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吴兵 通讯员黄战平 梁晓晴)金秋时节,绿城“结”硕果 9月28日,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闭幕。第21届东博会以“亲诚惠容同发展,镶钻成冠创未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增长”为主题,展期“加时”、专题“上新”、内容“增色”、友圈“扩容”、活动“改版”,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秉持节俭办会理念,展会规格、规模、专业化、国际化继续保持高水准。
从展览规模来看,南宁主展区展位总数5400个,参展企业2004家,比上届增长2.6%;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知名企业以及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成长型创新企业402家,比上届增长15%;东盟和区域外展览面积占比30.4%,参展企业823家、占比41.1%,其中东盟企业740家、占比36.9%,印尼、马来西亚等6国包馆,东盟国家展览规模在国内所有国际性展会中继续保持为最高。云上东博会线上参展企业近2000家,境外展商上云占比近44%。采购商团组参会踊跃。截至9月28日14点,累计进馆人数超22万人次。桂林分展区展位总数1093个,参展企业1296家。
展览内容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成为新亮点。新增以新质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新兴专题,提供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展示平台。新设数字技术展区,全面展示AI大模型、虚拟现实、智能终端、裸眼3D等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
1/3展品是国内首次展出,低空经济管理系统、道路运输车辆风险管理平台等多项数字创新成果发布,“网红”仿生机器人、智航载人飞碟飞行器、可交互空中成像机等一批充满科技感和互动趣味的展品成为本届东博会打卡新热点。
创新行动实现新赋能。本届东博会创新开展两大行动,一是创新实施中国—东盟青年领军者成长计划,东博会平台为青年领军者提供了加快成长的空间。该计划每期为时两年,成为东博会新的机制性安排。二是首次举行展品评选活动,在新闻中心举办颁奖仪式,本次活动是在中国和东盟4000多个参展商品中经三轮评选,评出金奖10个、银奖20个、优秀设计奖15个、最高人气奖15个,更充分地让东博会品牌效应加持优质展品开拓市场。会后这些获奖展品将在新启用的东博会常设展示厅常态化展出,并创造更多接触市场的机会。
本届东博会成果丰硕。韦朝晖表示,本届东博会在新20年的第一年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友好关系获得新发展。与会东盟国家领导人在致辞中表达了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尽早启航、携手促进地区繁荣发展的强烈意愿。
其中,知名企业及成长型创新企业参展数量增长15%、新设战略新兴专题亮点纷呈、多个国家和组织首次参会……透过本届东博会可以看到,中国在扩大高水平开放中深化与东盟务实合作,正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带来新机遇。
贸易成交收获新订单。签署一批“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特色农产品和重要矿产进口、大宗商品交易等贸易大单或协议。主题国马来西亚借助新鲜榴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政策红利,贸易成交亮眼,达成中马“两国双园”近430亿元的大宗商品贸易等协议、1.06亿美元的榴莲鲜果及周边产品贸易大单以及共享电单车成交意向。
3.0版启航注入新助力。与会各国领导人、部长在一系列会期各场活动中围绕3.0版启航达成新共识,企业界围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产供链等方面加强对接,为自贸区3.0版启航打牢基础。
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闭幕新闻发布会获悉,第22届东博会初步定于2025年9月17—21日举办。第22届东博会主题国将由缅甸担任,桂林市将担任第22届东博会中国“魅力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