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汪宇 牟拓丞)黑龙江省东宁市作为中国黑木耳第一县、黑木耳产业的领军者,黑木耳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据介绍,东宁市黑木耳产业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黑木耳产业在保持传统种植技艺的同时,不断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年均栽培黑木耳超9亿袋,生产木耳干品超4万吨,产值近40亿元,稳居全国行业前列。因其色泽好、口感佳,易于腹水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东宁市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先后组建了国家、省、市级实验室,建立了黑木耳产业人才库。通过技术攻关、引进和培育优质菌种、推广革新先进种植技术、禁用机械设备等手段,成功培育一系列优质菌种。与此同时,他们还在不断成功培育一系列优质菌种,独创了彭氏挂带儿、春耳、秋管、越冬耳栽培等20多项产业新技术,还坚持以品质树品牌,以品牌赢市场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东宁黑木耳地域品牌和企业品牌。


通过参与制定国家和地方标准,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等措施,使黑木耳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目前,东宁市的黑木耳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成功注册国家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蝉联全国地标产品食用菌类第一名。品牌价值高达数百亿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地绥阳雨润黑木耳大市场,年均交易量达10万多吨。
东宁市还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网店,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黑木耳产品的多元化销售,大幅度提升了东宁黑木耳品牌集聚效应,通过发展黑木耳产业,东宁市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据统计,全市从事黑木耳产业的人口,占全市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的2/3以上,稳定就业聚农超过2万人,全产业链实现直接间接就业超过7万人,由此,东宁黑木耳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就业机会。也为牡丹江市及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东宁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采访时表示,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进一步提升东宁黑木耳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推动黑木耳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