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四千精神”的瑞安注脚 马屿蛋糕箱:40年托起致富梦

中经联播讯 在许多人印象中,瑞安市马屿镇以眼镜产业闻名于世,但是,走进马屿,你会发现,这里还“藏”着另一个成型的产业 - 食品机械。工业园区内、马屿街区中分布着112家大大小小的食品机械制造企业。这源于上世纪80年代,由马屿的“四个一”(一只蛋糕箱、一副眼镜、一双皮鞋和一床棉被)特色产业中的蛋糕箱,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假如时光有记忆,它一定会记录下这样一幕幕场景:40多年前,马屿人背着、扛着、提着蛋糕箱,奔走在全国城市乡村……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卖蛋糕箱,做卖蛋糕。从最初那台简陋的蛋糕箱起步,到如今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区域产业优势的马屿食品机械,马屿人勇闯市场,接续奋斗。

“它是瑞安人实践‘四千精神’的一个缩影,也是对‘四千精神’的生动注脚。”马屿镇委书记项爱光说。

想尽千方百计

1982年第一代蛋糕箱问世

当年没有拍照,这是第四代蛋糕箱的样式.jpg 

▲当年没有拍照,这是第四代蛋糕箱的样式

关于第一代蛋糕箱的问世,在马屿食品机械行业,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是:它由马屿食品厂职工张乙斌、马屿农机站职工陈添苏于1982年捣鼓出来的。

据村里人回忆,张乙斌、陈添苏二人彼时30岁左右,擅长手工活儿,常有小发明、小创造问世。1982年的某天,他们拿着一块铁皮,用大剪刀裁裁剪剪,拿榔头铁钳敲敲拧拧,制成了一个长方形的箱子外壳。再在箱中放入电热丝,设置好防护层,第一代蛋糕箱(也有一些马屿人称之为“蛋糕机”)就这样问世了。

北京康得利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郑圣吉1959年出生,1987年赴上海做蛋糕箱生意,是马屿镇较早一批闯市场的村民。据他介绍,第一代蛋糕箱虽可烤制蛋糕,但工艺粗糙,1983年至1984年,马屿能工巧匠对蛋糕箱做了较大改进,第二代蛋糕箱样式漂亮了,重量也轻了。之后,他们继续改进产品性能,第三代和第四代蛋糕箱相继诞生。

可惜的是,记者采写此稿时,找不到早期的蛋糕箱照片,业内人士分析原因,说上世纪八九十代,照相机还不普及,而从事蛋糕箱生产及销售的,多数又是经济条件较差的村民。“那时的图纸都是手工画的,没保管,更没有拍照片存档的念头。”郑圣吉说。

据介绍,早期的蛋糕箱包括12型、16型、24型,数字代表一次烤制的蛋糕数量,一个蛋糕7厘米见方。“每台价格从七八十元至两三百元不等,其实定价挺随机的,因为利润大,还个价,也就给了。”郑圣吉说,“不过那时还谈不上产品质量,开关没用几天就坏了,跳闸、触电时有发生。”

90年代以后,大家慢慢有了质量意识,一些配件甚至到温州进货,二层、三层蛋糕箱相继研发出来,后来更有了智能化蛋糕箱,当然价格也水涨船高。 

走遍千山万水

2000多人长驻外地做销售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的这个画面,也是当时马屿蛋糕箱推销大军的一个写照.jpg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的这个画面,也是当时马屿蛋糕箱推销大军的一个写照

在信息和交通都不甚发达的年代,蛋糕箱如何走出瑞安、进入外地市场?

