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9月26日齐齐哈尔讯(记者 魏伯勤 通讯员 陈强 刘大鹏)“现在跟企业签合同种菜,订单稳,价钱好,今年种植的甘蓝产量特别好。”宏程村村民于祥一边将刚收获的甘蓝放整齐一边说。

金秋时节的黑龙江省泰来县,田野间绿意盎然,采收繁忙。一辆辆满载甘蓝的货车,从田间驶向黑龙江省北拓盛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这些黑土地孕育的优质农产品,经过先进的深加工工艺,化身为高附加值的蔬菜干制品,不仅直供国内多家食品巨头,更飘洋过海,走向日韩及欧美市场。这幅产销两旺的产业图景,是泰来县用工业思维盘活农业棋局的生动实践,将传统的“种什么卖什么”转变为“按需定产、提质增效”的现代化农业模式。

自2025年9月投产以来,北拓盛耕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企业负责人刘永刚介绍,预计今年年底产值即可达到2000万元以上,已与周边40余户种植户建立稳定合作,通过定价回收政策,保障农户亩均收益比传统种植显著提高。目前,企业一期项目日加工鲜菜能力达300-350吨,产品线覆盖数十个品种,已与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出口订单占比高达35%。更令人期待的是,企业负责人还向我们介绍说,企业二期项目规划引进冻干技术,投产后预计可新增年产值5000万元。这些数据共同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产业升级路径:通过引入深加工企业,将产业链条从种植向加工、销售延伸,极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

企业的扎根发展,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以前自己种菜总担心卖不掉,现在和企业签了订单,心里特别踏实。”一位种植户表示,“企业统一提供技术指导,还定价回收,我家今年20亩地就多赚了2万多元。”这种“定价回收”模式,不仅确保了企业加工原料的品质与安全,更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形成了“种得好、收得好、收益好”的良性循环。

当新鲜的蔬菜转化为标准化的商品,当田间地头的丰收通过现代车间转化为真金白银,泰来县的丰收故事仍在继续“蔬”写。它仿佛在告诉我们,农业的未来,在于用现代理念重塑从土地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在于将农民深度嵌入不断增值的产业价值链中。泰来县的绿色产业动能持续释放,驱动着这片希望田野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未来加速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