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林建辉 陈金新)福建以“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共赢”为核心理念,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据福建省发改委最新数据,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已集聚企业703家,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大关。
政策先行筑牢发展根基

福建在全国率先构建“1+N”政策体系,以《福建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统领,福州、厦门、漳州等地出台配套政策。福州市作为全国首个地级市空域改革试点,完成全市1000米以下空域网格化划分,释放动态空域资源;漳州市对低空经济优质企业落户最高奖励5000万元,厦门市推动eVTOL研发并申报国家试点城市。省科技厅、工信厅联合实施“工业科技创新行动”,将低空经济纳入潜力型未来产业培育库,宁德时代航空电池、闽都创新实验室无人机智能机库等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取得突破。
应用场景激发产业活力
福建依托“山海岛”独特地貌,打造“低空+”融合应用标杆。在农业领域,南安蓬华镇脐橙通过无人机运输效率提升60%,邵武毛竹实现150公斤级大载重无人机下山运输;在海洋经济领域,厦门腾希航空开通80公里跨海配送航线,大黄鱼从定海湾“飞”入百姓餐桌仅需50分钟;在文旅领域,福州鼓岭、漳州火山岛开发eVTOL观光航线,单次体验收费800-1200元,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在应急救援方面,福州高新区组织全球最大规模高层消防无人机灭火演练,130米高空多机联动灭火,中岳航空消防无人机已出口新加坡。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福建以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产业优势为支撑,构建低空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福建移动建成近9万个5G基站,在福州城区实现120米以下空域连续覆盖,厦门部署3CC站点实现海域低空区域460平方公里覆盖;宁德时代研发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支持8吨级电动飞机;闽都创新实验室无人机智能机库实现电力巡检效率提升3倍,覆盖全省80%输电线路。福州高新区“榕创汇”低空经济小镇集聚蜂巢航宇、穿越医疗等20余家企业,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新区”全链条创新载体。
开放合作构建共赢生态

福建推动闽港科技合作,宁德时代在香港科学园设立国际研发中心开展航空电池研发,福州高新区与香港高校共建无人机孵化器。省大数据集团发起成立“福建省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共同体”,吸引20余家企业、高校及行业协会加入,在理念引领、设施共建、平台共享、数据互通等方面深化合作。泉州永春牛姆林保护区采用无人机巡护,野生动物监测精度提升90%;福州鼓楼“低空数字孪生平台”整合空域管理、飞行审批、安全监管等功能,形成全链条低空交通体系。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福建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部署的重要实践,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将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交通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通道,打造无人机航路管控网络,实现航路自动规划与智能识别。随着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福建有望在2035年前建成全国低空经济创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