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通讯员王铁军 李亚琼 )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东麓,地理气候优越,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县,曾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称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板栗生长提供了基本条件。青龙县板栗种植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

大力发展板栗产业增绿又增金
近年来,青龙县坚持以三北工程建设目标为引领,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抢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机遇,积极调整经济林结构,“三绿”并举,大力发展板栗产业,通过建机制、强联结、延链条、拓市场等有力举措实措,以小小板栗“撬动”了三北工程建设大发展,活化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绘就了一幅绿色富民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成为河北三北工程建设高质量推进的一个生动鲜活案例。
截止2023年,全县板栗栽培103万亩,位居全国第一位,实现年产量6万吨,年产值12.9亿元,板栗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匈牙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栗农年人均收入增加近3000元。1999年、2000年青龙板栗连续两次被评为河北省“名优产品”,2007年成为京东板栗主产区,2019年,荣获“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称号。自1978年起,青龙县被列入三北工程建设规划范围。
全“栗”以赴,实现特色种植与三北工程深度融合
青龙县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发展板栗种植与三北工程建设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同时,全力以赴,做强做大板栗特色经济林产业,构建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企唱戏”工作格局,实现特色种植与三北工程深度融合。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以三北工程建设规划为基础,聘请国家科研团队,高标准编制了《果树产业规划(2016-2025)》《促进板栗产业健康发展三年振兴实施意见(2020-2022)》《板栗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等政策性文件,确保板栗种植与三北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相互促进。
强化政府推动引领。将板栗产业列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事项,印发《板栗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实施多部门联动,并在政策实施、技术管理、服务保障上给予支持,让板栗种植在三北工程建设中健康发展。成立县板栗产业发展中心,组织各乡镇村因地制宜、规范有序种植板栗,在板栗种植、管理、销售等环节提供全方位指导扶持。连续成功举办六届青龙板栗节,为板栗产业发展制造声势。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按照三北工程建设标准,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板栗产业的实施意见》,印发了《生态栗园示范基地建设标准》,鼓励引导群众积极栽培板栗,为板栗规模发展给予财政资金保障。发挥衔接资金作用,助力板栗产业做大做强,2021年以来,累计安排各级衔接资金7.84亿元,板栗种植、产品加工等,为板栗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板栗产业成为推进绿色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阳光产业
大“栗”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提质增效相互结合
青龙县在板栗种植中,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激发集体林权改革源动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运用,着力培育板栗现代产业和新型栗农,推动了科技创新与产业提质增效相互结合。
加强校地合作,全力推广新品种。组建了“板栗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开展深入合作,建立了30个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园、4个优新品种采穗圃,每年可提供优种板栗接穗200万条,成功选育燕宝、燕紫、硕丰等多个优质高产新品种,全县板栗良种率达80%以上。
推动成果转化,全力推广新技术。活化集体林权改革制度,在全县乡镇全部设立林业工作站24个,搭建“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栗农”新技术推广网络,全力推行“抓大放小”板栗省力化栽培、“林药”“林菌”“林畜”林下经济等生产管理新技术,全县新技术推广面积超过30万亩。
强化科技培训,全力培育新型栗农。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新技术培训,打造板栗生产管理新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累计组织培训1000余次,培训栗农10万多人次,实现了村有2-3名专职板栗技术管理人员、户有1名板栗生产管理明白人的目标。集体林权改革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青龙县种植板栗树百余万亩,成为河北三北工程建设中的一道绿色风景线。

全县24万多人从事板栗种植、加工及相关产业
“栗”益联结,促进乡村振兴与三产相互融合
青龙县坚持发展板栗产业、乡村振兴经济与三北工程建设同步发展,丰富集体林权流转内容和形式,通过强队伍、联机制、促延伸等有力举措,联农带农富农机制进步完善,板栗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一体化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促进了乡村振兴与三产深度融合,加快了三北工程建设进程。
壮大产业队伍体系。在全县24个乡镇、1个库区全域推广板栗栽植,共发展10多万栽植户24万余人,占全县人口比重达43.6%,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种植专业队伍。
织密利益联结机制。加大产业培植力度,争取利益联接最大化,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8家,成立以经营板栗为主的专业合作社1075家,发展家庭农场480家、产业化联合体9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等多种联接方式,初步实现了栗农全部入社、抱团发展。其中,百峰贸易公司作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板栗加工冷储企业,辐射带动全县357个村17095户受益。
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建立板栗产业基地建设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过程无害化、采收储藏科学化的一体化生产体系,促进了板栗产业链条向纵深延伸,推出板栗棒冰、板栗饮品、板栗食品等深加工产品90多种,实现了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打造板栗优质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助“栗”热销,实现栗农栗商与网络销售平台紧密结合
青龙县借助网络空间,创建了电商物流和销售平台,增加了电子销售途径,引导栗农栗商利用网络平台销售板栗产品,实现栗农栗商与网络销售平台无缝结合,打通了产销最后“一公里”,振兴了乡村经济。
打造优质产品。坚持品质品牌双轮驱动,推进优质品牌与板栗精品的紧密结合,打造了“青龙板栗”区域公用品牌,为产品销售搭建平台。
搭建电商网络。实施“三级书记抓电商”工程,成立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创建电商物流产业园1处,建成“1+24+396”物流体系,即1个仓储物流配送中心、24个乡镇物流快递分拨中心、覆盖全县396个行政村,让每一件板栗产品能够顺利“出嫁”。
拓宽销售渠道。依托国家教育部和阿里巴巴集团帮扶,通过央视直播带货、开设天猫官方旗舰店、入驻国内著名企业等形式,拓宽了销售渠道,将青龙板栗推向全国市场,目前全县从事板栗的电商店铺近4000家,电商从业人员近5000人。
开拓国内外市场。与国内多家大型经销企业开展合作,设置青龙县收购点收购站100多个,让青龙板栗直销网络覆盖到全国每一个省市。巩固日本青龙板栗传统经营市场,扩大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板栗销售市场,抢占美国、匈牙利等美欧国家新市场,现在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产销通道。

2023年青龙县板栗栽培达到103万亩居全国首位
供稿: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