兆网络能力端口超过3053万个。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正在快速构建,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为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坚实基础。
随着5G-A和万兆光网试点部署的加速,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将获得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