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李文文 刘莎莎)10月12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与三位财政部副部长现场公布了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这些政策精准针对当前经济运行的堵点,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展开,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系列政策不仅为当前经济注入了“及时雨”,更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释放地方经济发展潜力
通过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存量隐性债务,地方政府可以显著降低债务成本,延长债务期限,从而缓解短期偿债压力。据财政部数据,过去一年地方政府已累计发行约1.39万亿元的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存量隐性债务。随着债务置换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有望进一步上调,预计今年四季度地方政府将发行更大规模的特殊再融资债券,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这一举措不仅为地方政府腾出了更多资源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还增强了市场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信心,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激发地方经济发展潜力。
支持楼市止跌回稳,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房地产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体经济的运行。本次财政增量政策通过引入专项债券等增量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回收闲置未开发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并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这些措施有助于加快楼市去库存进程,推动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同时,取消或调整“豪宅税”等税收政策,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居民购房意愿。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稳定,相关产业链将得到有效拉动,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在民生保障方面,财政增量政策通过兜底基层“三保”、支持学生群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等措施,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众的生活负担,提升了整体消费能力。特别是通过“两步走”重点支持学生群体,包括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等,不仅有助于激发教育消费潜力,还能通过提升居民教育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随着民生保障力度的加大,居民消费信心将得到显著提升,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支持国有大行增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国有大行的资本实力将得到显著增强,从而提升其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这将有助于国有大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随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增强,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点
本次财政增量政策还注重通过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点。例如,通过加大对科技、乡村全面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这些领域将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新动力。
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为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支持楼市止跌回稳、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支持国有大行增资以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当前经济的稳定运行,更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和效果的逐步显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将在新一轮的财政政策推动下实现更加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