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陈子彧 陈源 )随着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产业布局的深入推进,杭州正加速向全国低空经济领军城市的目标迈进。

据杭州市发改委最新消息,杭州已正式发布《杭州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产业选择、空间布局及主要任务。《规划》指出,到2027年,杭州低空经济规模能级、产品竞争力、创新能力、应用水平将大幅提升,低空经济新基建体系基本形成,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到2035年,杭州将形成支撑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优生态,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
杭州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起步早、基础好,近年来已取得显著成效。作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之一,杭州率先在城市物流场景中应用无人机,并开通了多条无人机航线。目前,杭州已有近400家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涵盖了低空智能物联、低空高端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保障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空间布局上,杭州坚持统筹联动、产城融合、集聚集约的原则,重点打造“六区联动、多点支撑、全域应用”的空间布局。余杭区、建德市、钱塘区、萧山区、桐庐县、临平区等地被确定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各自聚焦低空物流、低空数据、低空视觉、低空制造等领域,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以余杭区为例,该区已开通无人机航线100余条,建立起降场(点)50余个,并启动了“中国飞谷”建设。钱塘区则依托智能制造和航空航天产业优势,已聚集低空产业骨干企业6家,产业链上企业52家。桐庐县则充分发挥“三通一达”快递资源优势,将智能物联、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基础优势整合转化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优势。
为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杭州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对新设立的低空经济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支持低空经济领域的智能物联“链主”企业培育上下游产业生态;鼓励低空经济企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为主线实施重大技术改造等。
此外,杭州还积极构建低空经济创新生态链,鼓励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等在杭组建创新联合体。同时,杭州还成立了低空经济产业联合会,以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协同发展。
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方面,杭州正重点打造“低空+物流”“低空+治理”“低空+文体旅”三大应用品牌,并加快探索“低空+客运”新业态。特别是在低空物流方面,杭州已开通多条无人机物流航线,并计划到2027年实现低空物流总量进入全国前五,低空飞行量超过180万架次/年。
杭州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得益于其雄厚的城市实力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未来,随着低空经济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完善,杭州有望在全国乃至全球低空经济领域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