马屿人出动了推销大军。

“朋友带朋友,亲戚带亲戚,许多人前一天还在田里干活,洗了脚放下裤腿,第二天就跟着亲友去全国各地卖蛋糕箱了。”浙江元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新的描述很生动,1977年出生的他,1992年跟着姐夫去沈阳闯荡。

据他和郑圣吉等人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蛋糕箱销售人员以马屿马南、马北两个村的村民为主力军,他们或背、或扛、或提着蛋糕箱,带上用麻袋装着的宣传广告单,坐汽车、乘火车到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等省会城市。

常见的做法是,先在省会城市建立销售站,然后在该省所辖地级市布销售点,站与点形成销售网,站点之间保持联系,互通信息,利益共享。

站点一般选择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和轮船码头等客流量大的地段,租一间廉价旅馆的房间住下,然后将带来的广告单,就近张贴在广场电灯柱上、公厕墙上、马路边行道树上和城市宣传栏里。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做法显然有违文明城市建设,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城市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所以也没人追究。

网络图片,当时马屿人就在全国各地这类旅馆设点推销蛋糕箱.jpg 

▲网络图片,当时马屿人就在全国各地这类旅馆设点推销蛋糕箱

广告单上的广告语简明扼要:“小小蛋糕箱,致富帮大忙;好学又易会,人人皆可干。”有图、有效益说明、有联系地址,有意购买者,可到站点旅馆观摩学习,包学包会。

推销人员所带蛋糕箱有限,售罄后就发个电报,让马屿的厂家快速托运过去,客户等待三五天就能提货。据悉,当时全国约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有蛋糕箱销售机构,马屿有2000多人长驻外地销售蛋糕箱。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马屿食品机械企业产品品种日益增多,这些已经在外地站稳了脚跟、积累了市场营销经验、掌握了一批客户资源的站点,业务由单一推销蛋糕箱向多元经销发展,成为代理、批发和直销本地产品的大本营,客户涵盖城市街头巷尾小型餐饮店铺、小吃门市和大型宾馆酒店等餐饮单位。

说尽千言万语

八分铜钿做四百元大生意

走出去的同时,聪明的马屿人还积极地把客户引进来。

“八分铜钿做四百元大生意。”采访中,提及这句在马屿广为流传的话,郑圣吉爽朗大笑,笑中带着小骄傲。

当时一封平信,邮资8分钱.jpg 

▲当时一封平信,邮资8分钱

原来,尽管出动了销售大军,但站点发放的小广告幅射范围有限,受众面也较窄,许多县城和大集镇成为“站点销售模式”的空白点。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发明了“业务信”,即把广告单放进信封里寄给潜在客户,让他们直接来马屿购买提货。80年代,寄一封平信,只需邮票8分钱,那时蛋糕箱最高可卖到400元一台,“八分铜钿做四百元大生意”即来于此。

发信量最多的是1987年,据亲历者、瑞安市宏兴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虞希辉介绍,当年每日要发的业务信大约在50万封左右。

这个数据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记者一再求证时,他抛出更详尽的信息:“当时,马屿、仙降和高楼邮政支局的邮寄投送业务因此一度'瘫痪',所寄信件需等待5天才可发出。很多人另辟蹊径,坐汽车到温州市区邮局投发。”

来自官方的数据对此也是一个佐证:1987年,马屿邮政支局信件收发业务营收39.83万元,比1986年增长88%。

“那个时候,马屿、曹村一带凡粗通文墨者,几乎人人都在抄写业务信。”郑圣吉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村民以这种方式,实现了类似今天的“群发“短信、微信功能。没打印机,没印刷品,那就雇人手写。“那时在正式单位上班一个月工资只有几十元,村民每天抄写上百封信,一天收入十几元!”

