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魏伯勤 通讯员 王克俭 马占超)9月20日,水利部水保司在黑龙江省拜泉县召开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和水土保持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经验、听取意见建议、分析面临形势,研究部署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点工作。水利部水土保持司规划协调处处长曹利远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联盟成员黑龙江省、江西省、陕西省、福建省、山西省水利厅水保处负责同志;黑龙江省拜泉县、江西省赣州市、福建省长汀县、山西省右玉县政府主管领导及水利(水保)部门负责同志;松辽水利委员会水保处负责同志;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及齐齐哈尔市水务局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黑龙江省拜泉县、江西省赣州市、福建省长汀县、山西省右玉县作了重点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联盟盟旗交旗仪式。

会前,与会领导参观了拜泉县水土保持建设成果展厅,并前往新生乡通双小流域、新生乡致富村车家窝棚侵蚀沟治理现场、三道镇自由村张芝店侵蚀沟治理现场参观,实地观摩拜泉县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显著成效。

据了解,拜泉县曾是黑龙江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拜泉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水土保持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在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中,探索积累和总结形成了加快推进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战略和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拜泉方案”,用水土保持的生动实践和实际成效,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两山”发展理念,坚持以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为目标,优化“三道防线”等传统治理技术,探索形成“水保八法”,不断提升山水田林村系统治理成效。重点完善“三道防线”技术模式,围绕坡顶工程、坡面工程和沟道工程开发应用防治技术工艺,先行探路东北黑土区核心区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新拜泉模式”。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3.17平方公里,治理侵蚀沟2.1万条,水土保持率提高到52.3%;坡耕地治理面积1484.8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87%,禁垦坡度以上的陡耕地采取水保措施率达到100%;人工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覆被率达到18.8.%,呈现出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双下降”的良好态势,粮食年均增产3963.3万公斤,农民人均收入2023年比1985年增长38.2倍。

通双小流域综合立体防治模式和连续式柳编跌水侵蚀沟治理技术,成为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体模型并在同类地区示范推广,工程+植物+农艺三大措施被评为全国2022年度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松辽委拟将连续式柳编跌水侵蚀沟治理技术作为柔性治沟技术的重要内容编入大学教材,为国家黑土地保护战略实施和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