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 张佳乐 李小飞)9月17日,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资阳页岩气田部署的两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单井测试产量最高纪录。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超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实现战略突破,为页岩气规模开发向新领域、新层系拓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寒武系古老页岩首现规模开发价值
此次突破的气藏属于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是全球实现规模勘探最古老的页岩层系。中国石化首席工程技术大师郭彤楼介绍,该层系地质特征复杂,具有“三高一超”特点——高TOC(总有机碳含量)、高长英质矿物含量、高无机质孔隙度及地层超压,埋深超过4500米,钻完井工程面临高温、高压、高应力等多重挑战。攻关团队创新采用国内最大尺度携砂压裂一体化装置,结合超深层页岩气压裂技术体系,成功解锁近5000米超深页岩气藏,实现“天然裂缝+人工裂缝”耦合增产。
技术突破拓展资源开发空间
资页2-501HF井与同平台502HF井的连获高产,验证了寒武系页岩气具备规模增储上产潜力。目前,该平台已投产3口井,单井稳定日产气超15万立方米。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数据显示,2024年资阳2井实现寒武系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后,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三维建模和模拟技术,优化甜点预测与开发方案,形成优快钻井、精细压裂等关键技术体系,推动超深层页岩气效益开发。
行业意义与战略价值凸显
此次突破不仅刷新了我国页岩气产量纪录,更拓展了页岩气资源开发空间。此前,我国页岩气开发主力层系为志留系,而寒武系作为更古老的页岩层系,其规模开发潜力首次得到证实。据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消息,四川盆地近期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深层页岩气田,相当于全国去年天然气产量的一半左右,凸显四川盆地作为我国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的战略地位。
背景与展望
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始于2010年,通过持续技术攻关,已形成地质体稳定性评价、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优化等核心技术体系。2025年1月至8月,川南页岩气田投产新井237口,新建产能45亿立方米,日产量突破4800万立方米,年产量预计将突破16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页岩气年产量的60%。资阳页岩气田的突破,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在超深层、新类型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实施“深地工程”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卖力气”到“凭本事”,四川资阳页岩气井的突破不仅是一次技术创新的胜利,更是我国页岩气产业向更深、更广领域拓展的里程碑。未来,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推进,我国页岩气开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