浙江康凌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义说及当年外地客商抢购蛋糕箱的情景,仍然很激动:“马屿旅馆家家爆满,蛋糕箱一台难求,购买者需持预订发票号等待取货,工厂加班加点生产都供不应求。”

一些简易作坊应运而生,从业人员也直线上升。在当时的马屿,寻常可见的场景是,上间、后宕(马屿人称落地房的前半间为上间,后半间为后宕)、楼上、楼下,叮当声阵阵,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热议的,都是蛋糕箱。

数据会说话,据统计:1988年,马屿境内专业生产蛋糕箱的企业有近50家,家庭作坊不下100家,从业人员2300人左右,年产值在2600万元以上。

吃尽千辛万苦

远走他乡起早贪黑烤蛋糕

蛋糕箱生产、销售红红火火的同时,在马屿,还有一支比蛋糕箱销售大军更庞大的、专门从事制作售卖蛋糕的队伍。

这些在全国各地闯荡的马屿人,有的是一家老小一起走出家门,有的是亲戚好友组团外出打拼,还有的是单枪匹马离乡闯世界。他们带上几台本地产的蛋糕箱,揣着刚刚学会的烤制蛋糕技艺,带着心中的致富梦,远走他乡,开启创业生涯。

陈建新的打拼生涯颇具代表性。他16岁跟着姐夫到沈阳后,和许多马屿人的做法一样,先是在宾馆租了房间销售蛋糕箱,后又在城郊结合部租一间面积稍大、有前坦或后院的农家房子,就地置办配套工具和原料,再摆上从老家带来的蛋糕箱,开工做蛋糕。

据介绍,当时许多马屿“蛋糕人”凌晨3时左右就起来做蛋糕了,水、面粉、鸡蛋、白糖、酵母按比例调配好,发酵后,倒进模具,放进烤箱烤制。早晨5时前后开始外送,人手足自己送,人手紧张雇当地人送。主打客户是当地车站、码头和商场的副食品店,以及部分早餐摊点。一般中饭前能送完当日所做的蛋糕,有时要拖至下午2时左右。下午清理用具和场所,准备次日生产原料,周而复始,日复一日。

“当时我们雇了十几个工人,每天干到次日凌晨一两点。”陈建新说这话时轻描淡写,同龄人在读高中,他已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我孩子现在跟我那时差不多大,还什么都不懂呢。”“嫌弃”的语气中带着宠溺,至少那时的创业艰辛这一代人不用再经历了。

创业的艰辛不仅仅体现在起早贪黑。从业人员睡眠不足,累得直不起腰尚在其次,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东北和西北数九寒冬,寒风刺骨,凌晨和面,双手冻得麻木没了知觉,出门送货,脸颊两侧皮肤发红,耳朵如刀割般疼痛。

据悉,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初,马屿清垟、篁社、江浦、梅屿片,及曹村玉岙、宋岙、丁岙、南岙等村,约有2万人在外做蛋糕生意。

辛苦的付出,回报的是财富。“我姐夫的一个亲戚,一年赚几十万元,那时用的是10元面币,他出门都要带两三个保镖。”陈建新说。

采访中,老板们的传奇故事很多,但在传奇背后,当年那些企业家群体的面目其实是脸谱化的,“赚了钱后,大家都盖房子了、买汽车了。” 

新“四千精神”

接续奋斗迭代转产再出发

纵观马屿蛋糕箱行业,会发现,2000年左右是个分水岭。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广州、深圳食品机械制造异军突起,其用料精、工艺好、功能强、外观漂亮、科技含量高,优势明显,并迅速占领市场,马屿蛋糕箱在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

“马屿片区约有40家规模小、产品单一、家庭作坊式企业,先后停业或倒闭。”郑圣吉说,大部分在外马屿人陆续告别蛋糕箱和蛋糕生意回归故乡,小部分人改卖熟食仍在外地谋生。

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转产、坚守。

郑圣吉2000年转战北京,坦言“吃了很多苦,中间曾有五六年没赚钱”;陈建新回到马屿办了企业,后担任食品机械行业协会第一、二届会长;林义接受采访时,正在成都参加108届春季糖酒会,几天后,又赴第133届广交会……

和他们一样,选择坚守的企业主适时调整,转向生产电饼铛、压面机、和面机、炒货机、烤鸭炉、香肠机、关东煮机、豆芽机和豆腐机等百余种、涵盖“蒸煮煎炸冲泡”各种烹饪方式的食品机械,其中,马屿制造的电饼铛一度曾占国内市场七成以上。

现在马屿有百余种食品机械.jpg 

▲现在马屿有百余种食品机械

一些企业则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改步伐,如康凌、精宇、威鑫和宏兴等企业,购置了数控机床,在研制生产质优价廉产品上下功夫,并涉足厨房大型商用成套设备。

马屿镇相关部门也下大力气完善产业链配套和销售网络建设。经过20多年发展,马屿现有食品机械企业112家,其中规上企业5家,从业人员约5000人,年产值6亿元。

疫情后,餐饮酒店烟火气十足,《温州市提振餐饮业发展信心十条举措》出台,瑞安市委市府也出台系列扶持政策,马屿召开新乡贤联谊大会,并成立温州首个乡贤智库专家委员会……马屿食品机械从业者们从中看到发展契机,频频出入各美食市集寻找新商机,密集现身各类食品机械产品展会观察动向。同时,紧抓预制菜“风口”,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相关配套设施,进军新一片蓝海。

温州精宇机械有限公司.jpg 

▲温州精宇机械有限公司

如果说之前马屿人做蛋糕箱生意,是发挥了“四千精神”,那么,现在的马屿食品机械从业者为了适应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发挥的是新“四千精神”——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

40多年来,马屿人接续奋斗,努力打响“马屿食品机械”品牌。(虞秋生 黄其志 陈良和)


【责任编辑:欧阳雪】

住建部部长倪虹:四维发力,擘画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1月21日,安徽芜湖——在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掷地有声地指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必须从规划、资金、运营、治理四方面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路径,以‘绣花功夫’激活城市存量价值。”这场由住建部主导的全国性会议,为“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行动定下基调,释放出以存量变革引领增量突破的强烈信号。规划引领:从“体

益阳市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锚定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统筹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移动污染源和扬尘污染防治、黑臭水体和畜禽粪污治理等各项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方面,益阳市通过引进新型农机、推广秸秆还田和综

广东茂名“农文旅体+”激活县域经济

荔枝林变身体育赛场,废弃矿坑成网红民宿,罗非鱼游上文旅餐桌,茂名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融合革命唤醒县域经济新动能。在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赛在万亩荔枝林边开打。全省21支“村BA”冠军队在此上演巅峰对决,吸引数万游客驻足观看。赛场外,荔枝冰淇淋、罗非鱼烧烤等特色小吃供不应求,柏桥服务区开业首月吸引超143万人次游客,形成“高速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吉林黑土地崛起“绿色粮仓”,亩均增收500元的生态密码

秸秆覆盖的土地宛若一层厚被,稻蟹共生的水田里鱼儿游动,这些绿色生产场景正成为吉林粮食增产的新奥秘。今年秋收时节,吉林省产粮区的农民们迎来了一场丰收。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里,玉米收割机在覆盖着秸秆的土地上穿梭。种粮大户杨青魁抓起一把黑土用力一攥,土壤松软油润:“有了这层‘秸秆被’,土壤能多蓄水40毫米,相当于额外下了一场透雨。”吉林保护性耕作面

河北省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

发布河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和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并签署京津冀共建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协议。为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

“小巨人”企业激增至1.76万家!我国中小企业总量突破6000万,创新能力跃居全球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14日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不足4万家猛增至14万家以上,“小巨人”企业从5000余家突破至1.76万家,中小企业总量超6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9%,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规模爆发式增长,产业链支撑作用凸显“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超350%,“小巨人”企业增幅达252%。超六成“小巨

「农垦享购」亮相第22届农产品交易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助力健康中国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天津举办。农垦享购作为聚焦银发群体的营养滋补品团购超市受邀,在中国农垦展区系统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展会期间,农垦享购展位备受全国农产品采购商的关注,所展现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黑龙江“十五五”规划蓝图揭晓:锚定“五转变一迈进”战略 部署十二项振兴任务

擘画未来五年高质量振兴发展路径。作为黑龙江重振雄风关键期的战略指引,该《建议》以“五转变一迈进”为核心战略框架,系统部署十二项重点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行动纲领。《建议》创新提出“五个转变”发展路径:推动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引领转变、产业层级

邵东药膳香溢廉桥:以膳为媒 共探中医药产业新未来

一批遵循古法、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药膳,还有融合现代创意、契合多元口味的新式养生佳肴供嘉宾、现场观众参观品鉴。玉竹三丝、玉竹黄精坛香肉、玉竹西芹炒虾仁,一道道廉桥玉竹为食材的膳食色香味俱全

福建低空经济:山海联动创新局 产业融合绘新篇

以“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共赢”为核心理念,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据福建省发改委最新数据,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已集聚企业703家,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大关。政策先行筑牢发展根基福建在全国率先构建“1+N”政策体系,以《福建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统领,福州、厦门、漳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全免进入倒计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护航下狂飙十余年后,即将迎来首个重大的财税政策转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公告,明确2026年至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技术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目前的全部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

标准化引领新产业,四方面发力助推新型工业化

标准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石,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的话语权。在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工信部明确了强化标准引领的四大发力点。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标准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论坛上表示。未来工信部将紧密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重点从四个方面主动发力,进一步强化标准的基础性

全球产业革命激荡中的中国破局之道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球化深刻调整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织的历史性关口,世界经济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文立足国际经济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系统剖析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质内核,揭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转型挑战,重点阐述中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重构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破局路径。一、全球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战略博弈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经

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启幕:共筑蓝色经济新未来

11月6日,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本届海洋周以“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 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海洋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及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海洋治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新路径。高层领导致辞 共绘海洋发展蓝图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晓奎,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以及联合国粮食

硬制造、软服务双轮驱动!天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以创新为翼、以融合为舵,孕育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与新路径,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据天津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达21.8%和14.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中试平台激活创新链,科技成果加速“变现”在天津滨海新区,中石

全球首发潮涌!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引爆行业新风向

461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低空经济、AI医疗成焦点。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以“开放、创新、合作”为主题,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8家境外企业集中展示461项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历史新

醴陵双骄登榜全国百强 陶瓷花炮铸就产业金名片

近年来,醴陵通过瓷博会、花炮博览会等国际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创新"捡瓷器玩烟花"文旅场景,推动"陶瓷+烟花+文旅"深度融合。两大传统产业不仅成为城市核心名片,更通过产业与旅游的双向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大科技助力小茶果 攸县油茶香飘世界

10月26日,在油茶林最动人的丰收时节,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在攸县拉开盛大序幕,全国136户企业齐聚一堂,现场签约总金额达3.51亿元,攸县红土地孕育了800余年的“小油果”,在科技的助力下,正走向世界的大舞台。第二届湖南省油茶节开幕式现场“全国每10株油苗就有7株产自攸县。”现在的攸县油茶苗凭借其果皮薄、果实大、出籽率高的特点牢牢占据全国市场的70%。攸县税务局成立专项

上海试点“标地营造”土地开发新模式,复兴岛大吴淞率先启动

黄浦江畔,一场关于土地开发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上海悄然展开,而复兴岛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首要试验田。记者近日从“上海标地营造专家咨询会”上获悉,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率先推出了土地储备改革创新机制——“标地营造”,将在试点片区探索系统构建动态匹配、跨周期平衡、持续增值的城市建设运营新模式。这一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局限于“通、平”要求的土地交付标准,转向更注重规划引领、空

德州市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3年培育300家规上标杆企业

营业收入、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指标,成为德州市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的导航图。近日,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启动“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计划”,同时创新建立“小微工业企业进阶攀升重点培育库”。根据这一计划,德州将在三年内推动至少300家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质量领先、效益突出的规上标杆企业。该计划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将入库企业科学划分为“启航期”“成长期”“跃升期”三个梯队,通过线上培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